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婷
(贵州省歌舞剧院 贵州 贵阳 550002)
美声唱法是近现代音乐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需要以严谨的发声技巧为支撑,提高其表现张力,并展现自身技术价值。为了更好地说明其表现形式与演绎方式,应从其基本演唱特征入手,在进行描述的同时,保证艺术表现张力的呈现效果,使美声唱法这一艺术形式不断发展下去。
美声唱法,最早起源于意大利,通过对世界各种音乐流派优势的融合,逐渐发展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在形成技巧与方法的同时,保证了艺术风格的独立性。在艺术发展与形式塑造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如下的特征条件。第一,音域的宽广性。在美声唱法中,演唱家的音域,通常覆盖到两个八度左右,甚至在部分女高音美声演绎中,还会达到两个半八度、三个八度的水平。由此,使得艺术情感表达更加多样,也增加了艺术形式的生命气息。第二,音质统一化。在美声演唱中,通过声带的震颤,完成艺术表演。因此,每一位艺术家的演唱风格都各不相同,但在腔体调度与发音变化控制上,又形成了音色的统一配合,并保证了音质的和谐状态。第三,气息流畅性。在美声演唱中,通过胸腹联合发声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控制气息,使演唱者始终保持最佳表演状态。第四,美声唱法的咬字风格也十分独特,并具体表现在每位演唱家的表演中。例如,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其咬字发音字正腔圆,可以更好地传达音乐情感,并通过与声音的配合,形成更好的艺术效果,保证整体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美感,在牙关与上颚的发音强化下,维护每个字的清晰质感。
声带是歌唱表演中的重要器官,尤其是进行美声演唱时,需要充分发挥声带的功能条件,掌握良好的发声方式。从个人角度出发,每个人的声音都具有独特性,或洪亮,或嘶哑,或清澈,而这与声带的特征有关,拥有清澈且明亮的嗓音,则更适合于演唱表演。在美声唱法中,根据声带形式与音色条件可以划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等。这种根据声带形式与音色条件划分的不同声部,可以在演唱过程中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例如,嗓音相对较为浑厚的,更适合低声部的演唱;而声音较为清亮的,则更适合高声部的演唱,表现出较强的穿透力。
在发声方法上,美声唱法需要通过横膈膜的作用,完成对声音的控制。为了实现这一发声效果,可以使用哭啼训练法,提高高声发声的能力。同时,演唱者必须加强个性化声乐技巧的训练,加强真假音转换能力,并熟悉高音与低音的过渡。无论是男歌者还是女歌者,都可以此提高声音的流动性,达到优化演唱的目的。
呼吸是演唱发声的关键,在为气息提供动力的同时,通过胸腹联合呼吸,可以为美声演唱提供更加流畅且有力的保障。在实际练习中,胸腹联合呼吸方式可以扩大腹腔空间,使得演唱者的气息总量得到保障,在横膈膜的配合下,降低呼吸频率,保证演唱气息悠远。
在气息调度练习中,演唱者保持微笑状态,使喉咙处在更好的位置上,为美声演唱提供基础气息调度条件。因此,微笑也成为了美声演唱的重要控制手段。此外,保证腔体处于共鸣状态,从而达到提高演唱水平的目的。
呼吸方法的调整,也是保证美声演唱完美的重要条件。需要通过对呼气与吸气的练习,保证声音的节奏感与艺术性,并在降低各种杂声的同时,使演唱者的声音更加优美悦耳。
另外,在训练演唱者气息调度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提高其横膈膜肌肉群的作用。尤其是美声唱法,应当以大训练量作为基础,在保证横膈膜肌肉群张力的同时,优化其收放水平与高、中、低乐段的配合效果。由此,将演唱表演的过程,形成肌肉记忆,在对其进行控制的同时,使声音变得更加动听。另外,对这一肌肉群进行调度,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加强对其的控制,使其能够与气息掌控形成联动,并在形成强、弱、高、低不同气息状态的基础上,优化美声演唱的音域范围,提高演唱者的艺术表演能力。
综上,美声唱法是近现代音乐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进行艺术塑造的过程中,需尊重其基本的艺术表现力,并通过对声带与气息的控制,提高其艺术美感。由此,不仅在艺术演绎上提高了美声演唱的严谨性,也从侧面加深了音乐研究深度,为美声唱法的深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