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视角:高等教育个体需求研究的新探索

2020-11-12 03:05胡仁东

胡仁东

摘要:面临教育选择的个体既不是完全遵循理性人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行为法的低度社会化个体,也不是完全服从于社会规范的高度社会化个体,每个人的经济行为决策都是镶嵌于社会文化和社会交往网格之中,人际互动情景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等等都会显著影响到最终的行为决策。刘文晓博士的专著《个人在高等教育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正是运用信息经济学分析框架研究个体在进行高等教育选择时的信息问题,并通过构建需求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该专著独特的研究视角、新颖的理论模型、扎实的实地调研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高等教育需求;信息不完全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A New Exploration on the Research of Individual Needs in Higher Education

Hu Rendong1

(1.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Office;Xuzhou Jiangsu 221116)

Abstract :Choosing the entrance opportun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 special kind of market transaction behavior between educatee and their families as the buyer and Higher education as the seller in the market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also a kind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Decision theory considers that the individual is dependent on the information in decision-making, the number and quality of the information in each stage directly affects the decision-making level. Dr. liu wenxiao's monograph "Research on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the Choice of Higher Education" uses the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to study the information problems of individuals in the choic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demand model for empirical analysis, finally draw a conclusion and put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he monograph's unique research perspective, novel theoretical model and solid field research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methodolog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Keywords: Information Economics; Demand for Higher Educatio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在教育這个特殊的大市场上,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视作占据卖方主导地位。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供需领域关注的重点是教育机会供给,而需求尤其是受教育者对高等教育的个性化需求长期受到忽视。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步进入供需基本平衡、部分供大于求的阶段,部分层次的高等教育进入“买方市场”或成为必然。准确了解和把握个体对高等教育的差异化诉求,是规划高等教育发展、推动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尽快驶入理性有序轨道的重要前提。《个人在高等教育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刘文晓,201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是一部在高等教育需求研究领域进行新探索的专著,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新颖的理论模型、扎实的实地调研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意义。

一、独特的研究视角: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引入

该专著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引入到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研究领域中来,这是一个不同于传统经济学或规划学的全新研究视角。

刘文晓博士通过梳理大量相关文献发现,模拟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行为模型有很多,然而从诸多模型中可以发现它们似乎共同暗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将选择中的个体视为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己任,并有意或无意忽略了在寻求最佳决策过程中信息传播、信息获取和信息解读等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即将选择中的个体视为拥有关于教育市场的完备信息,进而分析个体、家庭、社会、心理等因素对教育决策的影响。经济人假设(或理性人假设)和信息完全假设也正是支撑起传统西方经济学大厦的基石之二。可以说,绝大多数的高等教育个体选择模型还未突破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因而对于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大大减弱。

同传统市场上的一般消费类似,人们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对高校和专业有着多大程度上的理解并抱有何种态度,最终是否选择接受高等教育,选择接受什么类别和层次的教育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从消费角度来看是包含在以受教育需要为起点的消费决策过程当中,从投资角度来看,则是一个以认识高等教育为起点的投资决策过程。”[1]按照马克·格兰诺维特的说法,既不能把人看做是低度社会化的个体(完全遵循理性人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行为法则),也不能把个体视为完全服从于社会规范的高度社会化的个体,每个人的经济行为决策都是镶嵌于社会文化和社会交往网格之中,人际互动情景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等等都会显著影响到最终的行为决策。因此这要求教育产品的消费者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最好能够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正确且完备的信息,作为决策的充分依据[2]。

事实上,经济学家很早就注意到了信息这一要素能够显著影响到市场上的交易决策。因此而对传统西方经济学当中完全信息的假设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提出“不完全信息”“信息不对称”等关键概念。约瑟夫·斯蒂格里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思从20世纪70年代就“使用不对称信息进行市场分析”,并因此而摘得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后,“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逐渐成熟起来。弱化了传统经济学的假设,接近了现实的市场环境,成为走入经济现实的分析视角和方法。

刘文晓博士的这部专著借鉴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将“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概念引入到对高等教育个人选择行为的解释当中,一方面为高等教育供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同时也积极拓宽了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应用领域。

二、新颖的理论模型:信息不完全情境下对个体行为的模拟

根据侧重点不同,已有研究中的高等教育个人选择模型大致可以概括为经济学模型、社会学模型、联合模型以及扩展模型。

经济学模型和社会学模型隐含将人视为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假设,关注重点在个体选择接受教育的经济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是如何影响到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决策上去的。而联合模型和扩展模型则试图扩大关注范围,如果说经济学模型和社会学模型模拟的是个体在某个时间点的点决策的话,那么联合模型和扩展模型则关注的是决策链,即将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选择进行阶段划分,不但关注个体是否接受高等教育,而且还延伸至个体会选择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等教育,且考虑到学生需求的多样性,综合了经济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

