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理念下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之路

2020-11-16 05:52莫大尼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音乐专业对分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在《歌剧排练》课程中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成效。《歌剧排练》课程的群体性授课形式也很利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教师宏观引导,学生分组研讨和排练,在师生间充分意见交流之后,再结合教师的总结,使得整个教学行为层次分明,教学过程井然有序。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给出综合性强的排练建议,使得歌劇片段的排练过程中新奇的思路和想法不断涌现。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之后,课堂效果更好,学生的主动性更强。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192-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138

一、《歌剧排练》课程传统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中,《歌剧排练》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无论是声乐专业、器乐专业还是理论研究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取丰富的养分,并加深对歌剧艺术乃至音乐艺术的理解。通常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综合性强

《歌剧排练》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课程,它的复杂性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多门学科,比如: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台(戏剧)表演、基础音乐理论、音乐美学、舞美等等进行融合和引导;它的综合性体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指导,考验的既是教师的宏观驾驭能力,也是学生们的艺术综合素养。这个特点也是歌剧这门艺术本身所蕴含的特性所决定的,它本身就被誉为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二)专业性突出

《歌剧排练》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课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养才能顺利的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它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声乐演唱和表演辅助。

歌唱是歌剧表演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歌剧排练》课堂上,同学们的声乐演唱能力直接决定课程中歌剧片段的选择、歌剧片段排练的效果、同学们排练的积极性等。因此,学生声乐演唱能力的高低是决定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其次,表演辅助指的是非声乐主专业的同学在《歌剧排练》课程中主要以音乐伴奏、合唱队员以及群众演员的方式参与进来。比如,大部分器乐生的演唱能力不强,所以在《歌剧排练》中,他们往往承担音乐伴奏的角色,以钢琴为基础,再协调其他西洋乐器,甚至民族乐器均可。通过这种方式,让不同演唱程度的同学都可以借助不同的职能、不同的角度来体验歌剧排练的过程。

(三)强调实践操作

《歌剧排练》课程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经典歌剧片段进行排演的过程。整个教学都围绕某个歌剧的片段展开,教师实际上扮演着一个歌剧导演的角色,对学生们的演唱、演奏、肢体动作的设计、情绪表情变化、服装道具的选择剧情讲解以及潜台词的设计等等方面进行调整和要求。同学们自始至终都在表演和演唱之间切换,实践操作性极强。

二、“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分析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不仅从形式上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分,在教学理念、教学内沿方面也有着与传统教学诸多的不同之处。

(一)对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从外在授课形式上看,“它是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实质上,它是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中的内化环节,使学生对讲授内容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①这种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并且学生群的课堂讨论也是经过思考后的有效讨论,是讨论式教学的升级版。

(二)对分课堂教学理念下的教育目的

对分课堂教学理念下教育的核心目的可以归纳为个性培育、社会性培育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教育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展示人生百态,开阔人的视野,培养人感受、理解、思考、评价和行动的能力,培育个体的幸福感,帮助个体实现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教育的第二个目的是培育以同情、博爱和慈悲为核心的社会道德情感,鼓励个体超越自己去关注和促使他人幸福,形成有利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社会性。教育的第三个目的是鼓励受教育者创造新观念、开发新资源,给社会带来更为幸福的生活方式。”②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注重个体发展、尊重个体差异且具有宏观属性。

(三)“老三中心”至“新三中心”的转换

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可以把它们称之为“老三中心”,而对分课堂是“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而在于‘学,要将‘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转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③因此,学生、学习、学习过程可以称之为“新三中心”。由“老三中心”向“新三中心”的转换是引领学生走向自主、主动学习的关键点。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歌剧排练》课程中的应用

教师在《歌剧排练》课程授课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部分:歌唱组和伴奏组。首先要对同学们的演唱能力进行摸底,然后根据他们的专业能力来选定歌剧片段;接着是根据专业能力的高低确定主角、配角、群众演员以及伴奏演员的人选,最后是分发曲谱进行排练。整个课程的学习会按照一个固定的流程进行下去,每个流程都会借鉴“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进行授课。

(一)分配角色及曲谱学习

在对学生们的专业方向、专业能力进行摸底调查之后,便开始进行角色分配。分配的重要参照依据便是歌剧人物的原始声部、性别及角色个性。当我将相关歌剧人物、歌剧片段以及唱段难度等要素介绍完毕之后,便让同学们按照4人一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和商议,与此同时,鼓励同学们自告奋勇的发表自己想扮演哪个角色的意愿,比如有些器乐专业的同学也愿意去尝试歌剧角色的演唱过程,这也是允许的,即便其演唱效果可能会有瑕疵。在最终通过我的引导加之同学们的商议确定角色之后,便进入曲谱学习流程。

