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

2020-11-16 00:51
民主与法制 2020年34期
关键词:职务侵占罪侵占罪民事法律

生二孩真的适合每一个家庭吗?最近,有一对夫妇因为两人的身体和经济情况,没有能力将孩子养好,于是便想让自己的大女儿来抚养,可没承想女儿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请问:对于姐姐养弟弟的行为,是否有法律规定?

姐姐已经成年,根据我们国家的婚姻法和即将生效的民法典的规定,如果父母对于孩子没有抚养能力,这种情况下,兄弟姐妹是有抚养义务的。那么对于这个只有两岁的孩子来讲,姐姐的抚养义务是不可以拒绝的。

兄姐对弟妹承担扶养义务的条件有三个:

(2)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如果父母有能力抚养,兄、姐对弟、妹就不负有法定的抚养义务;

(3)弟、妹尚未成年。如果弟、妹已经年满十八周岁,即使是不能自食其力,兄、姐也没有抚养义务。

所以,上述三个条件应同时具备,否则兄、姐对弟、妹的抚养义务就不能成立。

我自己的手表坏了,认为没有修的价值,便将其扔进了垃圾箱。恰好我的邻居从此路过,将我扔掉的手表捡回,送到手表维修处修好后自己使用。后来我知道了,便向邻居索要,并称自己当时不知表还能修好才将其扔掉,邻居不同意归还。请问:扔了的东西被他人捡到,是否可要回?

不可以要回。此案涉及的法律关系属于意思表示的范围,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进行某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心效果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也就是说,手表扔进垃圾箱,依据一般的社会观念可以推定其行为是表示不要这块手表了,符合默示意思表示形式中的推定,所以其完成这一行为时,便丧失了对于该手表的所有权,不能再向拾到者索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

一是融合组织体系。单独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按照便于管理原则,整合原村居党组织设立网格党支部、邻里党小组,并推选党员楼栋长,使党的组织下沉到小区、拓展到楼栋、延伸到居民。过渡期间,社区党组织一般由乡镇党委委员兼任书记,统筹用好村居干部、物管党员、“五老”党员等资源,配齐配强班子成员。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形成推进社区治理的工作合力。

上周我在某饭店用餐,不小心将手机遗忘在餐桌上,离开后发现手机已经不见,调取饭店监控发现是隔壁桌的顾客,在我走后将手机放入自己包中。这位顾客尚在饭店用餐,我要求他归还手机,而他以手机是捡来的为由拒不归还,最后我报警。请问:捡到物品不还,是否触犯法律?

捡到东西不还,可能涉嫌犯罪。如果是价值比较小的财产,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物主有权基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要求拾获者偿还。

如果是价值比较大的财产,有可能构成侵占罪。成立侵占罪要求数额较大,并且拒不退还。何谓较大应当依据一般人的通常观念认定。从理论上看,较职务侵占罪,侵占罪的社会危害性比较轻,所以可以参考职务侵占罪来确定侵占罪的处罚起点。而职务侵占罪较贪污罪的社会危害性低,所以又可以参考贪污罪来确定,贪污罪的起点是:5000 元。所以低于5000 元的肯定不构成侵占罪。

拾到他人遗失财物必须归还,如果在保管过程中产生了交通费等可以与失主协商赔偿。如果拾到东西的人拒不归还,还要挟失主就属于明显的敲诈行为了,失主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如不及时归还非法所得的财物,便构成侵占罪。

所谓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两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捡到他人物品要及时归还,否则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我刚毕业,进了一家催收公司做招聘,经过近一个月的工作之后我发现很多人对催收有误解。催收员简单的来说,就是帮别人讨债,例如帮某银行信用卡讨债。最近,我主动下载简历打过去问是否有求职意向时,对方一听到催收就直接挂掉。请问:法律如何看待催收讨债这一行为呢?

法律支持债权人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但严格禁止暴力催收现象。例如故意利用债务人隐私施压催收,使用“软暴力”甚至“硬暴力”等流氓手段催收。这样的催收行为,会涉嫌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典法》第五百七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典法》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猜你喜欢
职务侵占罪侵占罪民事法律
论无效民事法律行为转换与解释、补正、确认和部分无效的关系
论侵占罪
我国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若干问题探析
简论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犯罪案件的侦查
从“占有关系”重新界分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
网络虚拟财产民事法律保护的可行性研究
从“占有关系”重新界分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
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的便利情节的认定
侵占罪犯罪对象之不动产研究
论民事法律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