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丽 李微 宋菲
摘要:剧场表演是演出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演出效果评价是剧场运营管理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智慧舞台中通过观众肢体动作的运动曲线来评估观众专注度,由即时大数据反馈得到现场演出的实时效果评价,为及时调整表演、演出安排、增强演出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剧场演出;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20)09-0209-02
0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全国兴起了一股剧场热[1]。目前,剧场演出需求已经由一线、二线城市,延展到了一些经济发达的县级城市。为了更好地优化剧场管理与发展,发挥服务我国文化产业的作用,对剧场演出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演出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是观众对演出的满意度评价,包括对剧场的硬件设施的评价、演出安排的评价及演出内容的评价[2-3]。本论文讨论观众对演出内容的效果评价部分。
1 评价方法的发展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效果评价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纸质问卷调查、短信、电话语音和互联网评分器阶段。作为一种过程测量的方式,这几种评价方法都是被测试者事后进行表达评价的,主要两个缺点:(1)具有滞后性;(2)缺乏弹性。所有数据都要待演出结束后获取数据才可以进行分析,对于演员和剧场管理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当前演出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随着数据分析技术向不同行业的渗透,本文探讨将大数据思维引入舞台效果评测领域应用。通过从舞台效果指标体系、观众碎片化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进行多源数据的汇聚与整合,并从观众评价角度提出大数据式测评轨迹,构建舞台效果测评模型,实现与舞台智能化管理的融合。面向大数据技术的舞台智慧化改造前提是数据的采集,数据源的质量对于舞台的智能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观众相关数据获取方面,研究方向较为多样,可以采取面部识别、体液分析识别以及观影时长数据汇总等方法。本文讨论将腿部动作识别在舞台效果评价领域中应用。
2 舞台效果评价的可实践性
一个观众如果对观看的演出不感兴趣或者关注度低,会产生频繁、明显肢体活动;相反,如果观众对一个引人入胜的演出所吸引,会控制所有神经系统贯注于观看演出,肢体动作不会产生频繁、明显活动。实证设计中通过在座椅上布设压力传感器,以增量的方式获取观众肢体动作的调整幅度和次数信息,经过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来检测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
对实验观众觀看演出时的腿部压力进行测试,将获取的数据传送到电脑,最终在EXCEl表格中将动态折线图绘制出来。图1为演出过程中被观测者腿部运动数据折线图。通过折线图可以看出压力测试数据极为不稳定,起伏波动大,表明被测者测试期间有频繁的肢体活动,推测结论为被测者对这件事的关注程度低。事实上,在这段数据产生过程中,被测者因不喜欢看演出的内容而曾多次起身,与结论相结合证明此图绘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被测试者与观看表演的内容都进行变换,测试观看演出时的腿部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如图2所示。
在此期间,被测试者前期相应动作较为频繁,数据波动起伏较大。后期数据相对平稳,无更大浮动。结合被测试者当前肢体动作与关注度的关联分析,与被测者测试完后的测试过程描述,得出折线图基本可代表被测者观看表演时的即时评价。
改变演出内容,再测试观众的腿部压力折线图,结果如图3所示。通过折线图能够看出此时数据较为稳定,并没出现剧烈地浮动,排除部分客观原因,能够直白表明被测者并无太大的腿部动作。而在测试过程中,被测者并无起身行为,全程安静坐着观看,腿部基本无动作。
由此可见,在观众座椅布置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得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表示观众在观看演出时的关注度。在剧场演出过程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直观地实时监测演出效果。这种方式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1)可以直观、实时地监测演出效果数据,演员可及时调整表演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演出水平;(2)这种演出效果的评估方式可以省去大量的调查问卷需要的时间、精力成本;(3)剧场管理人员可以依据观众对节目的喜好程度,合理安排演出的场次;(4)剧场的策划人员可以更合理地设计宣传海报,实现精准营销。
3 结语
通过在观众席布置传感器的方式,可以对所获得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直观得到观众在观看演出时的即时感受。通过实证论证了肢体运动可以反映观众的即时心情,从而得到对表演满意度的时实监测,这种评价方式在评估剧场演出效果方面具有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胜蓝.中国国家大剧院观众区域使用后评估巧[D].北京:清华大学,2010.
[2] 卢向东,肖采薇.长三角地区两个剧场访谈记录与点评:文化部科技提升计划课题:中国剧场使用后评估(POE)体系研究报告之二[J].建筑技艺,2013(06):40-45.
[3] 吴杭冬.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剧院使用后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