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再造:智媒时代电影生产的再媒介化

2020-11-14 03:31吴曼芳
电影文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智媒媒介时代

张 超 吴曼芳

(1.北京电影学院 管理学院,北京 100088;2.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一、问题提出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信息传播方式和行业生产形式均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技术与媒介进一步融合,催生出了“智媒时代”,新的媒介环境和新的媒介形态触发了新的传播革命,电影生产也将产生新的变化。

媒介环境学标杆性人物保罗·莱文森曾提出媒介发展的两种驱动:一种是媒介的补偿性趋势,一种是媒介的人性化趋势。补偿性趋势即新出现的媒介是对过去媒介的缺陷的补救。人性化趋势即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人性化,技术进一步模仿人类的某些机能,是对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进一步论证。电子媒介时代到智媒时代的媒介演进正印证了保罗·莱文森的观点。明确智媒时代的媒介形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在新媒介环境下,电影与互联网融合转型的发展路径。

电影诞生之初由“玩具”逐步进化到“镜子”,运用连续性的图像对现实进行复制和反映,这是技术演化的第一个步骤,也使得其图像媒介地位得到进一步确定。20世纪20年代,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声音作为有别于影像的另外一种媒介融入电影之中,标志着两种媒介——画面和声音的有机融合。二战后,电视作为“新媒介”,逐步走到时代舞台中央。同为动态影像属性,电视的出现直接导致电影的原有地位受到了冲击。继电视出现后,录像艺术、视频艺术、装置艺术的陆续诞生,也使得电影的独特性被不断减弱,电影的媒介属性需要在变化的媒介环境中重新定位。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其形式的不断变迁,使其从固定性的媒介结构变成一种过程性的框架,电影动态性的变革使得其媒介属性更加显性化。

智媒时代,万物皆媒,融合共生,科技的进步推动电影的媒介化演进愈加激烈,也进一步导致电影的生产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此,本文将电影作为一种媒介进行研究,分析“再媒介化”的电影的生产路径与传统电影生产路径有何不同,探讨智媒时代,电影生产的未来趋势又将如何。

二、电影的“再媒介化”

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的工具开始普及。互联网包容一切、融合一切的特性,使得不同媒介之间的壁垒被打破,进入媒介融合时代。媒介融合正如保罗·莱文森所提出的媒介补偿机制,新的媒介对传统的媒介形式、内容、结构兼容重组,建构自身的媒介特性。传统媒介也会受新媒介的影响,不断更新自身的媒介形态,不断丰富自身的信息内容。在智媒时代这一新的媒介环境下,电影媒介若不想被时代洪流吞噬,须或被动或主动地进行“再媒介化”的改革。

《再媒介化:理解新媒体》中,大卫·波特和理查德·格鲁斯系统阐释了“再媒介化”。他们认为“新的媒介形式获得自身在文化上的重要原因在于尊重、挑战并重新定义传统的媒介形式”,他们还提到“如果一种媒介在自身范围内封闭发展,最终会导致慢慢僵化,通过再媒介化可以让原有媒介从其他媒介中汲取资源和灵感,使原有媒介重获新生”。保罗·莱文森提出的媒介补偿理论,也是对“再媒介化”的一种解读,他认为媒介的演化不是新媒介代替旧媒介,而是新媒介对传统媒介存在缺陷的补偿。

由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均体现出电影的媒介演进。电影的“再媒介化”指作为传统媒介的电影主动融入新的媒介环境,主动利用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技术武装自己,运用以社会化为核心的新思维提升自己。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从2D到3D到IMAX,影像从传统的24帧到120帧。随着VR(虚拟现实)电影和AR(增强现实)电影的相继推出,电影媒介对于原有缺陷的弥补力越来越完善,人性化趋势也越发显著。电影理论家巴赞曾经说过,“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被称为使用“沉浸式科技”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导演李安运用了120帧、4K分辨率以及高动态范围3D技术,超高帧数使得观众完全沉浸在电影画面里,感受角色世界,电影向“现实”更进一步。

三、智媒时代的电影生产新特点

智媒时代的媒介环境下,“智能化思维”对电影生产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于用户喜好的内容创作

1.由“作品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向

传统电影内容创作,大多遵循导演的“作品思维”,以作品为中心,很少主动迎合用户。在新的媒介环境,“互联网思维”融入电影产业,电影生产的内容选择转向从用户出发,探索用户的需求,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

“用户思维”即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找准自身定位。艺恩资讯曾在《影视2.0时代内容产业趋势洞察》报告中指出,影视消费成为年轻网民主要生活方式,年轻用户注重体验和互动。对新媒体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喜好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增强电影生产方向性。电影企业在进行内容生产时,可以通过数据,进行用户画像,了解用户的心理轨迹,利用用户需求进行电影创作规划。

