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丝路”更兼“冰路”

2020-11-16 02:08刘力华
丝路瞭望 2020年10期
关键词:珲春东北亚吉林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吉林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好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吉林不断摸索自身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从传统线路看,吉林并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主线上,但吉林以东北亚区域合作为契机,积极构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发挥资源优势,增强中韩、中日、中俄间的经贸往来,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逐渐走深走实,中俄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不仅扩大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路线,也同吉林提出建设新时代“海洋经济”相辅相成。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北向延伸的“冰上丝绸之路”,既可以为吉林面向东北亚开放提供新的出海路径,也为吉林参与中俄能源产业创新带来新的合作方向,并为吉林在北极事务提供新的合作视角。

多产业集群添助力

“一带一路”倡議提出的七年间,吉林以优势产业集群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通过汽车、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食品深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集群的空间溢出效应,多方式、多途径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例如,作为吉林优势产业的汽车产业2020年上半年产销分别增长5.3%和6.4%,增速高于全国22.1%和23.3%,以整车生产和零部件配套为主导的汽车产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而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物医药近几年也呈现爆发式发展,2020年上半年增长达13.6%,这是吉林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重点扶持的结果。吉林将生物医药产业规划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更能助其进入快速发展期。“一带一路”倡议为吉林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更多国际“订单”,也为吉林企业提供了更多“走出去”的机会。一些大型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加快与重点合作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吉林以产业集群的空间效应,不断提高自身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作用和地位。

多平台建设促提升

七年来,吉林不断打造开放平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这些国际合作示范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聚集国内资源,辐射海外市场,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创新发展格局。2020年,吉林继续创新平台建设,新设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和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其中,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引领区、中韩全方位宽领域合作的先行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新引擎。它为中韩产业链协同合作提供了创新发展机遇,成为中韩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载体;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海上丝绸之路”北向延展的重要平台,并按照内外一体、跨境合作、港区联动、通江连海的构想,将成为图们江区域海洋产业集聚中心、港航物流集散中心、临港产业制造中心、跨境国际贸易中心和对外开放合作中心,是“冰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首站平台。除此之外,吉林还继续积极推动吉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以及中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国际合作开放平台建设,利用开放平台提升国际合作质量,逐步形成“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创新。

以海洋经济融入“冰上丝绸之路”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新路径,“冰上丝绸之路”为吉林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历史机遇。虽然吉林属于传统内陆省份,近海不临海,但吉林珲春是中国地理版图上距离日本海最近的通海城市,虽然珲春还没有自己的出海港口,但已经具备了借港出海的基础条件。

首先,珲春具备区位和口岸优势。在珲春已建成的4个国家级口岸中,珲春口岸距离俄罗斯波谢特港仅42公里,距离俄罗斯扎鲁比诺港71公里,圈河口岸、沙坨子口岸距离朝鲜罗滓港和清津港仅有51公里和171公里。

其次,珲春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始终没有止步。目前,滨海2号交通运输走廊取得了较大进展,珲马铁路口岸已经正式恢复运营,扎鲁比诺港4号码头改造建设工程竣工,珲春发展海洋经济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同时,东北亚域内国家关系正常化也推动了区域经贸合作正常化。其重要标志是:珲春——扎鲁比诺——釜山航线运输常态化,日本通过滨海2号交通运输走廊实现与中国海运常态化,经珲马铁路口岸连接扎鲁比诺港的内贸外运航线运行常态化。

吉林向周边国家租借的通海港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与“冰上丝绸之路”的节点。通过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珲春,吉林可以深度融入“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利用极特殊的区位优势,促进海洋经济的模式创新,探索创新东北亚多边区域合作模式。

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借助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发展海洋经济,吉林打造向北开放的窗口。不仅要向在传统的渔业、物流业和旅游业与韩日俄等国深化经贸合作,更要重点向北发展符合国家大发展战略的新兴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高技术装备制造业。

中俄在“冰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已于2017年投产,该项目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中资企业参与建造了全部模块的85%以上,有超过45家中企为项目提供了百余种重大技术装备。另外,中俄在北极的第二个重大项目“北极LNG2”项目也于2019年启动,计划2023年投产。该项目的天然气可采储最达到1.3万亿立方米,年产量为1980吨,相当于日产53.5万桶石油。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与黑辽两省南北相邻,具备整合并输出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产能的优势,抓住中俄在“冰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的机遇,可以向外输出东北制造业优势产能,向内地提供北极优质清洁能源储运和深加工产品。吉林以“冰上丝绸之路”为契机打造向北开放窗口,深度参与中俄北极能源项目,既可以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也可以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替换比例,实现绿色发展道路,还可以开辟新的北极能源航线,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更多保障。这种创新开放模式,符合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方向。

建设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

吉林以发展海洋经济为契机,深度参与“冰上丝绸之路”,以高水平、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建设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应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继续推动东北亚区域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机制”“东北亚合作机制”“北极理事会”等国际合作机制,在东北亚区域内构建互信共赢的磋商合作理念。谋划推动中俄北极能源合作开发利用机制、中日智能汽车研发智造合作机制、中韩电子信息产业共享发展合作机制,以及东北亚区域跨境电商服务机制等高附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机制。

第二,创新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在提升现有开放平台的基础上,应重点规划中俄、中日、中日韩等双边、多边合作开放平台建设。争取在吉林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以负面清单模式在外商投资准入、市场准入、跨境服务贸易等重点领域对平台进行管理,提升对外开放平台的开放成效。

第三,协同国家推动战略性产业升级。吉林应将数字经济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AI驱动产业数字化。在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芯片、物联网等重点前沿领域加强与韩日间合作,利用国内巨大的市场优势,吸引韩日先进技术在吉林落地投厂补足国家技术短板,推动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

第四,实现人民币数字化和国际化的高标准目标。人民币数字化是中国参与世界金融体系重新定义的重要环节,是打破西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手段。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标之一。吉林应争取数字货币落地试点,在东北亚区域内尝试建立统一的金融支付标准,为中国争取数字全球话语权进行压力测试,率先在东北亚区域内实现数字人民币跨国自由流动。通过“冰上丝绸之路”中俄能源国际合作和东北亚区域内货物贸易的大规模人民币跨境支付,提升数字人民币作为东北亚货物和服务贸易的支付手段,助力数字人民币“走出去”。

打造向北开放窗口和建设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的殷切希望。相信融入“一带一路”、深化“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为吉林各项事业发展开创新局面,为吉林振兴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刘力华:延边大学博士、吉林省共建“一带一路”“十四五”发展规划项目组负责人)

猜你喜欢
珲春东北亚吉林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文在寅:朝韩及东北亚共同举办世界杯
吉林冬季之旅
面向全世界 服务东北亚
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
东北亚博览会,架起一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桥梁
第四乐章翻转:亚洲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