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图书融合服务框架设计与实现*

2020-11-15 10:20:58付敏峰于林海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用户

付敏峰 于林海

(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 浙江金华 321004)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经济与共享经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各种共享经济产品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共享经济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第三方共享平台,提供用户进行闲置资源交换的资源共享模式[1]。图书共享也即应运而生,它促进了图书资源循环利用,最大化实现图书价值,节约社会资源。在全民阅读浪潮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高校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参与到共享经济中,图书共享服务模式发生了改变,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扩大高校的地方影响力,服务地方阅读文化建设,对共享经济的发展和应用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 社会服务的图书共享

2.1 图书共享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子书的便捷阅读模式对纸质阅读产生了很大的挑战,经济性、丰富性和便捷性促使大量用户群体放弃纸质书籍转向阅读电子书。虽然有大量的电子图书可供用户选择和阅读,但在阅读体验、使用习惯和深度钻研学习方面,以及用户的收藏等偏好上,电子图书依然无法替代纸质图书。

纸质图书的共享模式[2]有很多种。以高校图书馆为代表的图书捐赠活动模式,鼓励师生特别是毕业生将图书捐赠给学校图书馆。以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捐赠换书中心模式[3],鼓励读者在线下公共图书馆将自己的闲置图书进行捐赠或交换。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图书漂流模式[2],用户利用互联网平台自发地将个人闲置图书进行分享。以共享经济为依托的123图书馆[2],收购闲置图书再租借的共享模式。这些类别的图书共享模式都是以捐赠为主要目的的共享模式,而以借阅方式进行图书共享是另一种传统的图书资源共享模式。

近年来在全民阅读风潮的推动下,各大中小城市陆续推出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公交车站等场所的图书漂流、社区图书馆等,图书共享模式在不断地被尝试,图书共享不断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角落。

2.2 高校图书共享意义

高校是学术研究、文化学习和阅读的聚集地,也是高学历人才的汇聚地。这里阅读氛围浓厚,图书资源丰富。图书资源共享在高校的教书育人方面,能培养大学生的共享意识、诚信品格和奉献精神,增加同学之间的信任关系,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发展[4]。同时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资源中心,推动图书服务面向社会共享,丰富馆藏资源,能推动图书资源利用效率,延伸传统图书服务模式,增强对师生的吸引力,拓展图书馆的事业。另一方面,对图书馆人而言,在图书馆普遍不被学校职能部门重视的情形下,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共享经济,探索建设新的图书服务模式[5],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和突破点。引领民间图书[6]与高校图书资源融合共生,促使民间图书漂流到校园,增强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和地区影响力。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向社会开放,推动高校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扩展[7]。

因此,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8]的职责下,高校图书馆需要更好地扩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做好读书节和阅读推广等服务,特别是吸引更多的社会读者参与到校园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共同建设校园阅读文化,发挥图书馆在借阅和捐赠两种图书共享模式中的优势,结合并举将图书共享服务做到最大化,促进阅读文化共同体的发展。

3 建立融合的高校图书服务模式

3.1 建立融合服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社会对高校图书馆开放社会服务功能[8]的呼声越来越高,城市社区等共享图书馆缺乏专业的服务团队,图书资源匮乏,图书共享力度、覆盖面以及服务的用户群体都相对有限,不足以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也无法实现图书共享利益最大化。在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政策和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法律规定[9]等形势下,图书馆有责任也有义务更有能力参与到地区的共享经济中,为地区文化建设服务。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图书借阅服务,以及高校的校园环境、师生个人的藏书都能吸引校外用户积极参与到图书馆图书共享服务体系中。有高校图书馆的参与和人设保证,图书共享有线下活动和交易场地,信誉保障程度高。近年又通过支付宝信用体系实现面向社会读者开放图书借阅服务,校外用户准入门槛低。传统图书借阅服务满足了实名用户的基础,可建立“熟人”之间的图书捐赠共享平台[10],建设图书共享服务虚拟社区[11]。共享平台的图书来源于读者自愿共享。高校学生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用户捐赠给图书馆的图书都发布在共享平台,捐赠给其他读者。

3.2 融合服务模式实现思路

融合服务模式的理念是面向校内外读者,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保持传统借阅服务不变,鼓励校内外读者捐赠个人闲置图书,实现图书价值最大化。以面向校内外的传统馆藏资源的图书借阅服务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校园图书漂流活动、图书捐赠活动以及阅读推广宣传活动之间建立关联,馆藏图书保障读者向图书馆借阅的传统服务不变。基于统一的用户基础建立融合的图书分享服务平台,用户之间相互捐赠进行图书共享,图书馆分享其捐赠的图书,所有用户之间、用户与图书馆之间图书共享的方式均为捐赠。