2.由“创意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向

传统电影的内容开发以个人或团体的创意为主要决策依据。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的“创意驱动”将票房压力和声誉压力集中在导演或演员身上,存在较大风险。

智能终端的普及化使得用户信息的抓捕和挖掘成为可能。在电影生产过程中,对抓捕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将数据分析结果作为支撑电影决策的论证依据,其对电影产业市场需求的预测和判断,有利于实现内容的智能匹配。2013年大获成功的美国电视剧《纸牌屋》基于对用户数据的深入挖掘,精准掌握用户的观影兴趣、观影规律和观影习惯,根据用户观影偏好,创作出“数据推算出的电影”。大数据在影视产业上逐渐被推广开来。

3.由“原创编剧”向“IP版权开发”转向

相较于传统电影创作的线性开发形式,智媒时代的电视内容开发趋于产业创新集群,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生产环节中的“内容IP化开发”。IP即知识产权,指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意产品。电影的IP开发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电影剧本的跨界改编,尤其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最重要的改编来源;另一个是当电影创作完成,进入市场并取得较大的影响力,对其IP价值进行延伸开发。“IP版权”是好莱坞电影的生命线,是好莱坞电影票房的主力军。2018年北美年度票房前十的电影中,八部是根据原IP开发的续集。除了开发续集外,好莱坞的影视公司还会不断地培育自己的新的续集电影品牌,以防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系列化和品牌化的做法是好莱坞获取稳定票房收入的重要法宝之一。

(二)立足数据算法的制作方式

1.数字化制作构建多重真实

列夫·曼诺维奇曾说,新媒介是通过“数字化表征”运作的,二进制数字0和1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介文本的生产、复制、传播方式。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数字摄影机的出现、数字化的后期编辑软件、CGI数字图像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到现在120帧摄影机拍摄、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化设备和数字化技术在电影中的广泛应用,催生了电影的“再媒介化”。刘丹凌在《跨阈限、跨媒体、跨域界:融媒体时代电影业的新模态》一文中总结数字化构建了“后真实”的影像奇观,包括契合“照相的写实主义”的增强的真实、构织现实与虚拟并织的混合的真实和计算机构想的虚拟的真实。例如CGI技术是计算机数字合成技术,电影、电视、互动多媒体等更多地运用这种物理图像新方法,它是“后真实”的影像奇观构建的重要技术支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虚拟合成影像的技术蓬勃发展,从《阿甘正传》中风中飘舞的羽毛,到《哈利·波特》系列、《星球大战》系列,以及我国的《捉妖记》《西游·降魔篇》《长城》等,大量地运用CGI技术增强电影的表现力。真人表演与数字化CGI技术共同运用,是电影生产的“再媒介化”过程中真实与虚拟的融合共通塑造的奇妙观影体验。

2.跨媒介开发满足多屏互动

网络包容并蓄和高速传播的特性,使得不同媒介间的边界模糊化,使得新旧媒介可以营造一个互动交融的媒介环境。媒介边界的消弭,有助于电影的跨媒介化开发。跨媒介开发并非简单地将电影产品移植到网络上或者移动终端,而是根据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传播方式重新编排内容。基于对互联网时代电影生产及其规律的研究,亨利·詹金斯提出了“跨媒介叙事”。跨媒介叙事是一种互文性叙事,“创作者通过设置悬念、隐喻等叙事技巧,推动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不同线索相互指引形成互文”,如美国《黑客帝国》电影中暗藏的游戏通关线索。但是这种互文性叙事结构联系较为松散,它以人物和叙事为基本线索,形成不断被拉伸延展的故事矩阵。“这是一种拼凑的产物,各个媒介系统都是草率的组合,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电影的跨媒介开发,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扩大“故事规模”而是扩大“观众规模”。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趋势愈加深入多元,优秀的系列作品多屏开发促进电影市场“长尾”实现,跨媒介开发的目的不仅在于精心打造的影像及叙事,而是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体验。

3.沉浸化技术建构影像奇观

沉浸化体验是互联网时代对电影生产制作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消融了影像画面的视域边框,拓展影像的物理空间,打破传统电影的银幕限制,影像360度环绕用户,使用户观影方式变为沉浸式的感官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电影技术,最大的区别和最显著的优势在于沉浸感。沉浸化技术给用户建构的影像奇观,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创作者意图,对影像事件感同身受,营造“在场感”,仿佛影像中的故事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例如获得2017年奥斯卡特别成就奖的VR电影《血肉与黄沙》,讲述了美国与墨西哥边境跨境难民穿越沙漠,艰难迁徙的真实故事。用户可以通过VR头盔穿行于场景之中,体会影片中的风吹黄沙和角色的紧张心跳,用户的角色从观看者转变到与影片融为一体。科技的进步,为影像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沉浸化属性一步步贴近安德烈·巴赞提出的“电影与完整地再现现实等同,将外部世界用逼真模拟物取代”。美国的迪士尼公司、华纳影业、20世纪福克斯等影业巨头纷纷成立VR电影开发部门,《荒野猎人》《火星救援》等热门好莱坞电影均推出了虚拟现实体验版。

