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原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崛起国在面对来自霸权国的遏制和打压时,什么条件下会倾向于选择对抗性(鹰)策略,什么条件下倾向于选择让步性(鸽)策略?
国家如何在对抗性策略和让步性策略之间作出选择,涉及国际关系理论中威慑(deterrence)和螺旋(spiral)两种模型的经典争论。威慑模型认为,强硬立场和有力的威胁有助于展示捍卫自己利益的决心,从而防止冲突的发生;让步和妥协性策略则会释放软弱信号,招致对方更多的挑战。螺旋模型则针锋相对地认为,让步能释放善意从而避免或缓解安全困境,强硬策略则会塑造和强化对方对自己的敌对认知,从而引发冲突螺旋,导致冲突升级。对抗和让步策略的优缺点恰好互补,造成了这两类策略在实践中的取舍两难。
在复杂的大国政治中,保持有效的威慑非常重要,为此需要让潜在对手相信其破坏现状的行为一定会对其自身带来巨大损失。但同时,通过自我克制、主动示善等方式增进互信、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冲突升级同样非常重要。在霸权国的战略压力下,崛起国的策略选择不仅直接关系自身利益,而且会极大地影响两个大国的互动进程和体系安全状态,这意味着从“对抗—让步”视角研究崛起国行为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冷战结束后中国长期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表现出明显的现状偏好。但是,随着美国战略压力的不断加大,中国战略界开始出现对既有外交战略的反思。一些学者指出,过分低调和示善,有可能限制中国应有的国家利益拓展空间,使中国在与美国的“讨价还价”过程中陷入被动,诱发美国更大胆的挑战。2018年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以来,中国仍然坚持了以斗争求合作的总体方针,对美国提出的平衡贸易逆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诉求总体持合作立场。这些政策在战略界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争论。在学者们讨论合作性政策是否对中国有利时,另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如果中国的对美政策增加“强硬”和“对抗”的比重,是否会强化两国的对立情绪,导致冲突螺旋,甚至由此引发一场新冷战?现在的中国显然正处在一个战略取舍的十字路口,面对美国不断升级的战略打压,究竟是选择强硬反击还是缓和退让,正日益成为中国对美战略的焦点问题。
受以新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和美国对外政策话语的影响,许多研究都认为安全是大国对外行为的最主要动机,引发大国间冲突的最主要机制是安全困境。如果大国的目标函数真的只是确保自身安全,冲突真的只是源于无政府状态下的恐惧和错误知觉,那么螺旋模型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强硬反击和对抗会损害自身利益(安全),适当的让步和安抚有助于缓和和规避冲突。
但问题是,安全困境并不是导致国家间军事和战略竞争的唯一机制,真实的利益冲突同样会引发类似的进程和结果。在与霸权国的互动中,崛起国的策略选择是否符合(遵循)螺旋模型的预期(建议),取决于双方的战略互动是否真的受安全困境机制的驱动。根据现有理论,安全困境的存在至少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一个:互动双方的动机(motive)都只是确保自身安全而不是寻求增量利益;互动双方的意图(intention)都不包括损害或削减对方的利益。遗憾的是,在崛起国和霸权国的战略互动中,这两个条件都很难满足。
首先,大国间战略竞争的主要动机是荣誉和地位(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狭义意义上的权力),而不是安全。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逐渐意识到将国家动机纯粹简化为追求安全的错误,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地位动机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指出以追求地位为主要动机的位置竞争(positional rivalry)是大国战略竞争的主要类型。在位置竞争下,崛起国和霸权国的冲突源于真实的利益冲突而不是无政府状态下的恐惧。霸权国会担心崛起国的崛起导致自己的地位下降,由此产生的地位焦虑会促使霸权国阻挠崛起国地位的提升,甚至即使崛起国主动进行战略收缩也难以弱化霸权国的威胁认知。
其次,大国在战略竞争中对彼此很难完全保持善意。崛起国与霸权国的竞争通常由实力对比变化而引发,随着实力的转移,霸权国会越来越难以相信崛起国的克制承诺,日益明显的相对衰落前景会逐渐强化前者对后者发动预防性进攻的意图。近期的研究甚至显示,即使放松“国家知道并能预见权力转移”这个假定,权力转移背景下承诺问题依然存在并且依然可能引发战争。而对崛起国而言,发动冲突和战争能够起到迫使其他国家承认其地位的效果,甚至无关其结果是胜是败。
可见,大国战略互动通常都不构成安全困境。正因如此,美苏冷战从整体上看并不属于安全困境,而更适合被视为是一种大国间的持久性竞争(enduring rivalry)。同时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多数实证研究都不支持螺旋模型的假设:该模型的理论前提在真实世界中很难完全满足。厘清大国竞争的动因问题,为我们准确揭示大国互动中崛起国一方“对抗—让步”策略的取舍逻辑扫清了障碍。
相比较于由安全动机驱动的安全困境模型,有地位动机驱动的大国竞争更适宜用“消耗战”博弈加以刻画。在消耗战博弈下,博弈双方为争夺某个利益而展开竞争,当其中一方选择退出时,另一方赢得该利益;在双方都未选择退出时,双方每坚持一轮都须支付相应的成本。在这个限定下,对每个参与者来说,对方退出的时间越早,己方收益越大;对方下一轮退出时己方的收益,大于己方在这一轮退出时己方的收益。当两个大国投入资源争夺地位、荣誉和权力,且双方均难以在某单次战争中取得对对方的决定性胜利时,双方的竞争与消耗战博弈的上述两个特征相吻合:双方都希望对方先退出竞争,并且为了迫使对方先退出,双方都愿意比对方坚持更长的时间。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左右着这场“消耗战”的胜负,进而影响着博弈参与者的决策?