歌剧总谱会提前复印好,分发给同学们。首先由教师告知不同的角色需要演唱的内容是哪些,让同学们做好标注;然后根据角色的划分,将同学们分为不同的组别(此时合唱人员和群众演员组的人数会明显多于其他角色组),接着教师可以带领所有同学进行音乐旋律的学习,并且同时可以穿插进行歌剧片段的故事背景方面的講解。当曲谱的基本内容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按角色安排学生进行课后的分组练习。前者分配角色时的对分属于“当堂对分”,而曲谱学习阶段的对分属于“隔堂对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分课堂的特色和优势在于隔堂讨论(即‘隔堂对分)。经过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内化吸收后,学生能够有准备地参加讨论。”④

(二)歌剧片段排练

经过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以及课后一周同学们的分组练习之后,就可以进行初期的歌剧排练了。排练前由教师对歌剧片段的故事背景、唱段难点、解决方法以及人物表演技巧等房买卖进行讲解,随后组织同学们进行自由组合,自己选择排练小组(每个小组的角色都必须配套),确定好排练小组后,由不同小组的同学一一排练,当第一组同学开始排练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必须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演,分析优缺点,为随后自己的表演和讨论做好准备工作。一般一节课45分钟能排练3个小组。排练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如下:

1.    肢体表演与演唱的协调

歌剧表演时,表演者除了要把演唱部分处理得当之外,还需要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刻画角色、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在课堂排练中,教师必须不断的对学生的表演(演唱和肢体双方面)进行当场指导。很多同学在排练中,往往顾此失彼,要么光顾着演唱,而缺失肢体表演部分;要么专注到肢体表演,演唱方面出现忘词、破音、旋律节奏错误等问题。

2.    多人排练时的细节处理

相比个人表演而言,多人排练所面对的局面更加复杂、多变。教师必须注意排练时每一位同学的表情、肢体和走位的准确性,演唱的同学需要有剧情设定,同台表演但是没有唱段的同学也要有剧情设定和潜台词。每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需要把握住歌剧表演的灵魂。此外,在多人物歌剧排练教学中经常发生的状况就是“笑场”。因为同学们平时并没有过舞台表演、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训练和学习,刚刚开始排练歌剧时都会出现“笑场”现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后,同学们适应了舞台的节奏和表演环境,“笑场”的情况就会消失了。

3.    歌唱演员与伴奏的衔接

歌剧排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合乐”。传统意义上的合乐指的是歌剧演员与交响乐队之间的配合。而课堂上的合乐其实就是合伴奏而已。这个伴奏形式要看担任伴奏任务的同学的专业情况而定。不管是哪一类都可以参与进来,但是一般来说钢琴是基础乐器,是必备的,然后以它为核心再添加其他乐器。歌唱演员的演唱必须和伴奏音乐配合起来,这样才能让演唱者和伴奏者都积极参与到歌剧排练中去,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保障。

(三)教师对排练的点评

教师对《歌剧排练》课程的点评是以排练中点评和排练后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于《歌剧排练》课程教学形式的特殊性,导致教师需要不断的对学生们排练过程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调整和改善,但是这种点评绝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指导,而是平等对话的、交流式的沟通,而且在沟通(点评)前还会组织被点评组的同学和观看的组的同学进行分组讨论,并每组派出代表发表各自的观点,教师再结合这些观点进行点评,这些讨论、沟通和交流会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四、总结

在《歌剧排练》课程教学中融入“对分课堂”教学理念是一次较为新颖的变革,是高校音乐教育课堂“对分化”的积极尝试。通过将“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引入,《歌剧排练》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这些提升主要表现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师生间的沟通更加融洽、有效;歌剧片段排练中新颖的想法和设计层出不穷;课堂氛围热烈有序等方面。相信随着“对分课堂”影响力的持续扩大,高校音乐艺术教育领域会更加受益,更多的艺术课程会加入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中来。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 歌剧排练>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湘教通[2018]436号678序号)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②③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178,180.

④安桂花.对分课堂在地方本科院校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19,(5):107-112.

作者简介:莫大尼(1981-),男,湖南邵阳人,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声乐演唱、教学及其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音乐专业对分课堂教学改革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