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对江南舞蹈作品的影响

2020-11-14 12:03
剧影月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江南水乡诗性茉莉

江南文化对江南舞蹈影响深刻,从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让观者更清晰地了解江南舞蹈作品,欣赏江南舞蹈作品。

一、地理文化对江南舞蹈作品的影响

清代诗人吴梅村有诗云:“世间何物是江南?”

江南,在广义的概念里,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自古而今,江南一直是人杰地灵、美丽富饶的代称,是历代人民向往的生活居住地。这里人民的生产生活与水息息相关。在江南,水巷山墙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粉墙黛瓦虚实相生轻巧简洁,水文化也成了象征江南的文化符号。

江南舞蹈是江南文化的外化体现,含蓄质朴、轻快灵巧的舞蹈风格将江南水文化呈现到了极致,它汲取了江南水乡的灵气,将其浸淫在水乡的舞蹈作品中。我校原创舞蹈作品《芦花香香鼓儿响》描述了江南水乡孩子们嬉戏玩闹的生活情景,表现出在溪水清悠、田禾葱翠的鱼米之乡孩子们的真实生活。江南舞蹈虽然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却又不像黄河滚滚、波涛汹涌般的气势,温婉灵动的“小桥流水”,不张扬,不傲慢。我校原创舞蹈作品《茉莉情怀》衬着那首《茉莉花》软软地,唱得人对茉莉的怜爱油然而生。红丝带,绿衣裳,佳人独立。小花伞,白手绢,唯有茉莉情怀。舞蹈表现了江南女子置身在茉莉花丛中,沐浴着茉莉花的清香翩翩起舞的情景,动作语汇柔而不娇,淡而不俗,轻轻巧巧的举手投足,塑造出江南女子柔美、婉约的人物形象特点。这些作品呈现出江南水乡独特的稻作渔捞地理文化特色。

二、历史文化对江南舞蹈作品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文化”延续上古文化发展而来,是对江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古代文化。在舞蹈史的概念里,江南地区的舞蹈主要指的是“吴舞”。我们今天看到的江南舞蹈,依旧可以如管中窥豹一般窥探到一些它曾经的精妙和动人。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累累印记。而这些历史的年轮,在如今江南的舞蹈中依旧清晰可见。

春秋时期,吴地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响屐舞”顾名思义,舞者脚着木屐,裙系小铃,带着宫女以踏廊作响为舞。两汉时期是我国乐舞的兴盛时期,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吟唱《大风歌》,为之伴舞的乐师就多达数百人。两汉时期盛行长袖舞,舞者细腰长袖,以婀娜飘逸著称。到了六朝时期,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乐舞这门艺术也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桃花渌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无往非适”吴歌在江南地区盛行一时。在其中,东晋以后,由于北方多战乱,大量的北方贵族随皇室南迁,士族文人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智趣,对于江南地区未来数百上千年的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江南舞蹈就在这样的政治历史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了。古代江南舞蹈不仅有诗的和韵之美,还有歌的和谐之美。“吴酒一杯春竹页,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忆江南》)所描述的正式吴歌吴舞的特点,这在舞蹈艺术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校原创舞蹈作品《风荷语笠》像一幅慢慢展开的江南水墨画轴,静静地带观众泛舟江南水乡,缓步烟雨小巷,一群少女徐徐走来,如一股清新的风拂过您的脸庞,像一阵绵柔的雨滴落在您的心头,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意境令人久久回味……江南文化有一种超越实用性的诗性审美气质,使之与其他区域文化真正的拉开了距离。也正是在诗性审美的环节上,才使得江南文化以“遗世而独立”的方式凸显出来,成为了一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特殊人文历史景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江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以艺术为精神本质的诗性文化形态,诗性与审美就是它最本质的特征。我校原创舞蹈剧目《雨初语茉》通过舞蹈的意境来表达女孩的心境:雨巷深幽处,每一块青石板都藏着悠长的情愫,深深浅浅、兜兜转转间少女的身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如同细雨中绽放的茉莉不谙、不灼,那似有似无的清香,是少女的柔长裙带,萦绕在雨巷深处,弯弯曲曲,忽高忽低……美的是景、醉的是人、静的是心!如水般柔软的舞蹈动作形态,凸显出江南舞蹈文化的精神本质,是其诗意的浪漫。

三、结语

闲横乌蓬,低吟吴语,轻拂垂柳,缓步小巷,醉舞薄纱,江南舞蹈作品在传承“吴舞”的基本审美意趣的基础上延续诗性特征,创作出符合水乡地域文化特点,符合时代发展,符合江南文化发展定位的优秀作品,这个课题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研究。

猜你喜欢
江南水乡诗性茉莉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推介·《〈资本论〉的诗性话语》
水中的茉莉
茉莉雨
梦里的水乡
茉莉雨
好春光
汪曾祺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之美
茉莉情
美术欣赏活动:江南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