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探析

2020-11-13 09:37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纪念馆场馆

满 建

(宿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中国现代文学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其知识视野,提升其合作探究能力,从而改变这门渐趋传统化的课程的“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强调理论积累而忽视实践创新的传统教学模式”[1],文学场馆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是指利用各类文学馆、作家故居、作家纪念馆和作家博物馆等丰富的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素质。2019年6月,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赴北京开展了以“走进发生语境,体验中国现代戏剧经典文本”为主题的场馆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引起了一定社会反响,中国作家网、中国现代文学馆官网在“老舍《四世同堂》手稿特展开展”的新闻中进行了报道。以下结合该次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其可行性、组织策略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一、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国务院2015年通过的新《博物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制定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政策措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学校结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博物馆应当对学校开展各类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2]这就从国家法规层面为博物馆与学校之间开展协作教育提供了依据。当下利用文学场馆开展中国现代文学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1.教学资源的丰富多样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名家辈出,灿若星河。各地为纪念作家,在作家故乡及其主要文学活动场所建立了众多故居、纪念馆和博物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以鲁迅为主题的场馆就有北京鲁迅故居、上海鲁迅故居、绍兴鲁迅故居、广州鲁迅故居、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等;以郭沫若为主题的场馆有北京郭沫若纪念馆和乐山郭沫若故居等;以陈独秀为主题的纪念馆则有重庆陈独秀纪念馆、北京陈独秀纪念馆、安庆陈独秀纪念馆等。这些文学场馆依托作家居住场所、用品、手稿、书信、图像等文学遗迹或史料,再现相关文学环境、还原相关文学场景,营造相关文学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时空中感受作家的生命历程,品味文学作品发生的契机。随着条件的不断改善,一些文学场馆运用高科技声光电化手段,安装触摸和声控感应装置,采用虚拟现实(VR) 、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 等技术,营造逼真的文学场景,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冲击,形成心灵上的巨大震撼,不愧为独一无二的优质教学资源。

2.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欧美盛行的纪念馆3E功能理论认为,纪念馆有 Educate(教育)、Entertain(娱乐)、Enrich(充实)三大功能,教育功能是其最为重要的功能。我国有学者将纪念馆和学校的教育作用进行了比较:“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分层次的基础教育和系统教育。课堂是老师施教、学生求知的主要场所,学生所学的主要是书本知识。纪念馆教育,则是以实物、资料为基础,通过对陈列(展览)、文物的讲解,以达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教育的目的。纪念馆的这一直观、形象、生动的教育特点,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3]110长期以来,纪念馆的陈列、展览及其所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所蕴含的巨大教学价值,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他们把纪念馆当做第二课堂,“据不完全统计,不少纪念馆的观众量中,学生观众约占25—30%;有的自然科学类的纪念馆学生观众高达年观众量的70%以上”[3]110。然而,这种教学价值还未引起高校人文学科、特别是中国现代文学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利用文学场馆进行现场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各类作家纪念馆、作家故居与学校教育的协同优势,让学生在强烈的兴趣驱动下对文学现象及文学作品进行实物实证的体验和认知,是对抽象、枯燥、单一的文学史课堂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

二、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作为一种与课堂教学迥异的教学活动,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精心谋划和组织,如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合理安排,与相关文学场馆的联系和配合,实践教学时间的恰当选择,实践成果的科学考核和认定等,各个环节组织有力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1.设定目标,布置任务

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活动要以特定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旨归。由于实践时空限制,往往以专题形式进行开展,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文学场馆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如开展鲁迅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可在上海的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及鲁迅墓集中进行;开展左翼文学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可奔赴上海多伦路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进行;茅盾主题的教学实践可以安排到浙江乌镇茅盾故居进行。