然而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模型,都尚不能完全模拟现实世界中人们极其复杂的对高等教育的选择行为。基于这一结论,为更进一步地全面刻画复杂个体的行为,刘文晓博士重构了高等教育个人选择多维模型,该模型由成本-收益模型、地位获得模型、文化-價值模型、自我实现模型四个模型构成,“以不同的人性假设为前提,将个人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接受某种形式的高等教育而得到满足的多种需要分门别类,转化为不同的收益期待和有利性评估,即期望或动机,从而表达出这种基于未来预期收益评估的教育选择行为。”[3]

在成本-收益模型中,假设个体是经济人,在教育决策中主要考量成本收益状况。那么因变量是D(个人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选择),这一选择既包括要不要接受高等教育,还包括接受哪一层次哪一类别的高等教育;自变量分别是M(对家庭支付能力的评估),C(感知到的高等教育成本),B(感知到的高等教育预期收益),S(受教育者对自身个体特征的评估),R(个体对教育决策风险的评估)。这一模型同以往人力资本理论当中经典的几种教育投资模型有所不同(传统的教育投资模型并没有给予家庭支付能力和教育决策风险应有的地位),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经典模型并没有考虑市场信息不完全的状况,默认关于受教育成本和教育未来收益的信息个体完全可得,因此可较精准把握收支前景。而在刘文晓博士的研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认为市场信息不完全,个体无法掌握全部准确信息,因此在该模型中即使承认人的经济人属性,但是也充分考虑到了无论是成本还是收益,对于决策个体来讲做决策所依据的所有信息都只能是个体评估或感知的结果,因此将变量谨慎地表达为“评估”“感知”。同时也正是由于信息掌握的不确定性,因此同其他经济投资一样,教育决策也面临着失败的风险,对风险的态度(爱好,中立还是逃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决定。

在地位获得模型中,假设个体是社会人。个体作为人类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一举一动不再单纯遵循理性人原则,而是根据其所处群体环境,具有多样社会性需求。在该模型中,因变量依然为D;自变量分别为SM(个体期望通过获得教育文凭从而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诉求),C(个体期望通过受教育来扩大社会交往面的诉求,R(个体想要通过获得受教育机会这个结果本身来赢取社会尊重的诉求 ),对教育的种种诉求驱使着个体在完成中等教育之后继续其学业。当然,社会人假设下个体对于高等教育所抱有的社会性诉求不仅仅是这三种,只是在模型中呈现了这三类具有相当代表性的因子。

在文化价值模型中,个体被视为带有深深民族和群体文化基因的人。民族文化通过不断的代际传承,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教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代传承的教育传统同样塑造了一个民族稳定的教育观念。几千年来,国人对于读书受教育的渴望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民族遗传性特点印刻在骨子里。“即使在现代社会,作为传统学校教育序列的最顶端,接受高等教育被更多地赋予了明确的功利主义色彩,然而不能忽视和否定的是,中国人对教育的感情和期待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一种道德伦理的追求”。该模型中,因变量为D;自变量只有一个EC(即教育观念)。虽然自变量数量只有1,但是其却是一个多维的心理系统,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社群文化、个人价值观念等皆在其中。

自我实现模型借用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个体希望获得受教育机会除了满足经济性诉求、社会性诉求以及教育观念所致之外,还有一种发展并施展才能技艺的高层次需求,马斯洛将其称之为“自我实现需要”。笔者也曾在大学课堂上向大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上大学为了什么”,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提升个人素质”“学习专业知识”“为未来职业做准备”“锻炼发展多种能力”等等,即使答案中有非真实目的,但是也可从中发现这一需要对于个体而言的重要位置。因此在这一模型中将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达成学术抱负的诉求、通过浸润大学校园文化提升个人修养的诉求、参与校内外各类活动从而增强综合能力的诉求、为实现未来职业理想作充分储备的诉求等指标作为关键变量。

这一理论模型的构建是该专著的重要创新。众所周知,理论模型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重要桥梁,既能将纯粹的理论用生动的实践加以表现,又将琐碎复杂的实践进行理论提炼,从而使理论具备操作性,为实践找到理论依据。刘文晓博士在该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其从信息的角度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人在面临选择时考虑的诸多信息问题,从而将此模型变换成模拟个体决策信息库的“信息树”,为后续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等调研工具的设计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扎实的实地调研:一项全国性的问卷调查与访谈

