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表演与陪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纪录片创作

2020-11-14 09:39
电影文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缺席后台纪录片

侯 鑫

(内江师范学院 范长江新闻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一、新冠疫情下的纪录片创作概况

我国相关条例明确规定:“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间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危及社会安全的紧急事件。”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则是指在卫生领域出现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本文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展开相关研究。2020年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乃至全球来势汹汹,波及广泛,影响甚强,是一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人们纷纷将目光和焦点投向了那座英雄城市——疫情中心的武汉。武汉施行交通管制“封城”,自1月23日起至4月8日止,历时76天,在那期间,武汉的状况以及坚守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的近况,他们的“生活”与“精神”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

纪录片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记忆相册,是见证时代的光影档案,在突发卫生事件的当下,不会也绝不能缺席。“要去武汉!”是纪录片创作者们内心的第一发语。在主流媒体方面,以央视纪录频道为首的各平台虽未能抵达疫区中心,但也从不同角度来呈现:央视纪录频道于2月22日起推出纪录片《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用“Vlog(视频日记)”讲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的人情滋味;SMG纪录片中心制作短片《安静,也是一种守护》,特写战“疫”时期坚守的上海人民;湖南金鹰纪实卫视制作的纪录片《在线》第二季《我们在战“疫”》于3月2日开播,通过航拍镜头记录与湖北一衣带水的湖南在疫情下最真实的状况。在网络视频平台方面,因其网生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特质,创作内容更为多元、创作方式自由:优酷于3月8日上线抗击疫情纪录片《冬去春归》,通过全景式视角,讲述了武汉等地不同职业、年龄、经历的人们真实的抗“疫”故事,此外还有微纪录片《中国面孔》,把镜头对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线的医生、护士、军人等;哔哩哔哩(B站)联合多方力量上线全网首部武汉实地拍摄的纪录片《在武汉》;SMG东方卫视与哔哩哔哩(B站)联合出品《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播出了“民警们的战疫”特别系列。

以上这些纪实影像作品,其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多地域——不仅有疫情中心武汉,也有北京、上海、长沙等地;多视角——既真实记录真实生活的失序与烦扰,也带来理想的爱与希望;平民化——镜头聚焦于前线的“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军人、警察、志愿者,也展现普通民众的物质与精神世界……

二、创作理念:“在场”与“缺席”

(一)“在场”与“缺席的在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4K、5G、AI、8K等概念纷纷出现在我们面前,移动互联网开始逐渐成为与社会现实等同甚至改变社会现实的“现实场景”。“在场效应”是传播学中讨论“人—技术”的重要理论,“在场”可以定义为传播技术所促发的在传播交往过程中能够意识到与他者共在的沉浸效果。在纪录片创作领域,我们可以将“在场”简单化理解为拍摄主体及被摄对象同处于事件发生的“真实”现场(可能会是创作团队还原的第二现场),是一种身体性的在场;而“缺席”则与之相反,意味着拍摄主体的不在现场,与被摄对象和拍摄场景的分离。B站推出的纪录片《在武汉》,作为全网首部武汉实地拍摄的纪实作品,无疑是对“在场”最好的印证,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强烈的现场感和情境性以及在情境背后流露的真实感(被加工过的真实性),因此纪录片创作者们所执着热衷的正是前往第一现场。

另外,纪录片是时空的艺术,纪录片创作中的“在场理论”还应被纳入时间和空间的纬度去思考,于是便出现了两种相对的情况:“在场的缺席”和“缺席的在场”。“在场的缺席”指的是身体处于现实空间,而心理却因为种种原因试图通过外在的渠道进入其他的“虚拟现场”。“缺席的在场”是一种心理性的在场,即身体并不处在现场,是“缺席”的,而心理上却能实现同频共振,是一种更广泛的“在场”。正如金鹰纪实制作的纪录片《我们在战“疫”》和SMG纪录片中心制作的《安静,也是一种守护》,由于疫情影响再加上严格的交通管制,都并没进入疫情的暴风眼——武汉来实地取景,而是选择从自身出发,去记录在疫情重创之下自己脚下的这一方厚重的土地以及那一群可爱的人,我们同样能建立起对于影像的真实感和认同感。

(二)主观视角与欲望缝合

在疫情中创作的纪录片作品,在制作实践方面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拍摄视角。“视角”是画面造型语言的一种,也被称作“视点”,即摄影机的位置,“主观视角”是对场景的记录,而客观视角则是对场景的介入。在纪录片创作中,客观镜头把摄影机当成一个旁观者的眼睛,因其可以再现连贯的场景和情境而被广泛使用,塑造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感。主观镜头则把摄影机当成一个参与者的眼睛,将摄影角度和人物的眼睛的位置统一起来,在视觉呈现方面,可以将画面中人物的视角转嫁到观众身上,使得观众的欲望缝合到影像当中,塑造纪录片的现场感。主观和客观视角的配合使用会形成“正反打镜头”,两者结合会塑造时空感强的立体视角。