宿州学院开展的“走进发生语境,体验中国现代戏剧经典文本”实践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是在经过课堂教学系统学习中国现代戏剧史、了解戏剧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进文学馆、戏剧作家纪念馆和戏剧演出场地,感受中国现代戏剧经典文本产生的具体场景,拉近学生与作家的心理距离,激发他们想象力,让他们真切地感受中国现代戏剧经典文本的巨大艺术魅力之所在,并在获得感性体验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分析文本的能力。鉴于此,本次实践活动地点选择了北京。北京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中心,曹禺、郭沫若、老舍等中国现代戏剧巨匠都在北京生活过并创作发表过他们最重要的作品,北京成为他们戏剧文本的重要表现对象之一。北京拥有中国现代文学馆、老舍纪念馆、郭沫若纪念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丰富的戏剧教学资源。中国现代文学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文学博物馆,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可了解丁西林、田汉、曹禺、郭沫若、老舍、沙叶新等中国现代戏剧家的创作情况、观摩相关戏剧经典文本手稿,增加感性认识。北京老舍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老舍先生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16年,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话剧作品。郭沫若故居位于西城区前海西沿18号,郭沫若自196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完成了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等重要剧作。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中国第一所艺术院团和最负盛名的专业话剧院,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剧目《龙须沟》《雷雨》《日出》《北京人》《虎符》《蔡文姬》《关汉卿》《茶馆》《雷雨》《丹心谱》《小井胡同》等都在这里演出过,有的还是首演。

实践主题及文学场馆确定后,还要结合教学目标,给学生布置具体的实践任务。在外出实践前,教师要安排学生深入阅读相关话剧文本,观看演出视频,并登陆所要考察的上述文学场馆网站、微信公众号了解馆藏的基本情况,以便有的放矢,为实践时收集资料并开展文本分析做准备。教师就具体任务进行了详细安排:每位参与者要拍摄有价值的资料并撰写文学场馆考察报告;每个小组选择以下任务之一作为讨论对象并在考察结束后进行汇报:结合老舍生平、经历,探讨其话剧文本的艺术价值生成的原因;结合郭沫若的手稿等资料,探讨其戏剧文本艺术价值形成的内在机制;结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参观体验,探讨戏剧文本艺术价值生成的过程中,剧场、演出、观众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加强联系,密切配合

为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进行场馆实践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根据实践主题的需要,积极与目标文学纪念馆或作家故居联系,办理好相关手续。如中国现代文学馆在非特殊情况下不接待未预约团体,要去中国现代文学馆进行教学实践,需提前五个工作日进行电话预约,在预约成功后,当日携带准备好的介绍信或公函按预约时间才能入馆学习。

场馆实践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离不开馆方的积极配合。教师要提前与相关纪念馆或作家故居协商,请他们安排专业素养较高的讲解员。文学场馆的讲解员有的是从社会上招募的志愿者,他们仅经过形体、礼仪和相关文学常识的培训,讲解对象多是一般参观者;有的讲解员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职工作人员,他们往往有深厚的专业背景,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进行过文学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参与过文学展的策划和布置,撰写过相关讲解词。他们对文学思潮、作家生平和文学作品了熟于心,对展览的各个环节如数家珍。他们对整个展览的讲解不会流于浮泛,容易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甚至还能就某些专业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安排这样的讲解员无疑会达到最好的实践效果。其次是向文学场馆提出有针对性的讲解要求。宿州学院在前往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走进发生语境,体验中国现代戏剧经典文本”实践活动时,特别请讲解员就中国现当代文学展的戏剧部分(如曹禺的创作和老舍的创作等)进行了重点讲解。

此外,条件成熟的学校,可根据教学需要与相关文学场馆沟通,建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加快学校和文学场馆的协同教育体系建设,在资源共享、师资培训、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方面形成长效合作机制,以便更好地发挥文学场馆的教学功能。

