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栋迪 张映灵 杜晓彤 闵晓文
【摘 要】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模式基础上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它通过减轻资源负担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条件的协调发展。近年来,XX省相继提出了建设“多彩XX”,“XX森林”,“绿色经济强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XX省时说:“XX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导建设”的要求。如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更有效地控制能源消耗,能源消耗开展保护和减排任务,共同促进区域绿色和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因此,根据经济发展的特点对每个城市的绿色发展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可以研究提高区域绿色发展竞争力的措施,帮助政府部门制定促进XX省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
【关键词】绿色经济发展;总体评价;区域差异
引言
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依靠巨大的土地、资本能源,劳、动力和其他投入,中国一直在一个又一个地创造经济奇迹,并持续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国家的总体力量也有所增强。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这种广泛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由于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而导致的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寻找合适的道路,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重点。全球绿色经济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绿色运动。从那时起,政府和学者就开始关注这一点。在此基础上,对绿色经济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以美国,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发展绿色经济。新兴经济体正在积极寻求从传统经济增长向绿色经济过渡的模式。我国对绿色经济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经济的定义,其理论含义,制约因素和驱动因素,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或发展模式,绿色转型等领域,并取得了相对一致的共识,即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是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来构建描述綠色经济发展的绿色经济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观点更加多样化,研究水平也从国家级转变为地方级。
1.区域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一些学者建立的当前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来看,都具有数量大,范围广,层次清晰的特点,但致命的问题是可操作性较弱。当前,有多种版本的指标体系用于衡量绿色农业发展水平,但是很难获得与各种指标相对应的基础数据,因此不可能获得相关的衡量结果。在此基础上,为避免重复相同的错误,本研究将采取不同的方法,并重建绿色农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与以前的研究不同,本文提到的绿色农业主要强调农业材料的保护和利用。在节能农业生产模式上,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反之亦然。为了使研究成果更加合理,我们在遵循科学、系统、分层、可比、可记录、可行的原则的前提下,以农业材料的强度和效率为突破口,以建立绿色农业发展水平。测量指标系统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图1构建的农业绿色农业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由为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农用薄膜使用强度、农用柴油使用强度、化肥施用效率、农药施用效率、农用薄膜使用效率、 农用柴油使用效率和节水灌溉普及程度。。农膜的使用效率,农用柴油的使用效率以及节水灌溉的普及。其中,前四个指标(C1至C4)基于农用材料的使用强度,指标C5至C8基于农用材料的使用效率。 鉴于难以评估利用水资源的强度和收益,“节水灌溉的普及”被认为是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节水灌溉的渗透率越高,绿色农业的发展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当前,有两种常见的指数加权方法:主观分配方法和客观分配方法。主观分配方法包括主观经验方法和德尔菲方法。优点是操作简单,但缺点是不能主观反映评估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目标分配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熵法和灰关联分析法。在这项研究中,使用熵方法分配权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基于每个指标的波动程度。聚类分析是一种使用特定相似性作为度量标准对样本或个体进行分类的统计方法。聚类分析可以将不同样本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几类,并且可以找到每一类的共同特征,从而可以提出更好的研究、对策和建议。
2.结果分析
(1)绿色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未来方向。首先,要加快生态转型和产业转型。积极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打造特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和生物产业体系,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例如烟草、金属加工、煤炭发电,磷煤化工和建材。加快培育现代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强调利用自然和民族文化资源,建立独特的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形成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产业体系。
(2)提高了节能减排水平。节省并大量使用丰富优质的水、风、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以建立清洁、安全、高效和多功能的能源系统。重点关注工业,交通运输和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和采矿,冶金等重大能源消耗企业,重点开展节能创新项目。鼓励节能、节水、节约土地和节约材料,扩大减排空间。
(3)加大生态工程建设。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植树造林,促进自然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建立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河湖防控,整合改善污染治理成果,加强水质环境综合治理。
(4)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持。我们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合理有效利用,应用先进的应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提高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率。鼓励生物产品开发,文化旅游创意,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污染预防,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科技资源与优势资源的结合,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3.优化策略
3.1充分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充分利用政府的监管作用,并为项目实施“本地批准”。对于未按时完成的公司,撤销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对绿色产品的开发,研究和生产采取鼓励性政策,提高环保技术的投资率。调动企业界和社会各界发展绿色经济的热情。尽快改善税收、金融、信贷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3.2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和先进应用技术,将现有的低附加值产业优化升级为高端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我们必须扩展到新的领域,发展新的业务格式,培育新的热点,并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3.3建立綠色技术创新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江苏省需要加大对绿色技术的投资,培养人才,以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我们积极建立以企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将生产、教育和研究相结合。工业投资和种植加快了新能源,节能环保的发展。
3.4加快制定地方环境法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对所有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持续监督,确保环境保护行动成为法律依据和独立的环境监测和行政执法。要捕捉对政策环境影响的评估,这是科学决策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机制,并积极寻求与相关部门和政府支持的合作以实施问责机制。
3.5倡导绿色理念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是为了提高绿色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而且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要求,绿色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不可逆转。发展自然资本。因此,要避免走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仅不再欠“新账”,同时还要多还“旧账”。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材料回收、有效利用能源、保护生活环境和物种,并涵盖生产和消费行为的所有方面。同时,倡导绿色消费的概念可以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同时提高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
4.结语
绿色是发展应遵循的道路,发展是实现绿色的基础和保证。 绿色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并不意味着不缺乏开发。同样,这并不意味着绿色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没有发展优势。 因此,所有地区都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未来发展的弊端,充分利用它们的每个方面,实现经济发展以及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刚.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5):87-90.
[2]赵彦云,林寅,陈昊.发达国家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测度体系的经验及借鉴[J].经济纵横,2011(1):34-37.
[3]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西南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12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摘编[J].经济研究参考,2012(67):3-96.
[4]薛珑.绿色经济发展测度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2(18): 21-24.
[5]向书坚,郑瑞坤.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研究[J].统计研究, 2013,30(3):72-77.
[6]丁刚,陈奇玲.绿色经济的涵义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1):1-4.
[7]曾贤刚,毕瑞亨.绿色经济发展总体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2):1564-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