(三)实践多元融合的艺术形式

1.从单一影像进入交互影像

孙立军教授提出要把观众从传统的单线性叙事中解放出来,让观众参与到电影的剧情发展中,与影像即时互动。交互电影除了具有传统电影的媒介形态外,还具有交互性、非线性、沉浸性、半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世界上第一部交互式电影是捷克斯洛伐克导演拉杜兹在1967年蒙特利尔电影节首次试映的《自动电影》,当时发给会场上的每位观众一个红绿按钮,每到关键的叙事节点,观众可以按下按钮,自主选择情节走向。当时由于技术缺陷,影片放映的流畅度不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动电影的枷锁已被解除,观众可以快速流畅地沉浸于参与电影叙事发展的快感中。2018年12月《黑镜:潘达斯奈基》在流媒体平台奈飞上线,影片采用交互式的放映形式,在每个叙事关键节点上设置不同的支线,每次选择都会进入不同的剧情走向。这种交互式电影制作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

影像生产的交互性表现了“媒介的人性化趋势”,将选择权交给观众,有助于让人们获得全面完整的感知。互联网时代,媒介互融互通,各个媒介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影视作品和受众的关系不再是单向传输关系,而是双向互动,受众从被动接受剧情,到主动构建剧情,促进电影“再媒介化”转型。

2.从封闭空间进入公共空间

在媒介融合时代,电影离开封闭的电影院,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轻松地获取影像,也可以在博物馆、艺术中心、城市大屏获取它的踪迹。电影作为一种“影像媒介”,成为装置艺术或视频艺术的组成元素,成为构建当代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将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艺术再造,借此表达自我的艺术理念。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影作为一种影像也被运用于其中。最早将电影融入装置艺术的是白南准的电影禅,一块电影银幕、一架竖着的钢琴、一把低音提琴组成了装置艺术,并传达了创作者无中生有的禅宗思想。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影融入装置艺术的形式更加多元化,比利时艺术家纳兹哈·麦斯陶创作了名为《一心一树》的艺术项目,他利用3D影像技术与古历史建筑完美融为一体,每位参与展出的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录下自己的心跳,输入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生命树。

3.“电影+X”时代来临

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媒介间边界的模糊,促使电影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成为可能,走向“电影+X”的时代,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电影+电子游戏”。早在1982年,电影《夺宝奇兵》上映同时搭售游戏《夺宝奇兵》,获得成功,自此之后,电影上映前后搭售游戏,使得游戏可以最大地利用电影产生的影像力助力自身推广。华纳兄弟电影集团成立了专门负责游戏开发的公司,结合DC公司的漫画IP,在《黑客帝国》《指环王》《蝙蝠侠》等电影上映的同时推出同名游戏,实现“电影+漫画+游戏”。

一方面,“电影+游戏”的成功得益于各个媒介终端的发展,用户可以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另一方面,新成长的“网生代”对“电影+游戏”模式接受化程度高,“电影+游戏”成为一股潮流,目前,我国许多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电影产业和游戏产业,打造自己的泛娱乐体系,实现“互联网+电影+游戏”。

结 语

智媒时代,再媒介化的电影在科技的加持下,更趋向于“现实的渐近线”。电影在智能化的媒介环境下,生产方式不断革新,影像创作方面获得更丰富的影像语言,也为电影创意阶层提供更广阔的艺术发挥空间,电影生产者和电影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增强。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面对智媒时代的到来,它一方面触发社会环境的演进,也验证了麦克·卢汉的预言,“人的延伸”成为现实,与科技保持密切联系的电影,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进行颠覆性的重塑再造;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科技在促进“人的延伸”的同时也在成为“人的枷锁”,富有创造性的电影艺术创作变成程式化电影商业制作,对于科技的依赖也在慢慢消磨电影创作者的主动性。科技对于电影生产是强大的支撑力和推动力,我们也不能忽视电影自身超越性的人文精神。智媒时代,电影生产需要寻求科技与人文、价值和理性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智媒媒介时代
智媒时代新媒体副刊的出路在哪里?——以封面新闻人文副刊为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智媒时代,新技术如何为新闻报道赋能——新华社AI合成主播在新媒体报道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书,最优雅的媒介
智媒时代新闻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智媒高速”在天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应用设计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