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瑞金地区红色歌曲的创作方式及艺术特征

2020-11-16 02:24宁欢
戏剧之家 2020年30期

宁欢

【摘 要】“旧曲填新词”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瑞金地区革命歌曲创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革命宣传的需要,苏区军民借鉴了一些老幼皆知的民歌、学堂乐歌和外国歌曲的曲调进行重新填词和改编。在众多歌曲中,填词歌曲的编创者并非顺手拈来,而是根据新、旧曲体裁的接近,填词意境与原曲风格大体一致,字数与原词大体相等,歌词与节拍一致等原则进行合理选曲,然后根据新词所需的新风格、情绪的要求,新词与曲调关系上的吻合度等方面的要求,在节奏、音高以及结构上进行必要的、合理的调整与改编。

【关键词】革命歌曲;曲调来源;选曲原则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0-0069-02

一、填词歌曲在当时的特定意义

笔者在采风中所搜集到的《苏区革命歌曲选》的后记中指出:“我们需要运用一切旧的技巧,那些为大众所通晓的一切技巧,作为我们阶级的武器,它的形式虽是旧的,它的内容却是新的。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伟大的艺术。”①

瞿秋白同志还指出:“通俗易唱的歌曲对群众教育作用大,没有人写谱,就按民歌曲谱填写歌词,它好听、好唱,群众熟悉,马上能流传,比有些创作的曲子还好些。”②因此,苏区流传的革命歌曲,有不少就是采用现成的歌曲曲调,如民歌、学堂乐歌、外国歌曲等进行再创作。为了让这种旧曲填新词更显现出特定的时代意义,在这种创作方式中出现了两种状况。一种是直接借鉴,即照搬原谱填词;另一种是为新词需要而对原曲做出合理的调整与改编,即如果原曲调与新词在结构关系上有欠吻合现象、原曲和新词在内容与风格上有矛盾与差异时,就将原曲做相应的改编,以使其更适应新词、新风格和新内容,更符合革命宣传的需要。

二、“填词歌曲”的曲调来源

瑞金革命歌曲中的“填词歌曲”的曲调丰富、来源广泛。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借鉴中国民歌曲调;二是借鉴学堂乐歌曲调;三是借鉴外国歌曲的曲调。

(一)借鉴中国民歌曲调

借鉴民歌曲调进行填词,是“填词歌曲”中极其常见的一种手法。借鉴民歌曲调进行填词首先是因为在我国民歌的数量、体裁极其丰富,它为“填词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其次,为了革命宣传需要,他们把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布置的宣传内容编成歌词,套入到苏区军民耳熟能详的民歌曲调当中,不仅学唱起来容易,便于流传,利于开展群众性的革命歌咏活动,而且还可以以此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

借鑒的民歌曲调来源既有瑞金本土民歌、江西其他地区民歌的曲调,也有一些妇孺皆知的中国传统民歌的曲调。这其中借鉴瑞金本土的民歌较为常见,勤劳质朴的瑞金人民,自古就喜爱唱歌,据查考,自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瑞金即产生了大量的民歌。

瑞金军民除了就地取材外,他们还借鉴一些非江西地区的妇孺皆知的中国其他民歌进行填词创编。

(二)借鉴学堂乐歌曲调

所谓学堂乐歌,通常是指清末和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这些由当年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和留日的中国有志青年根据日本或西洋歌曲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的学堂乐歌,也为填词歌曲的创作提供了曲调上的参照与借鉴。

(三)借鉴外国歌曲曲调

1.借鉴苏联歌曲

随着十月革命的成功和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我国有大批的共产党人和热血青年,纷纷前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学成归来的他们不仅带回了救国救民的真理,还带回了大量进步的苏联歌曲,并且带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瑞金苏区军民在借鉴和批判地吸收这些外来音乐语言的基础上重新填上顺应当时政治宣传需要的新内容,使之成为为中国所用的革命歌曲。

2.借鉴其他国家的歌曲

除了借鉴苏联歌曲的曲调外,也有少量歌曲是借鉴其他国家的进步歌曲。如《杀敌歌》的曲调借鉴于美国歌曲《健儿们,前进!》的曲调;为纪念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填词而成的《奋斗曲》的曲调,来自美国电影《璇宫艳史》的插曲《大军进行曲》的曲调等等。

三、“填词歌曲”的选曲原则

对于“填词歌曲”来说,采用什么样的曲调进行填词有一定的选择性,并非顺手拈来。创编者根据两者体裁的接近、填词意境与原曲风格大体一致、字数与原词大体相等、歌词与节拍一致等原则进行合理选曲。

(一)体裁靠拢

中国工农红军作为一支军队,当然首先需要队列歌曲和战斗歌曲,所以选择进行曲体裁的歌曲进行填词的较为常见:如歌曲《行军歌》,这首歌曲讲述了我国工农红军官兵友爱、军民团结和为了民族独立冲锋陷阵的英勇事迹。《行军歌》的曲调借鉴了流传于1907年前后的一首军歌《从军新乐府》,这是一首充满阳刚之气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之所以选择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进行填词而不采用抒情风格的歌曲,笔者认为编创者可能考虑到进行曲所特有的那种鲜明有力的节奏、铿锵爽朗的旋律,能更加贴切地树立我国工农红军高大威武的形象和军人气魄。

