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燕
摘要:近年来,企业EAP(即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作为员工福利的一种形式不断拓展和深化,基于理论探索和实践印证,我们发现心理情景剧和心理投射法在弥补传统心理疏导局限性方面具有以下显著优势:一是形式新颖、互动性强,二是以人为本、安全性强,三是焦点突出、代入感强。结合企业实际和疏导实例,文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建议。
关键词:心理情景剧;心理投射法;企业EAP
近年来,企业EAP(即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作为员工福利的一种形式不断拓展和深化,关心员工心理健康、开展员工心理疏导已经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体现企业“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和增强员工心理资本、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太钢、阳煤等省属国有企业更是先行先试,培养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团队,通过开展讲座培训、心理沙龙等方式,在EAP的本土化推进中积极探索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当前在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修复疫情给员工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慌、忐忑等负面情绪影响、乃至如何解决随之引发的各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成为摆在企业和EAP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传统的疏导方法凸显出了比较大的局限性。
一、新形势下传统疏导方法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情绪特征由“显性”变为“隐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让我们来不及去思考和反应,诸如惶恐、害怕、担心、不安等负面情绪迅速出现又迅速被“如何去抗击疫情”的迫切理智压下,但负面情绪的影響始终还存在,尤其是对高压岗位员工(如防疫物资生产、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等)影响更大,显然,在修复“隐形”负面情绪方面,讲座培训等方式并不占优势。
咨询需求由“发展式”变为“问题解决式”。以往企业EAP工作中的“一对一”心理咨询大多是着眼发展,以缓解员工工作压力为主。疫情发生以来,尤其是复工复产之后,我们发现员工的咨询需求更加鲜明了,问题范畴涵盖工作、生活、子女教育等方方面面,EAP工作者一方面要考虑多重关系对于咨询效果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寻找快速有效的心理工具尽快提升“对症下药”的能力。
基于理论探索和实践印证,我们发现,与传统的讲座培训和面对面访谈咨询相比较,心理情景剧和心理投射法在弥补上述局限性方面可以发挥很大优势。
二、心理情景剧和心理投射法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心理情景剧,是一种以团体形式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通常是还原或营造相似的情境,让来访员工把自己的焦虑或困惑适当地表现出来,EAP工作者在一旁进行引导,并借此对来访员工的心理困扰进行修复。
所谓心理投射法,是指来访员工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情绪特征等不自觉地反映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让来访员工通过一定的媒介,在无拘束的情景中显露其个性特征或心理困扰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心理投射技术有绘画测验、OH卡牌、沙盘治疗等。其中绘画测验是通过来访员工在白纸上任意描绘的图画,EAP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来访员工的心理现象和功能,最常见的是“房—树—人”测验;OH卡牌又称为潜意识投射卡,利用176张与生活各个层面相关的图卡和字卡激发来访员工的想象力,帮助来访员工发现自己的盲点,在保护私人隐私的情况下使来访员工自己找到解决困惑的途径和方法,即发掘自己解决问题的潜能;沙盘治疗是以沙子、水、和沙具为原材料,来访员工通过在沙箱内自由创作来唤起童心,进而构建意识和潜意识对话的桥梁,化解现有的困惑,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以上两类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真实性强,代入感强,内心探索比较深入,易于引发个人思考。
三、心理情景剧和心理投射法在企业EAP本土化推进中的具体优势
一是形式新颖、互动性强,可以在有效保护个人隐私的条件下实现情绪和压力宣泄需求。心理情景剧和心理投射法以情景剧、绘画、沙盘等方式展开,形式新颖有趣且问题呈现具有间接性,所以更容易带动来访员工的主动性参与性,有效降低其内心不安感和潜在防御机制的影响;同时心理情景剧中的角色扮演、未来投射以及心理投射法中的沙盘治疗等,来访员工参与其中的过程其实就是表达和宣泄的过程,通过虚拟的现实和内心的感受来宣泄“隐性”的负面情绪,使来访员工以更多的视角来体验发生的事情,感受更多的包容和关爱,达到缓解和修复情绪的目的。