1.物质资源(实力)对比
竞争双方可支配物质资源的总量对比从根本上决定了消耗战博弈的最终结局:谁的资源总量更大,谁就能坚持更长的时间。这意味着,在完全信息情况下,物质资源总量较多的一方在第一轮选择争夺,较少一方在第一轮选择退出,是该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不过,大国物质资源的对比不是静止不变的,大国一方面会因竞争而消耗资源,另一方面又会因经济发展而创造资源。如果经济发展创造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自身因竞争而消耗资源的速度,那么国家的可支配资源总量仍然会随时间增加。显然,那些物质资源“净增速”(经济发展创造资源速度减资源消耗速度)较低的大国,将最终因相对物质资源较少而败下阵来。因此,一方面,处于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大国会关注各自实力随时间的相对变化趋势,另一方面,相比较于军事实力,大国特别是守成大国会更加关注经济发展潜力。
从崛起国的定义可以看出其物质实力增速快于霸权国,这种相对有利的实力变化趋势决定了崛起国在“对抗(强硬)—让步(温和)”的政策光谱中存在偏好后者的固有倾向。这是因为,首先,时间在崛起国一边,相比较于现在,崛起国在未来与霸权国交战或谈判的处境将更为有利,因此,崛起国有动机推迟冲突;其次,避免冲突有助于保持和促进崛起国的实力增长趋势,如果过早选择强硬和对抗策略,则不仅会丧失原有的积累实力的机会,而且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制衡,从而额外消耗自己的发展潜力;最后,根据前景理论,实力崛起的过程处于收益区间,在该区间内行为体会更倾向于规避风险。因此,相比较于地位下降所引发的地位焦虑(status anxiety),地位上升速度低于实力增长速度所引发的地位不一致(status inconsistency)导致国家采取冒险举动的可能性更低。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批评者质疑经典权力转移理论关于崛起国有修正主义倾向的理论预设,毕竟崛起国冒险用一种未经检验的新秩序取代一种正在促使其崛起的现有秩序,还不惜为推翻现有秩序、建立和维持新秩序支付巨大的成本,这样的设定是令人费解的。正如戴尔·科普兰(Dale C.Copeland)所说,“只要冷静对峙下去有利于本国的发展,就没有理由打破现有的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崛起国的“修正主义”主要体现在改变现有物质实力对比而不是现有秩序的规则和制度上。具体到中国这个崛起国,随着实力的增长,中国在处理领土争端时使用武力的意愿在下降而不是上升。
总之,相对物质资源是消耗战博弈的根本约束,崛起国的实力增长预期使其有意愿在较长时间内选择较为克制的合作性政策。2018年美国为打压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动贸易战,但中国政府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大势没有变”。基于这一判断,中国在贸易战中的应对总体保持了克制和合作的姿态。20世纪30年代,面对德国的不断挑衅和扩张,英国政府认为通过大规模重整军备,自己与德国的实力均衡能够在30年代末得到恢复,因此决定在此之前对德绥靖以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
反过来,如果霸权国的打压和遏制政策使崛起国的实力增长预期逆转,则崛起国出于夺回自身物质实力发展主动权的理性考虑以及身处损失区间愿意承受风险的心理倾向,会转而选择强硬和抗争性策略。一战后日本工业结构所需的原材料和石油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而美国和英国自1930年之后开始增加贸易限制,到1941年8月,美英等国切断了对日所有石油贸易。对此日本决策者一致认为,除非恢复石油进口,否则经济衰退将危及长期安全。为恢复贸易,日本天皇最终批准了全面战争计划。
2.决心对比
相对物质实力并不是决定消耗战博弈结果的唯一因素,因为现实世界中博弈双方的资源总量以及各自愿意投入的资源总量等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谁能让对方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意愿消耗比对方更多的资源(坚持更多的轮次),亦即展示更大的决心(resolve),谁就能够迫使对方首先退出竞争。这一点在核对抗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而即使是常规军事冲突中,决心与冲突结果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博弈模型来看,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消耗战中,表现得更加强硬、更有决心的一方预期收益更高。