3.选择时机,强化效果

文学场馆除了常规性的陈列和展览之外,还经常策划主题展览。这些展览,往往契合时代需要,经过特别筹备,汇集大量原始资料,具有较强的学习价值。有些文学场馆定期邀请知名作家或学者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具有较高的规格和学术水准。有的文学场馆频繁举办文艺沙龙活动,把主题演讲与互动交流结合起来,对文坛焦点和热门话题进行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如果能将特定的教学主题与场馆的专题展览、学术讲座及文艺沙龙等活动结合起来,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9年6月2日,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前往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该馆正在举办老舍代表作《四世同堂》手稿特展开幕式。老舍先生长女舒济女士参加了该活动,她了解到同学们从安徽远道而来很感动,即兴发表演讲,鼓励同学们认真参观这部珍贵的手稿作品:“它作为一级文物来进行保存,你们要看到手稿里面平时看不到的东西,体会那里头你们体会不着的东西,这就不冤枉你们白来一趟”。在展厅里,她以见证者的身份向同学们讲述了《四世同堂》的创作、传播及手稿保存情况,令同学们倍感振奋,不少同学在舒济女士的引导下对《四世同堂》产生了强烈兴趣,最终实践报告以《四世同堂》的话剧改编为主题。在郭沫若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时,同学们参观了“连接传统与未来的名居·名人·名剧——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特展”。该展览由“8+”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联合举办,表现了中国现代话剧名家的突出成就。其中“东方舞台上的奇迹”板块,全面展示了老舍先生从1939年创作第一部话剧《残雾》开始的26部话剧作品的图像资料,并介绍了他的众多小说的话剧改编情况。“茅盾与戏剧”板块以时间为序展示了茅盾在“五四”前后译介外国戏剧、创办我国第一个专门性的戏剧杂志《戏剧》月刊、在抗战中完成其唯一剧本《清明前后》及建国后对戏剧创作的思考。“曹禺与戏剧板块”以大量珍贵图片介绍了曹禺诸多话剧创作的现实生活基础。“戏剧鲁迅”板块从戏剧观摩、外国戏剧介绍与批评、中国戏剧批评和戏剧创作方面展现了鲁迅的戏剧活动等。新颖的主题、详实的资料、丰富的图片所构筑的中国现代话剧全景契合了本次教学实践的主题,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中国现代经典戏剧的巨大影响力。

4.认真总结,科学评价

通过文学场馆的实地考察教学,学生感受了文学现场,激发了研究热情,并在实践过程中搜集了作家的手稿、日记、书信等一手资料,拓宽了他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知识视野。现场实践活动结束后,还需要认真进行总结,形成实践教学成果,包括撰写考察报告、分组讨论实践主题、进行多媒体课件汇报等环节,最终形成实践成果材料。

自北京返回后,参与“走进发生语境,体验中国现代戏剧经典文本”实践教学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撰写了考察报告,其中不乏有独特创见的,如余津徽的《郭沫若历史剧的诗性审美品格》、吴红燕的《敬畏,震撼》、黄倩的《话剧〈四世同堂〉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等。另一个举措是举办专题汇报会。该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分为六个小组,他们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意见,在专题汇报会上汇报了该次北京实践之行的收获,并结合在各文学场馆收集的手稿、话剧演出图片等资料,对中国现代戏剧经典文本和戏剧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涉及到老舍《四世同堂》话剧改编的价值、郭沫若戏剧经典文本艺术价值生成的内在机制,茅盾的戏剧理论成就等。对于考察报告及分组汇报情况,由指导教师及实践教学指导小组成员根据评分细则打分,汇报前三名的小组发放了老舍《四世同堂》手稿复制品作为奖励。

最后,在完成各项实践任务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将本次实践成果汇集成册,其主体内容包括拍摄的手稿、演出海报、实物等图片资料,个人外出考察报告和小组汇报课件等三部分,反映了本次外出实践的全貌。

三、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方法

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不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受到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为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开辟了空间。教师在精心组织的基础上,可根据文学场馆的特点及教学目标的设定,灵活多变地采用各类教学方法,让学生实现小组学习、参与式学习、情境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式。