为了保障图书共享平台能可持续运行,需对接受捐赠的用户进行一定条件限制,捐赠过图书的用户享有更佳的图书借阅权利和其他服务。积分制是衡量用户对平台的贡献程度的刻度尺,对用户捐赠图书累计积分、接受捐赠扣除积分,根据积分延长传统馆藏借阅的周期和借阅数量,共享平台与馆藏图书管理平台进行系统间的融合,拓展馆员的图书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读者在捐赠与借阅之间享受服务,既是参与者又是受惠者。

融合服务模式将校内外用户、传统借阅服务与图书漂流服务以及图书馆管理系统与图书漂流系统结合在一起,在系统层、服务层和用户层面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和扩展,将传统的图书服务进行延伸,新兴的图书漂流服务接入到业务工作中,实现统一的融合服务,如图1所示。

图1 融合服务模式示意图

共享平台提供WEB网页和微信小程序双入口形式,以注册制为用户提供自由参与的身份,连接图书馆管理系统用户信息为实名认证提供基础保障,积分制运作保障读者在平台的权利和义务。平台上图书资源以图书馆的毕业生捐赠图书为基础,动态图书资源以读者上传的个人闲置图书为主要来源。

积分的获取分别是实名认证、上传图书、捐赠图书进行赚取(如表1所示),积分的消费主要以接受捐赠为主。对于积分累计到一定高度的用户享有特别的馆藏图书服务,对校内师生可以减免图书逾期罚款、享受送书上门服务等,校外读者可以适当延长图书借阅时长、增加借阅数量等。

表1 积分管理机制

平台用户本着自愿原则共享图书,上传图书时不设置审核,上传即有效并赚取积分,限制用户恶意赚取积分行为。为了保证积分的有序运行,需要合理限制图书的使用权利,用户享受权利在满足积分要求的同时还需要有捐赠行为,即捐赠一次才可享受服务一次,杜绝用户恶意上传图书赚取积分的行为。对于确实有大量闲置图书上传,但一时无法捐出的图书,图书馆可作为受捐人接受捐赠,让用户及时地享受其他服务,同时图书馆将接受到的资源再次进行捐赠。

4 图书共享平台的功能模块

融合服务模式中使用现存的图书馆图书管理平台完成传统借阅服务,共享服务平台需要根据服务模型规划的功能进行建设。完成图书共享服务需要包含用户管理、图书管理、图书捐赠、积分管理等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图2 图书共享平台功能模块示意图

①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系统的人员管理,包括注册、登录、与馆藏系统对接实现实名认证,以及个人联系地址等信息的维护。

②图书管理模块实现ISBN或者书名的简单检索,实现用户在平台检索书籍。用户上传和索取图书操作都是基于搜索的图书信息进行。上传即表示用户有该图书闲置,并打算共享给他人;索取即表示用户想要该图书,向平台发送一个索取图书的愿望,寻求他人或者图书馆捐赠。图书推荐模块是通过结合用户上传的共享清单和索取的愿望清单进行相关性匹配,系统自动推荐共享清单中的图书给有索取愿望的用户,并同时发送小程序消息和邮件通知用户。

图书管理模块在管理端可以对用户上传的图书进行一些图书信息的管理,管理共享清单和愿望清单中的图书信息,也可以主动在线上发送推荐信息或建议意见。

③积分管理模块主要包含设定各项服务的积分、管理积分变更等操作功能。

④交易模块即由索取用户发起,向共享清单中的图书发起一次图书线上交易的请求,在共享者同意的情况下,双方约定线下交付。对于非校园的异地用户,也可通过邮寄的方式进行捐赠。交易完成,该图书要从共享清单中删除,如果同时存在于索取清单中也要进行删除。

对于索取清单中的图书,如果有用户想要捐赠,先要进行图书上传添加到共享清单,再通过发送邮件或者小程序消息通知索要者,由索取用户发起交易。

⑤消息模块是将系统中产生的消息及时地触达到用户手中,主要实现对接微信小程序端的消息通知,系统发起邮件或者短信进行交流沟通,辅助其他功能模块实现业务功能,不能由用户主动发起。