消耗战博弈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参与者有动机证明和捍卫自己的决心。国家不仅仅关注自己行为的短期结果,还关心其长期影响。其他国家会观察一国的行为并根据其既有行为所建立的声誉作出相应的决策。当一国的决心遭到对手的质疑和挑战时,前者必须要考虑如果自己在当下作出让步会对自己决心的声誉(reputation of resolve)造成何种影响,进而对自己在未来博弈中的处境产生何种影响。实证研究显示,发出威胁的一方如果在过去的强制性外交中作出过让步,则当前其威胁的目标方作出让步的可能性更低;过去退缩过的国家更有可能在未来遭到挑战。
由于一国过往行为所建立起的决心的声誉能够增加自己在未来博弈中讨价还价的筹码,声誉越高越有可能迫使对手在未来轮次首先退出博弈,因此捍卫决心的声誉必然成为大国竞争中影响大国决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个体预期未来博弈的轮次越多,声誉对个体的重要性越大。对自身决心的声誉的关切会直接影响大国在“对抗(强硬)—让步(温和)”政策光谱中的选择。实证研究显示,决策者越重视他国对本国决心的看法,就越愿意将争端升级而不是让步。向对手证明自己的决心,是国家发动军事冲突的重要动机。
1995年5月,美国宣布允许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访美。中国决策层对美国此举意图的判断是“测试一下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看中国是否会“吞下李登辉访美苦果”。为打消美方幻想、展示捍卫本国主权的决心,长期坚持韬光养晦战略的中国政府迅速作出决定,采取了包括开展连续9个月大规模台海军事演习、召回驻美大使、暂停两国副部长级以上高层访问等一系列强硬反击措施。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建立和捍卫自己决心的声誉同样是近期中国在南海地区采取强制政策的重要考量。
3.理论假设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崛起国应对霸权国挑战时的决策逻辑总结为三个假设。假设1:如果霸权国挑战的主要目标是抑制崛起国物质实力(主要是经济实力)的发展潜力,但这种挑战和遏制并未从方向上逆转崛起国对自己未来实力发展前景的原有预期,则崛起国的政策偏好是规避风险,倾向于选择让步和合作性政策。假设2:如果霸权国抑制崛起国物质实力增长的行为逆转了崛起国对自身发展前景的预期,由预期收益转变为预期损失,则崛起国的偏好是接受风险,倾向于采取强硬和对抗性政策。假设3:如果霸权国试图试探和挑战崛起国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使崛起国感到如果在当前作出让步,则不仅当前自己须付出重大代价,而且未来对方很可能会提出更过分的要求,那么崛起国会倾向于接受风险,选择强硬和对抗性政策。
解决“对抗—让步”两难问题的关键是明确互动双方的动机和首要目标。如果双方动机均为确保自身安全,首要目标都是避免冲突和维持合作本身,那么让步(合作)性策略显然更有助于实现这类目标,也更易被国家所采用。但在崛起国和霸权国的战略互动中,两个大国都绝难将自己的目标仅仅限定在维持本国(生存)安全上,而往往均将相对地位和影响力作为自己的主要战略目标。在这一目标函数下,面对霸权国的打压和遏制,崛起国在“对抗—让步”策略光谱中的偏好将受到可支配物质实力对比、决心对比以及实力变化趋势三个因素的影响。如果霸权国的遏制没有逆转崛起国对自己未来物质实力发展前景的原有乐观预期,则崛起国倾向于选择让步和合作性政策;如果霸权国的遏制逆转了上述预期,或者霸权国挑战了崛起国捍卫自身关键利益的决心,则崛起国倾向于选择强硬和对抗性政策。
自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尚未改变中国政府关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大势没有变”的判断,因此截至目前中国对美外交总体仍保持克制和合作。根据本文理论,如果未来美国联合其他国家加速与中国经济脱钩,强化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并由此影响到中国在21世纪中叶实现民族复兴的自我预期,或者美国在台湾、南海等事关中国崛起的重大问题上严重挑战中国的决心,中国外交的战略取向将被迫向对抗(强硬)端倾斜,如此则中美两国在短期内的对抗乃至敌对局面将很难避免,世界被重新割裂为两大对立阵营的冷战风险亦将显著上升。在当前对华强硬已成美国两党最大共识的情况下,上述暗淡前景出现的可能性正在迅速上升。中国在选择对抗性战略之后如何尽可能减少对抗对自身国力增长的负面影响,将是中国能否赢得这场“消耗战”的下一个关键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