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及法律困境

2020-11-13 09:41孙丽莎
辽宁经济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水污染法律农村

孙丽莎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水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我国当前提倡的建设生态和谐的新农村环境完全不相融合。对此,本文针对我国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及法律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 水污染 法律

一、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分析

(一)导致水污染的原因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第二条规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乡镇政府部门已着手发展农村经济,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为了农村经济能够科学合理以及第三产业进一步的发展,国家鼓励农民在本地区发展经济,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发展过程中的乡镇企业大多依靠煤炭、采石等燃料,但通常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很低,污染现象非常严重,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忽视了环境对经济效益的损害,甚至有一些企业在没有上级部门调查的情况下进行高能源消耗、高污染项目。虽然这些项目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环境污染问题,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

(二)水污染对村民生活的影响

1.危及村民的身体健康。水是世界上一切生物的生命之源,对人类而言尤其重要。水污染的现状日益严重,对人民的身体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因此,若人们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容易引起各种传染病。农村的饮用水主要是河水和地下水,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当水受到污染时,村民长期饮用不合格、受污染的水会出现各种疾病,甚至危及村民的生命安全。

2.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状态。目前,农村水污染问题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已严重影响到村民的正常生活状态。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等都因为水污染的状况而受到种种限制。我国农村的饮水灌溉设备简陋,村民饮用水及灌溉水的来源大多来自地下水。村民的生活起居处处离不开水,但水污染严重影响地下水质量,给村民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三)水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农村水资源污染对农业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为大多数农村地区水资源相对紧张,农民为了充分利用一切水资源,大量使用未经过正规机械处理的污水,将污水直接用于灌溉,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对农作物产生危害,而且进一步造成了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各种污染物的影响下,农作物生长缓慢甚至出现收成大量减少的现象。

(四)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加快农村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保护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然而,农村水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农村土地荒漠化速度呈现递增的趋势,水资源的短缺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形势十分严峻。

2.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水中存在各类水生动物和植物,生物与有机体之间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维持着数字的动态平衡。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这种平衡被破坏了。当人类将污染物排放到水中时,一些水生生物中毒死亡,而另一些生物受到污染的抵抗加剧了繁殖,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部分水生生物缺氧或死亡。

二、我国农村水污染的法律困境

(一)相关立法不完善

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大,有关农村水污染方面的立法相对城市环境立法较为滞后。我国农村环境立法起步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农村环境领域方面的立法已初具规模,但总体质量不高。环境保护立法对专业知识方面要求较高,而农村环境立法大多是由具有业务优势的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起草,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和咨询过程,使得当地环境立法部门的权利过大,导致环境立法部门的相关人员肆意作为或者不作为。很多人认为,地方环境立法并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立法的职责。

(二)农村人员环境守法意识淡薄

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农民所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地方政府在环保问题方面常常不作为,以及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大多数农民环保意识淡薄。要想大幅度的提高农民在环保方面的意识,这必须要求相关部门在保护环境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大力加强科学立法,健全农村环保法律体系。

1.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一般情况下,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与环保意识成正比关系。农民受教育程度越低,相比之下的环保意识也就越弱。由于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对具有新观念、新思想的先进农业无污染技术很难掌握,甚至无法接受,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接受环保方面知识的渠道。

2.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有许多,但是造成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影响下,由于传统的农业模式深入人心,因此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非常落后,其并没有同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相反,许多人认为环境污染与自己无关,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的利益,根本不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导致其没有任何限制性地使用化肥,进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因此,解决我国环境污染的问题迫在眉睫。

三、完善我国农村水污染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農村水污染防治立法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观念一直是重城市轻农村。然而,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步,但同时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需要,深入研究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特别是针对加快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势在必行。环境保护法律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为了应对新时期的农村环境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纲领性可以建立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章,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和监管体系,对基本制度、保护农民权利和利益等相关环境方面作出原则性规定。

(二)培养农民环境守法意识

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环境守法的认识。保护环境我们子孙后代的福祉,是我国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我们应以科学发展思想为目标,以人为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为实现我国小康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在社会创造充分基础上,同时还要意识到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代价的环境,逐步过渡到在环境保护下实现经济和谐发展的新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不利局面的恶化。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管理的首要任务,农民问题更是首要任务,农村水环境问题与农民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水污染问题更不容忽视,相关部门应加强欠发达地区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努力实现农村经济与农村环境可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责任编辑:宋爽

猜你喜欢
水污染法律农村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探讨
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政府责任
实验室水质分析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政治法律
“人世”与我国法律观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