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伦
摘 要:产业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示,选择合适的产业扶贫路径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基于此,本文对发展特色农业与产业扶贫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独特自然条件和丰富生物物种这两方面入手来阐述贵州南盘江流域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提出转变特色农业经营管理理念、产业布局规模化等方面的产业扶贫路径,希望能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贵州南盘江流域;特色农业;产业扶贫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030056
引言
贵州南盘江流域独特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生物物种,为该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更好地契合了当下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发展特色农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当地农业产业规模逐渐向规模化、组织化方向发展。基于贵州南盘江流域特有的生态气候条件下如何有效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是目前各有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1 发展特色农业与产业扶贫之间的关系
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这两部分经济的发展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但也不乏发展良好的农村地区。具备一定产业、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基本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由于各个地区乡村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相对偏远地区来说,像交通不便利等现实因素使得该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相对落后,没有足够的产业可以作为发展该地区经济的支持,产业扶贫工作也相对的难以开展[1]。农业发展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农村地区整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益,其现阶段农村地区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存在很大弊端,生产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改善生产环境,对规模较小的生产单位实现集中化管理。发展特色农业,能够有效推动我国产业扶贫顺利的开展,从产业扶贫转变为特色产业发展。
2 贵州南盘江流域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2.1 独特的自然条件
南盘江其主要流经区域有着连片的贫困地区,是国家开展扶贫工作中最难进行的一环,该地区居住环境、基础设施与文化水平相对较差,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频发,间接使得农业生产条件不完善;产业结构单一,像玉米、水稻这一类的农作物不适合当地生产条件,在市场上也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发展特色农业能够有效解决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合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将特色农业产业提升到经济发展新高度。贵州省主要有五大特色:烟、酒、茶、旅游、中药,这五大特色产业能够形成相辅相成的协助关系,打造特色农业产品与品牌,以此来推动现代化特色农业的发展,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产业扶贫的目标。
2.2 丰富的生物物种
在南盘江流域特有的生态气候条件,孕育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物种,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奠定了基础。像三角枫、红椿、木兰等国家和省级的保护植物都是南盘江流域内孕育出来的,其中也不乏猕猴、黑颈鹤、黑熊这一类的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鱼类品种多达160种以上,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物物种为以绿色生态为特色的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2]。针对贫困人口要想真正实现脱贫,必须要做好产业与贫困户、市场这两方面工作的有效连接问题,借鉴贵州省以往的特色农业扶贫成功案列,充分发挥南盘江流域内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最终形成适合自身特色的产业扶贫模式。
3 基于贵州南盘江流域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的重要路径3.1 产业布局规模化
为了更好地突出区域发展优势,通过对区域内农业资源、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分析,能够发现在区域结构上没有合理的产业布局,缺乏整体规划。根据现有的资源,增强产业合理布局意识,寻找适合当地优势的特色产业,最终达成产业布局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不仅可以进一步扩展种植面积,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村贫困人口参与进来,将特色农业产业链条拉长,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产品与品牌。要想增大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就必须对南盘江流域内适宜种植的农业品种进行筛选与综合考量,寻找能够在未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对市场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进而实现农民实际增收。例如,“薏仁米产业”,薏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薏米可作为食物,可以增强饱腹感,其药性可调理身体机能,深受广大女性青睐,同时也可达到美容瘦身的效果。南盘江流域特有的生态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薏米的生长,薏米可作为原料,进而开展一系列特色品牌产品,“薏米精米”、“薏仁精油”等等。除此之外,在实现产业布局规模化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农产品市场风险问题,避免“蛛网”效应的出现,科学生产,减少农产品市场动荡,以便更好地帮助农民增加经济收益。
3.2 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引导与支持
为使相对落后的地区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其经营模式的转变离不开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与相应的支持。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发展特色农业相关技术的宣传力度,并在农村地区定期开展相关技术普及与培训活动,使其能够在原有的传统农业发展观念上进行创新和优化,帮助农民正确认识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当地政府可提供一些政策支持,在发展特色农业项目的初期阶段,应加大资金和专业人才的投入,最大程度上帮助南盘江流域内的农民群体增加经济收益[3]。通过政府引导与支持,在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基础设施工作,积极与多方进行友好合作,结合专业技术人才和资金投入,进而达成打造当地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多培育几个相对较大的农民企业家,起到带头作用,政府需要对比较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帮助农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使得扶贫产业建设真正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中,引导农民群体将自身农产品融入到旅游产业链条中,以此来拓宽增收渠道,从而提升贫困地区农业经济效益,尽快摆脱农民群众贫困问题。
3.3 优化特色农业经营管理理念
在特色农业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因素,为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根据对自有农业项目特质进行分析,使特色农业经营管理理念必须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更好地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可以在国内外市场站稳脚跟,要重视品牌建设,这样才能使特色农业经营活动有效开展,结合南盘江流域特有的生态条件,其农业特色项目也可延伸到生态旅游、生态采摘等多方面的发展模式,进而实现多元化的销售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将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深加工产品在平台上进行销售,充分结合各种有利的发展方法,为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近几年贵州省也陆续开通了各贫困地区的高速公路,也完善了相应的基础设施,在特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摒弃“轻农”、“厌农”等思想,切合实际地促进农业发展,南盘江流域经济要大胆创新,有效结合城镇化建设,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强农民特色农业技术应用的能力,优化特色农业经营管理理念,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实际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产业扶贫重要的切入点,充分利用自身独具特色的农业资源、自然条件等,有利于开发具有区域特色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更好地实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目标。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引导与支持、优化特色农业经营管理理念、强化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我国贫苦地区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石向军.林州市特色农业产业扶贫主要措施及成效[J].河南农业,2020(01):57.
[2]窦晓军.精准扶贫背景下平陆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9.
[3]施海波,李芸,張姝,吕开宇.精准扶贫背景下产业扶贫资产管理与收益分配优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9(03):92-99.
[4]马红丰.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驱动产业扶贫加快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2):91.
(责任编辑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