案例1:小王(化名),女,35岁,某单位正式员工,小时候因为药物过敏经受过健康考验,一段时间内经受着焦虑和恐慌的困扰,随着年龄增长症状逐渐缓解。疫情发生以来,小王发现自己看到新增确诊病例快速上升的新闻、报道后,就会莫名心悸紧张、呼吸急促、坐立不安,时常觉得自己也患有呼吸系统和心脏方面的问题,但又不敢去医院做检查,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求助于公司EAP团队。心理咨询师小徐对其进行了心理量表测试和“一对一”访谈,综合结果显示,该名员工的焦虑症状已初步影响到了她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同时访谈中发现,该名员工的防御心理特征比较明显,不愿意和咨询师分享自己太多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感受。于是,经与来访员工沟通,采取OH卡牌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来访员工随机抽取图卡和字卡,并从自己理解的角度讲述了看到的情景和形成的故事。在双方对故事的交流分享中,咨询师找到了来访员工恐慌和害怕的问题来源,并引导她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个月的“一对一”心理疏导,小王已经能够正确看待疫情发展形势是可控的,并主动表示只要自己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就不会被病毒感染,可喜的是自己害怕生病的想法和焦虑恐慌的症状也自然而然消失了。心理投射法不仅有效降低了来访员工内心的不安感和潜在的防御意识,还达到了缓解和修复负面情绪的目的。
二是以人为本、安全性强,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来访员工自我探索与自我修复的能力。EAP工作者在整个过程中以引导和陪伴为主,旨在陪同来访员工一起进行内心探索并推动其心理动力的传递,不给建议不做评判,能够有效减少本土EAP咨访关系中多重关系带来的角色混乱。
三是焦点突出、代入感强,可以集解决问题与自我成长为一体。心理情景剧和心理投射法能够快速聚焦问题本身,容易引发来访员工本人及团体其他成员的心理共鸣,来访员工可以有效发现自己的症结所在并吸收团体思考的营养,是集解决问题与自我成长为一体的心理疏导方法。比如“树木”绘画测验,可以很好地再现来访员工的成长过程和环境变化,根据咨询程度的不断深入,往往既解决了来访员工的心理困惑也实现了其自我成长的需求。
案例2:小李(化名),男,43岁,某单位正式员工,孩子中考在即,因为孩子学习和报考志愿的问题前来咨询。小李认为孩子“马上就中考了,但是一点紧迫感都没有,隔壁家朵朵早就开始备考了”“和他谈谈目标学校的问题吧,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说什么他都当听不见,急了一句‘我知道,我也在认真考虑呢,能不能不烦我了把我给顶回来了,转头回屋玩儿手机了”。小李作为家长的焦虑溢于言表,公司EAP团队工作人员给予充分理解,通过真诚倾听缓和了小李当下急切的情绪,同时让小李和孩子都分别以“房-树-人”为主题画一幅画。第二次会谈时,小李带来两幅画作,我们很迅速地从中捕捉到了小李孩子内心世界的冲突焦点,孩子正值青春期,渴望独立又需要依赖、义气冲动又自制力不强,面对中考他有自己的压力,但从画中看到他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规律,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基本能完成,有目标学校但和父母的不太一样,所以也在纠结;而小李的画作和他上次描述的一样,孩子不认真学习、没有自制力、不知道规划未来。这次绘画互动中,小李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还与EAP工作人员共同探讨了孩子当前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可能奏效的沟通交流方式。根据工作人员后期跟踪回访的反馈,小李学会了相信和理解孩子,在备考和择校上选择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孩子在感受到小李的理解和支持后,针尖对麦芒的锋利态度也有所好转,偶尔还会主动和小李交流。所谓理解是相互的,这个案例通过“房-树-人”绘画测验让来访员工真实、直观地看到了自己及孩子的心理状态,理性选择了更好的沟通方式,一定程度解决了实际问题。
四、心理情景剧和心理投射法在企业EAP本土化推进中的具体措施
一是做好EAP工作者和本土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与技能培养。组织开展心理情景剧及心理投射法的个人体验与技能训练,让EAP工作者和本土心理咨询师掌握快速有效的、适合企业运用的心理方法与技巧,通过针对性的学习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二是建立以班组为单位的企业EAP“觀察员”团队。班组长是掌握员工心理健康状态最直接、最便利的资源,通过他们“以点到面”做好人员关注和心理关怀,不仅可以提高团体凝聚力,还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和风险隐患发生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不定期组织观察员心理培训,结合本单位实际需求,明确观察员职责、培训观察员观察技能;二是利用心理情景剧和心理投射法组织观察员团体体验,提高观察员自身认识与自我成长;三是走进基层班组,从班组这个基本单元出发,利用心理情景剧和心理投射法实实在在解决团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如何应对个人危机事件、如何进行团队有效沟通等。
三是构建安全可靠的转介体系。如果遇到的来访员工问题比较严重,或者有必须转介的理由,可以向来访员工说明具体情况并转介至外部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干预处理。但做到这一工作的前提是,先培养界定出专业的、具备咨询和辨别能力的EAP工作者或心理咨询师团队,并建立安全可靠的转介管理体系和实施办法,从根本上保证来访员工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提高企业EAP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几年来,学校、医院、社区等行业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健康服务越来越多样化,而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个体,提高抗压能力、提升心理素质既是自己的需要,更是企业长远稳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接下来,我们会持续探索推进企业EAP本土化发展的更多的、更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