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玺伟
摘要: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独具特色。近年来,平凉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些甚至濒临灭亡。本文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对当前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进行分析,探寻平凉市非遗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开发对策。
关键词:文化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124-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92
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重新审视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平凉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步伐加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平凉的文化生态也在急剧的改变中,为了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文化,延续文化根脉,本文主要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对策,以期推进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平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存颇为丰厚,以崆峒山黄帝问道广成子为代表的道源文化,泾川大云寺出土佛祖真身舍利为代表的佛宝文化,伏羲诞生古成纪、王母降生回中宫为代表的祖脉文化,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针灸术为代表的医养文化,地域特色明显,为特而优、独一份的世界级文化标识。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0个。这些颇具鲜明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历史长河中一颗颗璀璨明珠,闪耀于陇东大地。平凉市历届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工作,先后制定保护方案、规范性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制度保障。相继建成市非遗保护中心,建立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普查收集整理300项非遗保护名录,建立完整的资料数据库,认定和命名136名非遗代表传承人队伍,开发出系列文化体验性旅游产品,加强省内外非遗交流与合作,多途径、多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展演和宣传。泾川县被国家非遗中心确立为国际西王母文化研究基地。
二、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和传承环境恶化
按照斯图尔特的理论,文化资源形成的环境因素包括人的主题需要、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地域特点、文化政策、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教育程度。目前随着全市城镇化进程加快,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肆意开发破坏,社会不断转型升级,人口向城市集中迁移,人类生活方式急剧变迁,多元文化消费方式层出不穷,现代科技发展和人们现代审美情趣改变,非遗项目在人群中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频率减少,非遗受众客体消失,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危机。同时社会大众对非遗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参与度低,宣传不到位,保护氛围不浓厚,非遗生存发展空间严重受到威胁和挤压,存续状况不佳,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且呈现出日渐消失的势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人才队伍缺乏
生态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其最终落脚点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和活态性,以人为主,是流动的、活态的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非遗可持续向前推进的重要保证。而平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多数是靠老艺人口传身授,随着民间老艺人年逾古稀技艺面临失传。众多青年人向往城市生活的快捷与便利,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对传统文化缺乏文化自觉和兴趣,不愿学习传统文化技艺,导致艺人间的师承关系延续中断,表演人才青黄不济。基层非遗管理者文化知识水平层次不齐,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保护方法不当。
(三)非物质文化资源旅游产品业态开发滞后
平凉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但尚未探索出完全适合自身实际发展的IP效应。目前平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处于初级阶段,对文化资源开发形式单一,深度挖掘整理不够。目前,非遗文化旅游产品仍然处于观光旅游产品供给阶段,体验型第二代休闲度假、第三代生态旅游、第四代多功能旅游综合体+康体美体养生等产品短缺,没能进一步开发形成多元化复合型文化旅游产品,没有形成较为显著的非物质文化旅游品牌优势。开发的非遗文化旅游产品产业链不完整,缺少创新性的文化旅游新业态。文化旅游产品的丰富程度、品牌化程度及多层次、多元化供给均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文化旅游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三、文化生态视角下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路径
(一)坚持科学管理,探索多元化保护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必须坚持正确的保护理念才能让这种古老而又有影响力的文化世代流传。一是开展立法式保护。严格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结合平凉市实际制定《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使非遗保护和传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政府及其各部门职责,形成政府主导、文化部门牵头、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二是加大财政投入保护。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强化保障措施,促使非遗保护工作有序的开展。
(二)保护文化生态环境,推动活态文化传承
为了便于让民间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好的存活下来,必须重视其与紧密相依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村),即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最安全的屏障,又能将文化遗产真实状态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活态的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区域及环境中,使众多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文化得到整体性保护”。由于平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多分布于广阔的农村地区,且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村镇是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地区。平凉应抢抓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机遇,积极组织专家开展论证,联合庆阳、天水、宝鸡等周边市州,加快制定《陇东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共同建设陇东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确保实验区建设“见人见物见生活”。
(三)突出文旅产业,树立品牌效应
文化资源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既可为旅游行业增加人文的价值,又可以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利用现有平凉市非遗资源,打造集观赏性与体验性相结合的文化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包括康体疗养系列产品、武术养生系列产品、养生文化系列产品、膳食养生系列产品,构建全方位的道教和养生文化生活体验链。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促进“旅游+”融合,依托平凉已有文化旅游资源,重点加强文化旅游业与非遗的深度融合,打造包括新型娱乐业态、文化创意旅游等方面的产品新业态,为游客提供全要素、全过程、全行业、全时空的高质量文化旅游体验。实物藏品展示、数据储存、教学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博物馆,对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传承保护和集中展示,并免费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开放。
★基金项目:平凉市第五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PLSKKT2020033。
参考文献:
[1] 崔明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9).
[2] 欧阳正宇,彭睿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