另外,在革命战争年代有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迹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需要歌颂、宣传,因此选择叙事曲曲调填词在当时也颇为多见。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笔者在搜集革命歌曲的过程中还意外收获了一些反映苏区少年儿童题材的歌曲。如歌曲《红色的儿童》就是其中的一首,在曲调上朝着适应中国民族化的方向进行了相应改编。

(二)内容靠拢

歌曲《可怜的民众》是根据黎锦晖于1921年创作的歌曲《可怜的秋香》的曲调填词而成。歌曲《可怜的秋香》描绘了一个牧羊女孤苦伶仃的一生,《可怜的民众》依照《可怜的秋香》的歌词内容填词,它描绘的是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

歌曲《打倒豪绅地主》的曲调来源于一首流传于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打倒列强》,两者曲调完全一致,内容接近,字数也基本相等。

(三)其他靠拢原则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选曲原则外,还有如填词歌曲和原曲在歌词形式上、情绪等方面的靠拢。

如填词歌曲瑞金革命歌曲《小放牛》就与原曲河北民歌《小放牛》在歌名和歌词的形式上保持一致:河北民歌《小放牛》歌词采用一问一答对歌的方式,瑞金革命歌曲《小放牛》同样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只不过在问答内容上有所改变,所问所答全是历史常识而不是传说故事。

填词歌曲《共产党领导真正确》是借鉴学堂乐歌《竹马》的曲调填词而成。《竹马》是沈心工创作的一首活泼欢快、颇具童真童趣、充满鼓励和赞扬的儿童歌曲。《共产党领导真正确》之所以借鉴《竹马》的旋律进行填词,笔者认为编创者除了考虑到大家对《竹马》曲调的熟悉之外,以《竹马》欢快的旋律来表现苏区军民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颂扬、对红军打仗英勇的赞扬以及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四、根据需要对原曲调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编

在运用借鉴的曲调进行填词的时候,苏区军民并没有采用机械、呆板的填词方式,而是根据新词所需的新风格、情绪的要求,新词与曲调关系上的吻合度等方面的要求,在节奏、音高以及结构上进行必要的、合理的调整与改编。

(一)根据新词的情绪与风格需要进行节奏调整

歌曲《送郎当红军》是借鉴江西南城民歌《怀胎调》的曲调改编而成。《怀胎调》本是一首节奏明快的生活小调,歌曲表现了一位妇女辛苦怀胎十月在即将临产时,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丈夫时开心喜悦的心情。而填词后的歌曲《送郎当红军》讲述的是一位妻子正怀着眷恋、复杂的心情送别即将上前线的丈夫的感人事迹。前者是见到亲人、后者是送别亲人,两者在情绪上是不尽相同的,不做出调整的话,不但情绪不准确,还容易让人们以旧曲的歌词情绪去解读新词的内涵。因此改編就势在必行,通过节奏上由原来的十六分音符调整成切分音,使得曲调更加深沉、平稳,更巧妙地突出表现了送别亲人时的难舍和牵挂,以示与原曲的情绪区别。

(二)根据新词与旧曲曲调关系做出音高调整与改编

对于填词歌曲来说,个别新词与旧曲调不匹配,如产生“倒字”、歌词字数增加后与原来曲调不匹配时,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编,这种改编主要体现在对音高的改编上。

还有借鉴瑞金民歌《隔壁戒子丢进来》的歌曲《妇女解放歌》同样是因为新词的需要采用了变化旋律方式。

《妇女解放歌》在第二句第一乐节的结束处,增加了一个平十六和附点的节奏音型,此做法是为了突出“来解放”的歌词,加以强调。而《隔壁戒子丢进来》的“丢进来”则是采用词曲对称的做法。

五、结语

由于战争特殊时期,专业作曲家较少,因此瑞金红色歌曲的创作多采取利用已有的现成曲调进行重新填词或根据新词需要略做改编的方法。歌曲的曲调来源也十分丰富,有采用民歌的曲调,有采用较早的学堂乐歌的曲调,还有采用一些当时所流行的外国进步歌曲的曲调进行填词。但是笔者发现,创作者在选择什么样的曲调进行填词方面有一定的选择性,创作者会根据两者体裁的接近、填词意境与原曲风格一致等方面进行合理选曲,并根据新词的需要再做出调整。除了“填词歌曲”以外,也出现了一部分“原创”歌曲,这部分歌曲可谓是“喝着江西的水长大的”,创作者融入了丰富的江西地方性特色艺术特征。

注释:

①瑞金文化馆.苏区革命歌曲选[M],1987.

②江西省文化厅.江西文艺史料·第二十辑[M].江西省老年文艺家协会,1998.254.

参考文献:

[1]顾万超.对一首歌曲流变的逆向考察——工农红军歌曲[J].艺术研究,2008,(11) .

[2] [7]胡建军.论江西苏区音乐创作的特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2).

[3]谢征,肖艳平.论兴国山歌哎呀嘞的艺术特色[J].山东文学,2006,(11).

[4]李江.江西革命老区的音乐创作与艺术特点论析[J].老区建设,2000,(09).

[5]曾遂今.论革命音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01).

[6]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