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春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中国古典舞是一种集合戏曲、武术、现代舞的融合产物。中国古典舞集圆润细腻与刚柔并济于一身,结合技艺,寓情于景,具有精、气、神、手、眼、心、法、步完美统一的艺术特色,是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美的体现,对编导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古典舞编导作为舞蹈的创始人,自身必须要掌握一定程度的舞蹈技巧,否则舞蹈能力的缺失将会限制古典舞编导的创作力。中国古典舞在旋转、翻身、弹跳、节奏上都具有繁多且高深的技术要求,要能体现形、神、劲、律。作为舞蹈的创作者,必须要能够理解这些内容,这就需要本身就能够驾驭这些舞蹈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编排出令观众满意的作品。
古典舞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仅仅要有较强的舞蹈功底,还与很多其他艺术形式都紧密相关。本质上作为一种舞蹈形式,音乐就是它的灵魂,文学是它的内涵。它用美丽优雅的动作来构建出一副古色古风的优美画卷。因此古典舞编导必须要具备这些艺术素养,要拥有能够结合古典乐曲与现代乐曲,甚至能够创造出崭新的古典音乐的音乐素养、良好的文学创作素养和美术鉴赏能力。尤其在音乐素养这一方面,要有足够的感知和创造力。否则失去灵魂的舞蹈自然就谈不上任何美的感受。对音乐素养的不断追求,才能让古典舞编导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舞蹈是为了表达出某种感情,是一种肢体的诉说,就像是一种文字。古典舞编导必须要有能够驾驭这种文字的能力。除去音乐和文学素养之外,作为一名古典舞编导,还要对中国的戏曲文化和武术文化具备较高层次的了解,因为中国古典舞起源于戏曲与武术。如何将戏曲文化和武术更好地融入古典舞当中,是作为一名古典舞编导必须要具备的素养之一。
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扎根在生活当中,观察生活当中细微的细节,寻找灵感。古典舞虽然形式上具有历史特色,但是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却是现代人的生活精神。像是在1957 年,由陈爱莲女士演出的中国古典女子独舞《春江花月夜》,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表现出了一名少女对于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里面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无不是将少女在日常生活中细致入微的举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不是对生活中少女的行为举止有足够的研究和了解的话,是不可能创造出如此活灵活现的动作。仅仅只是通过跳跃、翻腕、垫脚、沉思几个普通的动作融合在了舞蹈当中,整个舞蹈就让人有了强烈的代入感。
因此想要创造出成功的古典舞,必须要深入到生活当中,要在人民群众当中寻找舞蹈的素材,要善于在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寻找美的价值,并将之运用到舞蹈当中,将生活作为古典舞创作的源头。如果古典舞失去了生活作为基础,那么古典舞也就失去了内涵,成了没有生命力的舞蹈。因此,古典舞编导不能光注重艺术素养的培养,不能光寻找古典舞所具备的文化气息,更要从生活的角度来进行编创工作。融合生活元素,反映人们在当今现实世界正确的生活状态,让观众能够在舞蹈当中找到感情的共鸣,这是古典舞编导必须具备的观察和领会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古典舞编导进行艺术创作的基本素养。要能够针对艺术主题诞生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再合理地运用想象力去创造出吸引人的古典舞。想象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想象力需要扎根于生活,扎根于学习,扎根于方方面面。舞蹈只是一种形式,想象力才是舞蹈的核心,舞蹈就是把编导的想象力体现出来的方式。想象力的匮乏也会让舞蹈变得平庸,让观众感到枯燥。比如在《扇舞丹青》的创作中,佟睿睿以扇代剑,舞武结合,做到形似扇而非扇,意似剑而非剑。又以扇为笔,写狂草飞腾,画浓墨丹青。将中国古代书法、文化、武术、音乐全部融入一段古典舞当中。寓情于舞,予舞以物,将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让观众沉浸在刚柔并济的舞蹈当中,如痴如醉,不能自拔。
因此,古典舞编导在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必须要勤于思考,善于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作不仅仅是推陈出新,还包括结合古今,探究内外。要善于将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多多尝试新的事物,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古典舞作品在百花齐放的艺术舞台当中脱颖而出。
中国古典舞的编排和创作对于编导素养的要求要比其他舞蹈形式更多,但是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体现,它所具备的价值意义也要更高。作为古典舞编导必须要具备舞蹈技巧、艺术素养、生活审美、想象创造等素养,才能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