舞台实践

2020-11-16 02:24杨与昂
戏剧之家 2020年30期
关键词:舞台实践

杨与昂

【摘 要】准确而细致的背谱是钢琴演奏舞台实践稳定发挥的必要保障,除了有意识地背谱外,我们还需要格外注意音乐是时间艺术这一特性,钢琴乐器的特殊性使得钢琴演奏的大多数作品除了旋律声部外,还伴随着伴奏声部以及复杂的和声进程,其间还经常会出现大量和弦、双音以及休止符等。因此背谱记忆就不再是单一线条的记忆,它从一维变为多维,需要大脑记忆更加精确。本文一方面描述背谱过程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以及错误的习惯,另一方面特别强调背谱后的复习方式,并且运用多重感官从各个方面加深大脑记忆,形成一个相对牢固稳定的感知觉活动的复合系统,从而将心理思维与运动机能高度统一为背谱演奏。

【关键词】舞台实践;时间艺术;背谱类型;听觉记忆;视觉记忆;内心听觉;复习整合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0-0067-02

钢琴演奏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舞台实践的训练,琴房里的苦练终究要在舞台上得到检验,多年的教学使得我们发现舞台并不是终点与目标,它是教学中的一环、一个阶段,它连接的是前期的训练与后期的修正,它承上启下,是调整训练方法和检验训练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枢纽。

谈及舞台实践部分,除去学生常常因胆怯紧张而困扰他们的心理素质因素以外,还有一个绕不开的因素就是背谱因素。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體验,平时练习中,并没有刻意地背谱,等一段时间后,合手熟练演奏的时候,好像自然就会背了,旋律感觉就在耳边,手指顺手好像也就会弹了。但是往往一上台,画风就变了,平时就在耳边的旋律怎么都想不起来,辛苦练习的曲子因为背谱的问题一塌糊涂,久而久之,学生惧怕舞台,舞台演奏成为一个巨大的心理障碍。

我想所有的问题应该都是出在有意识地背谱这个环节,究其原因,是否有意识地背谱,高质量地记忆,成为是否能够在舞台上稳定、完整演奏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钢琴的特殊性,钢琴曲除去旋律声部,通常还伴随着伴奏声部,并且经常出现和弦、双音以及休止符等复杂的情况。因此背谱记忆就不再是单一线条的记忆,它从一维变为多维,再加上音乐是时间艺术的特殊性,正确的音符出现在准确的位置,以及每一音符的持续长短都给背谱记忆增加了难度,它对记忆的精准度的要求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来形象地描述背谱记忆这一过程。我们的大脑在背谱前像是一个空房间,而背谱记忆的过程则是一个搬家的过程,将各式家具物件搬进一个空房间,满满当当却整齐划一,一比一复制却又能一步到位,这需要技巧与方法。

首先,我们特别指出,背谱练习最好不要在演奏熟练之后再去进行,这样将无法区分有意识的背谱与无意识的顺手弹奏。最好的方式是在拿到谱子的同时开始识谱,认知音乐最基本的节奏与旋律时便开始进行记忆训练,这样的好处不胜枚举,清晰的头脑训练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训练时间,既可在后续的技术训练中直击目标,又对音乐的整体安排形成一种无形的推动。我想这便是许多音乐大师在学生未完成新曲子的背谱前就不进行授课这一苛刻要求的原因。

其次我们强调慢而精准的原则,短时间内记忆大量复杂而又庞大的信息,是不可能做到有效而精准的。比如让我们在5分钟的时间内迅速记忆一个陌生房间中包含的家具以及物件。当短暂记忆后,回忆房间场景时,我们会发现之前的记忆是模糊的,我们通常只能记住大件的家具,或者整体的感觉,然而家具的位置、大件家具旁边的精细的小物件等这些细枝末节的内容往往会被忽略,甚至会混淆一些重要信息,譬如某些家具的颜色或者形状等。

第三点,与空间艺术以结果为导向这一特征不同的是,音乐是时间艺术,它的时间轴告诉我们,音符出现的顺序必须有前后之分,切不可胡乱堆砌。只有当每个音符都出现在准确的位置时,作曲家的本意才能得到准确的呈现。因此囫囵吞枣式的、大片式记忆是极不负责任的。“搬家”时的起点位置尤为重要,之后进入的每一件物件,都要准确地标示它的具体位置、所占空间大小、与周围其他物件的距离。

背谱训练中只注意这三个要点也是远远不够的,在记忆过程中,只有运用多种感官方式的刺激,与理性思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才会让我们记忆这一纯粹的大脑工作过程变得更轻松,更敏感,更可计量化。我们需要调动更多的感官系统来充实记忆,譬如:用听觉记忆来记忆旋律与节奏形成内心听觉,用视觉记忆将谱面信息形成胶片化存储在大脑中,用触觉记忆感知手的把位与键盘位置,用肌肉运动知觉记忆来记忆成串的动作与运动轨迹,用音乐结构记忆来构架串联音乐的各个元素,以及音乐性的处理等等。只有调动起尽可能多的感官系统,才能有效地将演奏者心理思维与运动机能有效统一,整合为精确而稳定的背谱演奏行为。