随着视频直播、VR、AR等网络技术的发展,影像可以带给人们全方位、全息化的丰富视角,视角的切换更为频繁、形式更为多样、效果更为强烈。在纪录片创作领域,上述提到的新冠疫情下的纪录片大都采用“第一人称”的主观视角,并尝试将观众的客观视角缝合进拍摄主体的主观视角当中,达到欲望缝合作用,使观众卷入情境之中,增强真实感和现场感。如: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武汉:我的战“疫”日记》,它的影像内容全部是由武汉疫情的亲历者们(医护人员、军人、市民、志愿者、外国友人等),用Vlog的主观视角来呈现前线最真实的情况。从已播出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想带外婆回家的吴尚哲”“停课不停学的孙要强”“防疫志愿者夏凡”“运输志愿者钟丽”等。

三、摄制方式:“台前”与“幕后”

(一)台前的平民化

疫情下的纪录片创作的“台前”呈现主要特征为: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平民视角,即专注于记录人们直观的生存现实,再现他们简单的生活方式,勾勒他们平凡的人生际遇,表达他们真挚的情感流露;民生内容,纪录片的选题和对象都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呈现疫情下的“日常”和“生活”;民本取向,在大众传播中的体现为受众中心论。传统媒介的内容生产中,传播者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掌握着传播话语权,受众则处于被动的接收地位。然而,随着媒介市场化的探索,受众为本的地位逐渐凸显。

纪录片《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的创作是纪录片平民化创作最恰当的表达和实践。节目形式为融媒体微视频,每集时长只有5分钟,使得大屏和小屏联动变得简便,更好实现“台网”融合。节目内容为在抗疫前线的医生、护士、军人、志愿者、普通市民、外国友人等,作为拍摄者同时也是被摄对象,采用Vlog(视频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呈现真实自然的抗疫前线、普通平淡生活场景。节目内涵方面,通过影像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抗战中坚守着自己的位置,做着平凡却又伟大的事情,保护自己、家人以及这座他们深爱的城市。

(二)幕后的台前化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认为,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作一种表演,并且人们的表演区域是固定的,可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区域。“前台”是在观众的注视下,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表演的地方,“后台”是观众所不能进入的,是人内心没有形象修饰的地方。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的社交化“表演”中的“前台”和“后台”界限还是变得逐渐模糊,甚至出现了“后台的前台化”,即原本是私人化隐蔽空间的状态和自我呈现通过种种形式被搬上“表演”的场域和空间中。

纪录片《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中的Vlog拍摄方式正是一种“后台的前台化”,原本应该是私密空间的普通日常却成为视频呈现的“台前”。如:在“妈妈的战‘役’”中,我们可以看到钟丽的多重身份:三个孩子的母亲、送货拉货的货车司机、运输医疗物资的志愿者,而这些恐怕是“形象修饰”的“前台”中难以看到的。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后台的前台化”是探究真实的抉择,但应该避免为了“后台”而“后台”的“伪后台化”现象,即虚拟、构造、想象出来的“后台”空间,违背了纪录片创作的初衷。

四、传播效果:“陪伴”与“认同”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纪录片作品在传播效果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序下的不安与恐惧,给人带来一种“陪伴感”,在这一份陪伴中我们看到了勇气和希望,在勇气和希望中我们建立起对于民族和国家坚不可摧的“认同感”。影像化和数字化的再现使我们仿佛置身其中,形成远程在场的知觉感知,虽然物理空间不能到达,依然能够使主体意识沉浸在画面情景中。在疫情之下,这些纪录片真实呈现抗疫前线的生死时速,深切传达责任与奉献;同步记录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日常,自然流露着善意与本真。在摇摇晃晃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了确定感,在磕磕巴巴的表达中我们看到了安全感,这些都在平静着观看者的焦虑、安抚着参与者的不安。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大地。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表述,“民族是基于族群历史记忆与文化特征基础上的想象,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认同”。在疫情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和认同被激活,善意和友爱被点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是这个国家最坚实的免疫力。正如世卫组织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在中国,让她最感动的是每个人都有着绝对驱动力,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保护家人,还知道如何通过集体行动来控制疫情。

疫情之下的纪录片作品,在创作理念上追求“在场”与“在场的缺席”试图营造现场感,在摄制方式上选择拍摄更为个人化的“前台化后台”力求达到真实感,从而达到传播效果上的“陪伴感”与“认同感”。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抗疫前线的责任与奉献、普通百姓的善意与本真。在摇摇晃晃的镜头中看到确定感,在磕磕巴巴的表达中看到安全感,平静着我们的焦虑、安抚着我们的不安。

猜你喜欢
缺席后台纪录片
你缺席的那些年
骆浩:记录思考从不缺席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后台暗恋
前台、后台精彩花絮停不了
以“后台”的名义节省电池用量
电力调度中后台监控系统的应用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