用户端的功能模块同时支持从WEB网页端和微信小程序端使用,从任意一端注册,实名认证完成信息绑定后,各终端均可使用。消息通知邮件和小程序消息可同时发送,方便用户使用。

5 前后端分离的融合服务模式

5.1 相关技术

微信小程序相较于APP有方便易用、开发简单、无需安装、推广运营成本低等特点,用户体验好。微信小程序属于前端应用,需要服务器端提供数据和业务接口支撑,且接口要满足与小程序一致的JSON数据格式和HTTPS协议进行交互。

Restful API[12-14]是当前主流的WEB Service开发模式,遵循REST规则开发的接口。它是基于资源的,提供便捷易用、可读性强的JSON数据格式进行交互,是前后端分离形势下WEB应用开发的重要方向。

Flask[15]是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的轻量级Web应用微框架,较其他同类型框架更为灵活、轻便、安全且容易上手。它可以很好地结合MVC模式进行开发,具备很强的定制性,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扩展相应的功能,在保持核心功能简单的同时实现功能的丰富与扩展,其强大的插件库可以让用户实现个性功能的信息系统,开发出功能强大的WEB应用。

项目实现多端分离开发模式,实现可扩展的API接口层直接操作数据库、处理业务逻辑等,是项目开发和实现的重心,CMS管理端和前端都通过调用接口实现各自业务的开发。采用Flask框架进行定制开发Restful API接口框架设计,使用开源主流的MySQL数据库存储系统中的各类数据。

5.2 可扩展Restful API框架实现

基于Flask框架实现业务接口层的所有业务逻辑和功能需求以及数据库操作,构建满足客户端使用的Restful API接口,客户端调用接口实现其展示或管理功能操作等业务。在Restful API结构体系内部,通过基于JWT的认证权限机制实现接口鉴权管理,包括CMS数据管理均统一通过API进行交互。Flask框架实现的多端分离三层Restful API Web结构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Flask多端分离的Restful API Web结构体系示意图

Restful API接口框架,运用MVC模式和Flask框架的灵活性进行功能划分。控制器层是整个框架运作的调度中心,将框架中的路由、权限判断、数据的接收和验证、异常处理、业务处理、返回结果等所有工作进行统一调度,利用Flask的视图函数可实现控制器层的工作。业务模型层完成业务相关的功能实现、数据运算和逻辑处理,是API业务功能实现的核心。在接口框架中视图模型层处理返回结果,处理业务结果将核心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它是非必需的,可根据接口的复杂和实际业务进行取舍,一般数据的JSON序列化一起使用,将开发语言中数据呈现的结构对象转换为JSON字符串形式返回给客户端。

一次完整的接口调用,首先控制器调度业务之前的路由和鉴权工作是通过装饰器内部完成的。装饰器保护控制器安全调用的同时,处理一些额外的非业务的工作,使控制器能专注于调度业务处理。进入控制器后要将用户请求参数提交统一数据验证层进行参数的合法性、有效性验证。在调度业务模型层进行业务处理,将处理结果交由视图模型层处理,最终返回接口的调用结果。在整个的调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错误等统一由AOP统一异常处理层接收并返回。

5.3 小程序和WEB端实现

微信小程序在微信公众平台申请账号,利用小程序开发技术进行页面布局、接口调用、数据绑定等操作,将接口数据渲染到小程序页面。Web端也可利用单页程序(如Vue)和小程序一样进行单独的分离实现,将接口层调用的数据进行渲染。系统中直接运用Flask原生插件Jinja2进行模板渲染,将用户Web页面和CMS管理端均利用Bootstrap框架实现自适应网页进行接口调用。

6 结语

高校图书馆利用图书资源服务社会大众,将校园闲置的图书组织运动起来,不仅能提升图书自身的利用价值,也能提供社会服务,同时也是图书馆服务的扩展与延伸。结合当下共享经济的发展和图书漂流活动的兴起,图书馆应当开展更深层次的业务,扩大服务群体,融合技术、服务与用户以提升服务。运用当下流行的WEB API接口应用开发技术,基于Flask构造可扩展的Restful API框架,多终端应用均可调用,实现图书共享,补充现有图书管理平台的社会服务功能。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用户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班里有个图书角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11期)2016-12-19 01:20:16
飞跃图书馆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6期)2016-06-29 09:18:54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5-09 01:23:12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创业家(2015年5期)2015-02-27 07:53:25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