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媒体的结合,就传媒报业而言,已从内容生产、内容分发、用户交互和舆情分析等方面改变着新闻的生产方式。彭兰教授在《智媒来临与人机边界:2016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智媒时代即将到来,未来媒体将具备“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的特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日益普及促使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发生革新,无论是新闻采访、选题策划、信息采集还是写作、内容制作、内容生成等环节都迈入高效、集约、自动化的“智媒时代”。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媒体要加快探索人工智能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受和反馈中的应用。《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19-2020)》也列举了关于新闻生产的智能化例子,如新华社推出“快笔小新”、AI合成主播、媒体大脑、媒体机器人等系列智能创新应用。
万物皆媒。过去的媒体生产和分发的主体是人,现如今机器及各种智能设备都有成为媒体的可能。在传播的四种模式——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中,传播媒介都局限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都是以人为主体。如今虽然出现了互联网、智能化手机等,但是“信息传播必须依赖特定媒介”这一内容信息传递和服务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互联网的出现,让万物皆媒,新一轮技术浪潮将使“媒介”与“非媒介”之间的界限淡化、模糊,获取信息的渠道空前拓宽,传播信息的主体空前增加,一个万物成为媒介的泛媒化时代正在到来。
人机合一。在移动网络、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智媒时代下,有传播学者提出未来媒介趋势——“身体重返传播世界”。正如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理论,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对于新闻内容生产方而言,记者可以将机器人运用在新闻生产过程中,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用无人机、传感器等大数据采集信息素材、分析选题、文章加工、视频剪辑、内容把关,用户分发等。
对于用户而言,智能技术如智能媒体、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以及高度智能的场景匹配和情感匹配技术已经进入受众的个人生活,智能化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如生活中的AppleWatch、Google眼镜、华为手环等设备,帮助用户更便捷地接受到信息。
自我进化。智能化媒体随着技术不断升级将拥有自我进化的能力,用户的需求会促进机器情感方面的感知能力。
在智媒化时代背景下,许多智能技术的应用尚有缺陷,如机器人进行新闻写作时稿件模板固定的问题,如今日头条的稿件是根据稿件库的相似内容进行整理,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推送,仍是初级的新闻自动化写作,形式单一,可读性差。
内容生产的自主化与高效化。从内容生产角度考虑,可以把自动化新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结构化数据简单描述事件生成稿件。第二个阶段是在挖掘用户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外部数据进行分析。第三个阶段,除了填模板还会有一些与大数据真正相关的智能算法加入,利用记者数据智能化制成新闻产品,将采集到的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素材通过软件自动生成文章,其应用范围包括体育、金融、天气和政治等方面的消息写作。
目前智能新闻生产包括三个主体。第一,拥有相关技术的公司将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主体,会提供大量的机器新闻产品。第二,掌握着大数据的互联网、物联网公司将成为新闻生产的主体,智能新闻的主要特征就是数据是其唯一的资料来源。第三,传统的新闻媒体通过与技术公司合作开发自行使用的写作机器人,进行智能新闻生产,如新华社的“快笔小新”。
在智媒时代,新闻编辑室会记录每一名记者的实时地点以及负责的内容,推荐最适合某一线索的采访记者。与传统媒体时代写作的区别是,通过网络信息传输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应用,新闻工作者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调查,只需要对相应信息数据进行辨别,便能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应用到新闻内容生产流程中。新闻工作者以技术为依托,以数据为生产原料,进行全方位的信息输入,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在新闻产品生产中,机器人写作突破了自然语言理解的瓶颈,组合文字符号进行新闻稿件的快速生成。
在未来,从新闻采访到新闻到达受众端,新闻内容生产的素材收集、筛选、分析、成文直至最后的内容分发,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工智能的工作。智媒时代给新闻采编带来的变革可以体现在新闻价值的提取,新闻技术工具的发展升级,信息挖掘、分析和呈现能力等方面。
新闻消息源的来源扩大,革新了从前新闻生产中新闻事实信息来源的收集和整理方式。在大数据的使用上,新闻工作者可以利用技术分析对某一个信息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轨迹、传播受众进行深度分析,寻找到用户关注的热点问题,减小选题和策划的盲目性,更好地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
