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满茹
在中药行业常说的“四大怀药”,是指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等四大中药品种。我国最早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都把四大怀药列为上品。
怀山药 性平,味甘,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脾虚泻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健忘、虚劳瘦弱、神经衰弱等症。“药用其根,以河南怀庆良。”(《神农本草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所含的多酚氧化酶,能刺激胃肠道运动,促进肠内物排空,有助于消化;所含的淀粉经提纯后,能降低类脂、胆固醇浓度,用于降压,降糖,防治心血管疾病;所含的皂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作用;治疗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常与白术、茯苓配伍;补脾肺之虚,配以人参、白术;滋补肾水,常与山萸、熟地相伴;固泄止遗,多配菟丝子、五味子。
怀山药还可作为食疗的上好食材,药用可煎汤内服,亦可入丸、散,外用多捣烂外敷。注意:有实邪者忌服。
怀牛膝 又称鸡胶骨,为苋科植物牛膝的根,性平,味甘,苦酸,入肝、肾经。《图经本草》载:“牛膝……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真。”只有怀州的牛膝才是地道药材。怀牛膝分生、熟两用。生用散瘀血,消痈肿,用于治疗淋病尿血、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等症;熟用多为酒炒,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等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所含的皂苷对子宫有收缩作用,故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忌服;煎剂对肠管呈抑制作用;醇提取物能扩张心脏外周血管,起到降压作用,还发现其有止痛、利尿的作用。
怀牛膝多入群药煎汤内服,治风湿寒痹、腰痛少力,常与肉桂、山茱萸、木瓜、五加皮等配伍;治筋脉掣痛、手足麻木,常与天麻、杜仲、羌活、独活等同用;治结石症常与当归、鸡内金、瞿麦、通草、金钱草、滑石、海金沙等配伍;降低血压,常与生赭石、生石决明等合用;治妇人经闭、产后恶阻,常配以当归、川芎、红花等。怀牛膝药用多入汤剂,常用量为9~15克,亦可浸酒、熬膏或入丸、散,或外用捣敷。注意: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者忌服。
怀地黄 又名地髓,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以河南焦作一带所产的地黄为最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怀庆府产者,禀北方纯阴,皮有疙瘩而力大。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其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用于治疗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等症。
地黄可分为生地和熟地两种,《本经逢原》曰:“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这里指为生地黄。唐代后,把生地黄经酒蒸炮制后称为熟地黄,其性变温,具有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等功效,确为祛病延年之佳品。正如《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须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须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地黄有升压和利尿作用;有保肝、抑菌的作用;煎剂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治疗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亦有较好的疗效;与甘草配伍制成注射液治疗传染性肝炎取得一定效果。
怀地黄一般入汤药煎服,常用量为9~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60克,亦可熬制膏滋或入丸、散;外用多捣烂敷于患处。注意:凡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
怀菊花 又名节华、甘菊,为菊科植物菊花的头状花序。《武陟县志》记载“菊花以武陟(现河南焦作)所独优”。
怀菊花性凉,味甘,苦,入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怀菊花长于平肝明目,治疗眼疾多用怀菊花。《本草正义》载:“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熄内风,抑木氣之横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怀菊花所含的酚性可以增加心脏冠脉流量,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对多种病毒和多种癌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怀菊花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怀菊花疏风功力较弱,而清热力佳,用于外感风热常配桑叶同用,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躁等症;怀菊花治目赤肿痛,常与蝉衣、白蒺藜等配伍;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多配生地、枸杞子等同用;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常与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往往与珍珠母、葛藤等配伍应用。怀菊花清热解毒之功甚佳,为外科要药,可捣烂外敷,治疗各种疮疡热毒。
怀菊花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配制菊花酒,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熬制菊花粥,以清心、除烦、悦目、去燥;冲泡菊花茶,以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常饮菊花茶,对肝阳上亢、血压偏高等有较好的辅助疗效。还可制作具有清凉去火的菊花糕、菊花肴、菊花羹、菊花膏等美食;亦可自制菊花枕,起到清脑明目、降低血压的作用。有临床报道,用菊花治疗轻度冠心病、高血压都取得满意疗效。注意:菊花性凉,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 编辑:迟昊 XuDaPing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