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昭斌, 刘 刚, 方立刚 ,刘文芝
(1.苏州市职业大学 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2.江苏省现代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 苏州 215104)
随着物联网、低功耗广域通信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逐步走向深度融合,物联网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物联网对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带来的影响备受各界重视。从产业关联角度来看,尤其在感知制造、网络制造、软件与信息处理、网络与应用服务等行业对物联网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1]。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人才定位缺乏对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的充分调研分析,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上的调整,导致专业对人才的目标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出现[2]。
1)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双向流动不畅,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比例较低,高端工匠技师则更少。
2)混编师资队伍中国际合作力度不够,协同创新能力不突出。聘请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校内实践技能课程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没有常态化和制度化[3]。
3)以工匠精神培养为特色的育人机制不健全。多数教师的实践工作年限偏低,缺乏实践经验,不能了解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应加强组织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活动。
1)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体系和机制还没有最终完善起来[4],没有落实到位,学生岗位实习企业的参与热情普遍不高。由于企业和学校对双方的责、权、利的界定不对称,导致双方仅仅保持短时间、单一岗位低层次合作关系,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持续和深入地发展。
2)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相脱离,使得企业对教师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信心,从而影响了合作的积极性。从苏州市职业大学物联网专业目前开展的校企合作形式来看,企业需求主要集中在期待学校提供符合岗位要求的实习生,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比如,对于占苏州地方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而言,人力资源需求每年均有波动,单一的合作触点难以给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注入长久动力。
3)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发挥专业的技术服务优势,根据企业技术需求,通过协同开发、协同攻关解决企业在技术应用中的实际问题,也需要发挥专业在知识积累、技术教学方面的优势,使校企之间关联的触点更多,校企双主体彼此吸引力更强。
从专业近年来的学情变化来看,学生的个性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期望等方面差异明显。专业教育要让学生人人成才,人人精彩,现有的课程体系灵活性需要进一步增加,人才培养规格也需要根据国际标准和企业需求及时跟进[5]。学生应能通过灵活的课程选修、多样化的评价考核方式和个性化的课外实践项目选择,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发展的最佳方向。这不仅对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要求,更对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和实践能力持续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使用的是常规文档和若干信息化系统同步进行的模式,不同平台的不同评价结果需要花费较大精力进行整合、分析,人工形成报告。此模式自动化程度低,导致质量监控分析结果的时效性较差。通过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让信息系统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自动采集数据、自动形成报表,使专业管理能及时得到大数据报表,可以有效加快质量反馈的速度。
通过学校培养,国际化培训与企业聘任等手段打造“多元双优、国际视野”的混编师资团队[6]。一是通过国内外携手共建中外合作交流的桥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互派培训,达到优势互补,推进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和改革。二是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争取承担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物联网人才培养的任务,开展多方位合作,使合作从国内走向海外。
2.1.1 混编师资队伍
组建一支包含有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产业教授和企业师傅的师资队伍,倡导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双导师制,使双导师跟踪专业学生全过程的培养。大力推行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动手能力和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工匠或师傅指导专业的建设发展,安排产业教授参与学生培养指导工作,学校教授为企业员工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等提供支持,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产业教授所在企业工作。通过选派青年教师下企业或到国内外院校培训学习,使骨干教师具有行业企业相关实践经历或行业权威资格证书,能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开展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建设途径如图1所示。
图1 双师素质教师建设途径
2.1.2 国际交流
拓展国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探索国际合作联合培养师资新机制,科学引进合作院校的专业课程,大力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聘请外籍教授对学生授课、讲座,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实现教师拥有国际物联网权威认证证书。
在“一带一路”倡导下,以合作办学或校际交流的形式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项目,让教师走出去,提高教师的国际影响力和自信心。
2.1.3 先进理念
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将传统的以师带徒方式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通过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学生/学徒双身份的工学结合现代职业教学模式,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7]。
2.1.4 产教融合
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行业规范,企校联营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构课程体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管教师团队与学生、共展就业指导、共研产品与技术,共享资源和服务带来的红利。比如,校企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建企业学院,建立产品研发与教学团队等[8]。
1)完善政策与制度。构建政府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明确合作约束协议,确立学校和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对实践教学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保障校企紧密合作。
2)健全多维度的考核模式。健全教师培训评价模式、制度保障体系、教师评聘机制、专任教师企业实践机制、激励机制和“校企互聘互管” 模式,完善新体制下教学管理机制和学徒权益保障制度,加强标准建设,保证校企合作实践的有效性和制度化。同时,把企业导师和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考核,并享受带徒津贴,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
3)提升师资培训。加强专任教师项目化、任务驱动式和案例化教学,确保专职教师定期下企业顶岗实践,通过在岗培训来强化课程开发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熟悉工作标准和相关岗位职责,提高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企业导师和兼职教师培训,与学校教师交流,加强教学能力及理念的提升培训,同时与合作校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解决现代学徒制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针对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快、项目实践性强、团队协作能力要求高等特点,教学应把来自企业的案例、项目与教学内容与过程结合,以贯通式项目实践教学为抓手,发挥双师型、混编型师资团队的技术优势,将项目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实践技能稳步上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柔性化课程体系由校、企双主体共同确定。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将通过企业学院这一产教融合的抓手,通过个性化课程选修、学分替换、开放课堂、全面开放专业实训室等手段,构建适应学生学情的柔性化课程体系。要适应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和修改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与实践案例。
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才评价系统[9],该系统应由教学质量监控与人才评价平台两部分构成。通过云数据库开展专业数字化课程建设,生成教学质量大数据,并参照国际范式进行分析、评价,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项目化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的过程数据交由教学质量监控平台承载,教师设计的课程教学方案在平台部署,由平台控制实施,人才评价平台实时获取教学诊断的量化数据;企业通过提供岗位信息、提供实践评价标准和察看过程数据深度介入人才质量评价过程。一方面教师根据诊断结果,改进教学手段,从微观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课程资源推送;另一方面专业与企业通过查看人才岗位胜任能力分析报告后,分析培养效果和岗位需求的差异,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大数据分析的人才质量评价系统如图2所示。通过此系统,利用存储于云平台上的教学过程大数据,通过算法实时生成量化和图形化的诊断数据,学生、教师、院系、企业从不同维度取得诊断数据后,采取个性化资源推送、教学手段调整、考核方式改革,实践项目升级等手段改进教学质量,形成了教学诊改过程的闭环式运行方式,保持专业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和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图2 大数据分析的人才质量评价系统
1)在高职专业建设上,人才培养的定位要紧密联系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否则会导致该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脱节。
2)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延伸,基于岗位群建立包含专业双带头人的师资队伍,推行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双导师制,解决“双师型”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问题。
3)从培养双主体职责和模式等方面入手,健全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机制,优化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个性,嵌入企业课程,构建适应学生学情的柔性化课程体系。教育目标上,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校最适合的物联网专业发展道路,形成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品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