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模式下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的认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1-13 04:55单兰倩吴玲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联体双向医务人员

单兰倩 吴玲霞 程 远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近年来,我国政府连续出台了多项医疗政策,完善诊疗制度,优化医疗现状,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其要求医药卫生部门加快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建设的步伐,为居民提供更加快捷和更加便利的医护服务[1]。2015年3月,国家出台《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要求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诊疗机构间,需要建立诊疗协同、联动机制,为基层患者提供连续的、系统性的诊疗服务,各个诊疗机构间需要加强合作,形成合力,逐步形成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协同、上下联动的诊疗新常态[2-4]。2016年,国家出台《“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建议我国医药领域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形成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协同、上下联动的诊疗新常态[3];2017年国家出台《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诊疗联动机制,将区域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区域内的所有诊疗机构,应树立完善的目标,划分具体权责,形成合力,为患者提供连续的、系统的诊疗服务[4]。

为了解医联体模式下双向转诊的实施情况,以南京市某医联体为调查对象,调查该医联体内双向转诊的发展状况,从而了解在新医改背景下双向转诊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医联体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南京市某医联体内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对25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9份,有效回收率为83.6%。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PubMed、SCIE、中国知网等期刊数据库查阅读相关文献专著及政府官方网站一些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医联体的含义、相关概念及实施状况,为双向转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某医联体的实施情况,分别对10家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随机调查。该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医务人员的个人基本情况;(2)医务人员对医联体模式下双向转诊的认知情况;(3)医务人员对医联体模式下双向转诊的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资料的录入和分析处理,运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样本人群的基本特征

本次调查对象共209名,其中女性较多,占67.0%;年龄26~35岁的占33.0%;本科学历占比较大,为61.2%;职称集中在初级,占34.9%。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变量赋值情况见表1。

2.2 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的认可情况及问题分析

2.2.1 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的认可情况 通过对209例医务人员调查发现,对双向转诊认可的有165例,占78.9%,不认可的有44例,占21.1%。

2.2.2 转诊实施情况 在被调查的209名医务工作人员中,有152名为患者提供过转诊服务,占72.3%,其中提供过双向转诊服务的有65例,提供过向上转诊的有59例,提供过向下转诊的有93例。其中认为双向转诊顺畅的人数占28.7%,认为双向转诊不顺畅的人数占34.5%,不清楚人数占36.8%。

2.3 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认可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认可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采用统计学上的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

2.3.1 认可情况单因素分析 采用χ2检验针对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认可情况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科室、医院来源、是否转诊过患者三个变量对双向转诊认可情况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2 认可情况多因素分析 将科室、医院来源、是否转诊过患者等对双向转诊的认可程度有影响的三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不同医院来源、不同科室、是否转诊患者对双向转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核心医院医务人员相比较托管医院医务人员较不认可双向转诊(OR<1),内科的医务人员相比外科、妇产科、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较不认可双向转诊(OR<1),转诊过患者比没有转诊过患者的更加认可双向转诊。见表3。

表2 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认可情况单因素分析

表3 医务人员双向转诊认可情况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双向转诊不够通畅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采集结果发现,大多数的医护人员表示在转诊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转诊的顺畅性,转诊顺畅的比例仅为28.7%。这也足以说明现阶段南京双向转诊制度并没有完全切实落地,三甲医院的虹吸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基层诊疗机构的相关诊疗水平和诊疗服务并没有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这也给南京市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工作的落实带来了极大的挑战[5-7]。

3.2 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来源、科室、是否转诊过患者均对双向转诊有一定的影响。

(1)托管医院对双向转诊的认可程度高于核心医院。目前,我国医联体的政策导向主要是通过医联体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以及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从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在医联体建设中,核心医院关注更多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托管医院关注更多是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水平。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宣传和相关工作更多倾向于基层医疗机构,这就使得核心医院对医联体的认知程度相对于托管医院较低。(2)内科相比较于其他科室更不认可双向转诊,这主要与疾病的类型有关,内科相比较于其他科室慢性疾病较多,诊疗效果对比不明显。(3)转诊过患者的医务人员比没有转诊过患者的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的认可程度更高。通过对患者进行上下级之间的转诊可以合理安排医疗资源,减少了大病小病都去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紧缺的现象。

4 建议

4.1 加强对医联体的宣传力度

医务人员虽然对医联体有一定的认识,但了解的深度和维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宣传医联体的力度,尤其是身兼要职的重点岗位的医务人员。并且倡议院方专门搭建一个关于医联体的官方网站咨询平台,该平台可以对医务人员和外界开放,方便医患双方对该政策制度有更全方位的了解。政府方面也需要加大对医联体的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医患双方对医联体的认识[8]。

4.2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可通过“医生多点执业”的方式提升基层诊疗单位的诊疗水平。三甲医院的专家可以通过定期下沉基层诊疗单位,对基础诊疗单位的相关医护从业人员提出指导[9-15]。也可以定期让基层诊疗单位的重点岗位医护从业人员,到三甲医院去进修学习,通过这两种方式,提升基层诊疗单位医护人员的综合诊疗水平。

4.3 加强顶层设计,规范管理

医联体的主要负责单位,需要优化双向转诊的流程及细节,明确转诊目标定位;并且参与双向转诊的双方诊疗机构需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通过相应的惠民措施,劝说符合条件的患者实施转诊。医疗主管部门和直接执行部门也要协助合作,让患者感受到医联体的重大变化,让患者在基层诊疗单位也能够感受到三甲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水平和诊疗服务价值。医疗主管单位和相关医院也要出台相应的辅助性政策,加大医联体的激励力度,促使双向转诊具体工作的落地。

4.4 建设医联体云数据平台

构建并完善医联体网络信息云数据平台,让患者的病历、病史、往期的诊断结果,能够在该平台上一览无余,加大各个诊疗单位间的患者信息的对称性,减少因各级诊疗单位间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全方位的诊疗服务,提升双向诊疗水平。

猜你喜欢
联体双向医务人员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完善刑事证据双向开示制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