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2.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宋红杰1 崔效广2 冯鹏飞1付雪琴1 唐建荣1
胃间质瘤在消化道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约占60%~70%,多发于40~60岁的成年人。胃间质瘤有一定的侵袭性和潜在恶性倾向,但多数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进展至一定程度可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对该疾病的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也对改善预后有利。目前胃间质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于胃镜、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胃镜为侵入性检查,可直接观察病变;CT空间、密度分辨率高、定位准确;超声检查便利、软组织分辨清晰且无辐射[2-3],三种检查方法各有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胃镜、CT和超声诊断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为术前检查和诊断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确诊的胃间质瘤患者106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7版)》[4]中胃间质瘤诊断标准;均经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完整;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患者中男57例(53.77%),女49例(46.23%);年龄21~76岁,平均(55.48±11.27)岁;肿瘤部位:胃底45例,胃体40例,胃窦21例;肿瘤类型:腔内型67例,腔外型23例,壁间型16例;肿瘤直径0.8~10.7cm,平均(4.87±1.02)cm;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包块等症状84例,无明显症状22例。
1.2 检查设备及方法
1.2.1 胃镜检查:使用Olympus公司生产的电子胃镜,型号为型号为G I F-H Q 2 9 0和GIF-H290。嘱咐患者禁食、禁水6h以上,讲解检查注意事项和风险,确认签署胃镜检查知情同意书。检查前监测生命体征,常规胃镜检查采取咽喉部局部麻醉,部分选择无痛胃镜检查行静脉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插管,观察胃、十二指肠情况,留存图像,对病变部位取材活检。
1.2.2 CT检查:使用飞利浦的32层螺旋CT扫描仪。检查前3d嘱咐患者禁食含骨骼类食物,检查当天禁食8h以上,扫描前30min嘱咐患者饮水800mL充盈胃部和上腹部小肠,上检查床前再予以500mL清水充盈胃。先由膈顶至肝下缘行常规平扫,设置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s,层厚5mm,层间距5mm,螺距1mm,扫描时如遇肿块未包全则继续扫描直至肿块包全。平扫结束后行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75~100mL,注射25s、60s后进行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
1.2.3 超声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为Logiq S6,腹部探头频率为4.5MHz,高频探头12MHz。嘱咐患者空腹12h以上进行超声检查,检查前服用速溶型胃肠超声助显剂,用量50/包,500mL沸水冲调冷却后饮用。经腹胃超声充盈检查并观察,留存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球部等部位声像图供分析,病变区域作重点扫查。
1.3 观察指标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阅片,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数据以(%)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1 胃镜检查结果共75例患者接受胃镜检查,间质瘤在内镜下表现为肿块在局部黏膜下形成隆起,其中68例患者可见球形或半球形隆起,表面光滑,边界清晰;7例可见肿块黏膜面有溃疡坏死,表面覆盖血痂或浊苔,部分可形成桥形皱襞。3例腔外型胃间质瘤漏诊,2例肝脏囊肿压迫胃壁形成隆起被误诊为胃间质瘤,诊断符合率为93.33%(70/75)。
图1 胃底贲门部间质瘤,超声显示肿块胃腔面有黏膜下层覆盖,提示来源于胃壁肌层;图2 胃底大弯侧间质瘤,CT提示肿块内部有液化及气体影;图3脾脏分叶对胃壁形成挤压,胃镜可见胃底巨大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但CT、超声均提示胃壁无占位性病变;图4 高危胃间质瘤,增强CT显示病灶呈不均匀增强,可见坏死区。
2.2 CT检查结果共79例患者接受CT检查,其中增强扫描41例。间质瘤的CT表现为密度均匀、来自胃壁的实性肿块,其中70例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且强化均匀,部分存在囊变、坏死;9例表现为肿块内无强化区域或强化不均匀。6例胃体左侧间质瘤误诊为胰腺胃部肿瘤,3例提示与左肝分界不清,无法明确来源,诊断符合率为88.61%(70/79)。
2.3 超声检查结果共78例患者接受超声检查,间质瘤的超声表现为固有肌层实性肿块,来源于胃壁第四层低回声,其中67例形态呈规则类圆形,内部见均匀中等偏低回声;11例可见肿块内部液化。直径>5cm的13个肿块中有10个发生内部液化;12例肿块黏膜面有溃疡凹陷及强回声斑附着;1例肿块伴强回声钙化。4例平滑肌瘤、4例胃壁异位胰腺误诊为间质瘤,2例胃体间质瘤误诊为胃壁囊肿,诊断符合率为87.18%(68/78)。见图1-4。
2.4 3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比较3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3,P=0.427)。
胃间质瘤是起源于胃间质细胞的一种黏膜下肿瘤,对CD117和CD34等免疫标记物有特异性表达,在胃肠道间质瘤中最为常见。胃间质瘤具有多样化的生物简单分为良性、低度恶性、交界性和恶性,但存在恶性潜能,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5]。早期胃间质瘤无典型临床表现,病情加重后出现的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等症状则需与胃溃疡等其他胃部疾病相鉴别,存在误诊、漏诊可能性。病理组织检查仍然是诊断胃间质瘤的金标准,但存在滞后性,术前诊断则主要依赖于各种影像学检查。
本研究主要探讨胃镜、CT、超声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三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33%、94.94%、93.59%,差异不显著,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本研究分析收集到的病例和影像学资料,也发现胃镜、CT、超声在胃间质瘤术前诊断中存在差异性,各有优缺点。CT的优势在于空间、密度分辨率高,可对较大病灶进行准确定位,且清晰显示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内部有无液化等特征,结合增强扫描显示的血流信号,可初步鉴别肿瘤良恶性[6]。但其劣势在于无法识别胃壁层次,不能判断肿瘤具体来源于胃壁哪一层,超声检查则在此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助显剂的推广应用使得胃超声充盈检查的开展更加广泛,超声可清楚显示胃壁的5层结构,不仅定位准确还可判断间质瘤来源,病灶局部放大处理后可达到超声内镜的显像效果,分析肿瘤大小、溃疡、内部液化等特征可初步评估病灶恶性潜能[7]。普通二维超声难以鉴别体积较小的胃间质瘤和囊肿等其他微小病变,但可借助血管内超声造影弥补这一缺点[8]。
胃镜可直观、快速有效地对间质瘤黏膜面是否存在病变进行观察,并可立即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活检,明确诊断[9]。本研究得到良好的组织学标本,70例患者得到确诊,余下5例漏诊、误诊者借助超声内镜最终明确诊断。胃镜检查的缺点在于侵入性检查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10],不易在临床推广,但无痛胃镜的出现使得胃镜检查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加上其可进行病理活检,确诊率较高,因此在胃间质瘤的术前诊断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CT对病灶范围、与邻近结构关系等显示清晰,超声可明确显示病变侵犯深度,胃镜的优势在于可行组织病理活检,三者在诊断胃间质瘤方面各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