此处,我们特别以海顿作品编号为HobIII:75的《F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来模拟一个完整背谱的过程。

这首奏鸣曲的曲式结构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清晰,旋律明快,分句很容易分辨。曲子的内部分句结构为:A(a-a①)  B(b①-b②-b③-b④)  A(a-a②-a③-a④)。

背谱的时候,曲子的整体框架结构必须首先存在于脑海中,进行背谱细节训练的时候必须清楚地知道现在进行背谱的是在总数10个分句中的具体哪个小节。

开始记忆练习时,需以分句为单位,一天只力求记忆1-2个分句,不求多但务必准确而精细。以A部分的a①句来讲,在背谱的时候,首先要记忆右手部分的旋律线条,此时记住的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还需要将“连断”(即发音法)以及休止的长短也整合在一起。左手伴奏部分看似简单,但是需要结合指法与手位一起记忆,另外左手部分的音符长短与连断也至关重要,还要结合节奏与休止符全盘考虑。我们既要清楚和熟悉单手演奏的声音效果,也要熟悉双手演奏时的整体音响效果,尤其是左手每次进入的位置,停顿的长短。当分手与双手都可以背谱演奏时,我们尝试将钢琴盖翻下来,在硬板上模拟在钢琴上演奏的触觉,内心幻想合手演奏时的音效,培养内心听觉和触觉的整体感受,尽可能地重现整个句子。当音乐连接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我们再尝试对照谱子,查漏补缺,寻找记忆不完善或者容易混淆的地方,进行修正。这样,反复进行几次,便可确保将谱子上的重要信息真正记入脑内了。

当第二天练习背谱时,首先要做的是,在完全不看谱的情况下,尝试在钢琴上重现昨天的背谱,测试昨天到底记下了多少信息,继续查漏补缺,再次反复确认准确无误,没有任何模糊片段,再进入第二天的背谱训练计划。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所有句子全部记忆完毕。此时第一遍背谱过程全部结束。

背谱练习完成,就意味着我们充分掌握乐曲,并且记忆牢不可破吗?

遗憾的是,人脑的记忆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就像是装进瓶子里的液体,总会洒出来一些,即便进了瓶子里的液体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蒸发。所以无数遍的回顾,一次次的巩固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将大脑中的短时存储、瞬间记忆慢慢转化成长效记忆,并且将一段段的片段记忆连贯成为一个长带,最终才能像电影的胶片一样稳定、准确地播放。

背谱后的复习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运用多种感官方式来检测记忆后的巩固工作。譬如:1.我们可以运用触觉与内心听觉在硬板上进行背诵练习,完全脱离钢琴键盘,尝试在木板上寻找、模仿相对应的手指触感与手位,并在内心模拟整体音乐效果。无法进行下去的部分,我们则要分析是手感的原因无法继续,还是因为声音效果无法持续。2.我们可以在脑海中出现谱子的视觉图片,包括整体音乐性的结构,甚至可以放大某些片段,其中断片的部分便是我们需要加强的地方。3.我们可以练习在钢琴上进行极慢的速度演奏,这将打破我们的惯性动作以及常规性的音乐声响,在这种速度中可以完整演奏才能证明已经完全掌握乐曲的背谱。4.我们可以将音乐分成多个片段并且标上各种代表字母,练习从任意片段随意进入,甚至打乱音乐顺序,逆向背譜。用抽查的方式检测是否牢固掌握每个部分。

背谱是每一个钢琴演奏者必须要经历的难关,但是背谱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清晰地理解作曲家的意图,让我们在舞台上的演奏更加随心所欲、肆意飞扬,这种心态是我们战胜舞台紧张与焦虑的定心丸,愿每个人都不为背谱所困扰,做到艺高人胆大。

参考文献:

[1]党劲.正确运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记忆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

[2](俄)柳博穆德罗娃,向方.钢琴的背谱演奏[J].中国音乐,1995,(03).

[3]周为民.我国钢琴演奏心理学研究中基于实验方法的思考[J].中国音乐,2013,(04):143-146.

[4]江海燕.钢琴演奏与内心听觉[J].中国音乐,2005,(1):166-168.

[5]杨静.中国钢琴曲的背谱与演奏[J].中国音乐,2011,(04):191-194.

猜你喜欢
舞台实践
海洋类高校将海洋文化融入舞台实践的多维分析
“形神观”视野下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统一性
艺术院校声乐课堂如何提高学生舞台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