个体对于高等教育有着怎样的需求,对于高等教育持何种认知,大众认知当中呈现哪些特点,这些问题的解答非实地调研而不可得。刘文晓博士在理论模型建构及信息树的基础上,通过数次专家咨询和头脑风暴的方式精心编制了两份调查问卷(分别针对高中生与大学生)与两份访谈提纲(分别针对高中生和高中教师)。

作为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展开问卷调查的重要前提乃是保证问卷和访谈提纲的科学与严谨。进行多次预调查正是打好这一基础的必要手段。鉴于此,刘文晓博士于2015年4月-6月间针对不同学校的部分高三学生进行了三次预调查,现场回收有效问卷1214份,有效率达到94%,并与49名高中生进行访谈。2015年9月份大一新生入学,又通过邮寄问卷的方式对某高校大一新生进行了第四次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6份,有效率高达96.2%。刘文晓博士通过多次严格的信效度检验及探索性因子分析,不断修改问卷,最终形成科学严谨的调查工具用于正式调研。

正式调研于2015年9月开始。2015年9月-10月首先对高校学生进行调研。刘文晓博士在选择样本高校时,充分考虑到了所属类别差异、地域分布、专业覆盖程度等,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参与问卷调查的大一新生的代表性。最终通过邮寄的方式,共收回有效问卷1463份,有效率为95.9%。

2015年10-12月,刘文晓博士又实地走访了位于我国东北、东部、西部、中部的22个市、县、镇的34所中学,均采用现场发放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706份、收回3681份,回收率99.3%,其中,有效问卷3605份,有效率97.9%;共与151人进行了个别访谈或集体访谈。其中学生79人、教师73人、校长13人,整理访谈录音五万多字。

从刘文晓博士所做的这样一项范围广、耗时长、难度大的调研工作足可见其对待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项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可靠的研究发现

通过大规模调研,刘文晓博士发现,个体在做出是否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接受何种高等教育的决策时,其所依赖的参考信息在数量上是极其有限的,在获取渠道上是不充分的,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本身的真伪上是混杂以致让人有诸多错觉的。且这种特点随着自身、家庭、所属地区等等方面的差异而表现出个体差异。这正是这项研究提出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的逻辑起点。

结合与高三学生、高三班主任教师、高中学校校长的访谈情况,刘文晓博士分析认为,造成个体在高等教育选择中信息掌握不全面、把握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高校自身作为最权威最真实的信息源在信息公开和宣传上有所保留、高校与中学之间信息交流和传递不连贯不充分、社会媒体在高等教育信息的内容选择上常常会误导普通民众、受教育者自身不关注高等教育相关资讯、中学难以为学生提供专业权威的个体发展指导类课程、教师和家长所拥有的信息数量和质量极其有限,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等六个方面。“这种信息掌握和认知的现状极易造成信息经济学所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损害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4]为此,从信息意识、信息获得、信息解读、信息媒介服务、信息指导等方面分别对政府、高校、中学、社会媒体等主体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在现有基础上尽快落实并不断丰富高校信息公开、搭建政府主导或管制的拥有较强公信力的信息媒介平台、在高校和中学之间建立信息沟通和传递的常态有效机制、继续探索在中学开设学生发展指导类课程、采取法律等手段規范媒体信息传播等,最终以降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五、未尽

当然,这部专著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更进一步探讨的地方:(1)在理论架构上还需更加完整。这项研究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引入到高等教育供需关系领域,如能从信息生产、信息传递、信号建立、信息接收、信息筛选等等环节架构出成体系的高等教育信息经济学理论框架雏形则可以使该研究在理论水平上更上一层楼;(2)在方法选择上还需要更加严谨。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虽然在正式调研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但不免存在疏漏。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在题目的设置上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3)在数据获取上还需要更加细致。虽然该研究进行了一项为期两个月的全国性实地调研,但囿于资源、时间、精力等多种因素,未能在更大范围、更广地域、更多样的中学内做调研,且未能将学生家长这一重要利益相关群体纳入到调研当中,这对于研究结论的说服力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4)在研究结论的解释上还需充分挖掘。研究发现,在信息获取的途径、对众多信息的认知以及表现出来的信息解读能力等方面,不同的个体因性别、学业成绩、所在中学、父母学历、父母职业、所在地区等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至于诸多差异因何产生,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个体在信息问题上的差异化表现,这一内容在研究中尚未深入挖掘。

相信刘文晓博士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会尽力弥补这些遗憾,将这一领域的研究深化并拓展下去,期待刘博士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2][3][4]刘文晓.个人在高等教育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2,2,56,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