此外,在信息编辑制作生产环节,数字技术的使用从新闻来源上扩大新闻的信息量,使新闻产品在制作和表现形式上更具用户思维,在内容采集和产品分发过程中更加快速精准,增强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和严谨性,提升新闻的时效性。
机器人写作报道及主持新闻。人工智能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机器人替代人工,例如新闻写作环节,即通过既有的软件对输入或搜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自动生成新闻稿件。机器人写作内容的生产方式具有自主化和高效化的特点,突破了传统人工采写的工作极限。智媒化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读者催稿”和“编辑等稿”状态已经发生了改变,以大数据为依托,全方位的信息输入是内容质量的保证。
除此之外,机器人主持新闻的趋势尚不明朗,处于初步探索阶段。2018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成的主播首次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亮相,2019年,“两会”报道开始正式进入“智媒时代”。虽然机器人主持新闻越来越常见,但是它主持的时候也存在弊端——它没办法对观众的表情和思想进行分析,不能更有效地和观众互动。
虚拟现实技术开辟动态新闻视角。早在2008年虚拟现实新闻系统就被当成新的新闻生产模式被提出,在这一系统中新闻生产应基于云计算。虚拟现实新闻系统成功地将多媒体、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在一起,它显然已经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2019年世界虚拟现实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表示:5G的商用让虚拟现实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视角。其中之一,就是动态新闻视角。
智能化大数据新闻的创新。智媒时代到来,大数据新闻也有了较大的创新。其主要应用于调查性新闻、数据可视化和数据驱动三个层面,数据新闻的深入挖掘有利于洞悉并且预测新闻价值。
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无人机航拍以其独特的视角、便捷的操作、安全可靠的质量,在新闻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深圳新闻网从2015年开始大量使用无人机进行新闻报道,创办了《鹏城眼》栏目。2015年12月,深圳光明发生“12·20”重大滑坡事故,深圳新闻网记者在事发后迅速携带无人机赶到现场,30分钟便完成了对现场的航拍和数据回传。在“8·12天津港爆炸事件”中,新华网派出的无人机全方位拍摄了爆炸的核心区域并迅速地上传了高清图片,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一手资料。
传统媒体时代,受众接受的新闻产品单一化。受众是新闻信息的倾听者和传播者。在智媒时代,用户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新闻。人工智能可以智能地分发新闻内容,对不同的语言风格进行学习,还能为受众量身定制新闻消息。
目前,一些新闻媒体在对内容生产上有着较为成功的探索。例如2015年,《纽约时报》就曾推出《成长的最优与最差之地》专题报道。该报道记录了从1996年开始到2012年年间美国500万名儿童成年后的缴税记录,这些数据清晰地揭示出一个人的出生地与其随后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当然,这篇报道最大的亮点就是以交互式地图和文章相结合的方式完整地向大众展示出美国2478个乡村的阶层流动情况。
非理性的技术崇拜。新闻生产工作过程中缺乏对事件的理性分析与思考,在智媒时代,许多新闻媒体工作者过于依赖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出现对大多数新闻事件只是简单的文字陈述和信息内容堆砌的问题。更有甚者,只是对新闻事件进行感性描述,比如一些自媒体以一手资源和自己的观点获得流量。新闻生产过程中应秉持客观性的标准,理性看待这些极富个人观点的信息,应具备对相关事件的理性分析与思考,以新闻生产的质量作为区分专业和非专业界限的关键词。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更多机器人的使用,看似是在方便编辑记者,实则编辑记者不是运用这种工具,而是“被这种工具所利用”。编辑经常是适应这些智能设备提供的内容和模板,而不是真正利用它进行更深度的挖掘,最终一点点变成被机器操纵者。
网络依赖症。在智媒时代,海量信息的整合更为迅速,互联网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信息搜集的能力。记者大多选择在网上寻找新闻线索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信息源,更有甚者为了博取流量便转载点击率高的新闻,将网络的热点设置作为自己的重点内容。
唯数据论。智能化弱化了传统的新闻把关人的角色,因为记者编辑的新闻选择被算法推荐取代了。把关弱化甚至交给受众,把关不再是“撤你的稿”,而是“你根本不会选择这个选题”。原来记者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稿子会有多大受众市场,现在记者看到数据进行分析确立选题。在选题过程中的倾向性、态度观念同样可以通过新闻算法体现出来,而受众却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被筛选的稿子,认为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从而放松了警惕。这个数据不是用户心声真实的体现,而是阅读量、好评数和广告商的认可。因此,数据本身无法体现的东西,就会被人忽略掉。这更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把关环节的严格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