表1 教学实践汇报情况

1.情境教学法

有研究者指出:“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4]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要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来实现教学目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活动中,这种情境根本无需创设,因为所前往的作家故居或纪念馆就是一种天然的教学情境,这些场馆或曾是作家从小生活的地方,为其提供了最基本生活体验,借此可以深入理解作家创作观念的形成;或曾是作家长期居住之地,作家在这里产生了灵感,创作了其重要的作品。不少作家将其居所生活写到了作品中,为当下情境教学提供了契机。如把鲁迅散文主题的实践教学安排到绍兴鲁迅故居进行,学生看到三味书屋中保存的鲁迅读书时的桌椅,无疑会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散文有更深切的情感体验。进行巴金晚年创作的主题实践教学时,前往位于上海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里的会客厅、餐厅、厨房、工作室等均按巴金生前的布置复原,陈列室内陈列有巴金先生的创作、奖章、藏品及使用过的各类物品,在这个被冯骥才称为“太饱满了”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者可以遥想巴金先生接待法国作家萨特和波伏娃等国际名流的情形,与曹禺、沈从文、师陀、唐弢、王西彦、柯灵等作家畅谈的场景,创作《随想录》时奋笔直书的身影。作家故居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一桌一椅所构筑起的作家生活场景,学生身临其境便会触景生情,进而在教师引导下深入思考,形成对于文学现象及作品的深入把握。

非故居和纪念馆的文学场馆也较为重视文学发生现场及作家创作环境的再现。如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展”在展示中国新文学运动时以巨大的北大红墙作为背景,周围张贴着标语,鲜活地再现了“五四”的时代氛围,让观者有置身历史现场之感。中国现代文学馆还利用捐赠的原物,精心布置了张天翼、杨沫、姚雪垠、阳翰笙、萧乾、萧军、胡风、李凖、刘白羽、吴组缃、丁玲、陈白尘等作家的书房,展现了作家的生活和风采,对于深入探究其创作不无裨益。中国现代文学馆园林式的院子里,散落着鲁迅、郭沫若、沈从文等十三位作家的雕像,他们形态各异,尽显风采。群像组合中的曹禺、老舍和叶圣陶三位作家,似乎在畅谈之后陷入了沉思;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赵树理像旁,是斜坐在毛驴上小说女主人公;朱自清先生的铜像坐落在池塘边,面对的是白色大理石雕刻的荷叶荷花,这一切无不把学生带入可观、可感、可触的特定文学情境中,使他们领略作家风貌、领会时代精神、领悟作品内蕴。

2.研究性教学法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注重学生参与探究、培养其创新素质的研究性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有学者认为:“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5]这种教学改变了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授课模式,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成为主动参与者和问题探究者。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文学场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研究性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

不难发现,文学场馆实践教学具备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与教室相对封闭的空间不同,文学馆、作家纪念馆等具有巨大的物质空间,为研究性学习准备了自由开放的环境,学生畅游其间,可以根据设定的任务自主选择学习探究的内容和方式。文学场馆多是集收藏、保护和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结构,保存了大量中国现当代文学图书、重要报刊、作家手稿、信函、实物、书画、照片、视频档案和音频档案等重要文献,为研究性教学准备了一手资料。这些鲜活的资料显然比课堂教学使用的文学史教材或教学课件更能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和兴趣。

在进行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时,教师要积极组织,加强指导,把学生组成若干小组,设计好相关问题,让各个小组围绕问题搜集相关资料,从文学图像、器物和其他文学遗迹去探索发现,获得对于相关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以及作家作品的认知和判断,建构起对于作家创作、作品解读的想象,完成其对文学史的意义追寻。例如,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不少文本都经历过多次修改,过去从已有出版物考察版本演变是常用的手段。在开展“走进发生语境,体验中国现代戏剧经典文本”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师根据所考察的场馆设计了相关问题,如“郭沫若话剧《蔡文姬》的版本经过了哪些演变,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便可在北京郭沫若纪念馆的陈列中搜集到经过修改的《蔡文姬》手稿资料,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小组之间经过讨论,最后汇报研究结果。这个实践教学活动锻炼了学生搜集史料的能力、分析文本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结语

苏海东指出:“博物馆教育以其巨大的实物教育资源为依托,有条件发展为学校教育以外的第二教育系统。”[6]中国现代文学场馆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第二教育系统,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走进各类文学馆、作家故居和纪念馆,搜集、整理原始资料并进行深入探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了审美趣味,提高了文学和文化综合素养。这种外出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经费不足、教师组织协调能力欠缺以及学生安全保障困难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不断探索,以期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纪念馆场馆
高校现代文学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萧军纪念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现代文学源头下的韩国文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