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木求鱼” 与“刻舟求剑”

2020-11-12 02:12王宝琪
下一代英才 2020年10期
关键词:缘木求鱼吕不韦齐宣王

王宝琪

在中国文学中有两个含有“求”字的四字成语,寓意相似,结构相同,一三位都是动词,二四位上则全是名词,第二个汉字讲的是“主人公”行动的位置,最后一个汉字指出“求”的目的。其实,这两个成语所说的行动与想得到的目的背道而驰,是根本不可能如愿的,这就是编者杜撰这两个成语教育后人的初衷。

那么这两个成语是什么呢? 就是“缘木求鱼”与“刻舟求剑”。

先说“缘木求鱼”,这个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后来又被人推崇为“亚圣”。战国时期,七雄纷争。孟子云游列国,推行仁政,在齐国拜为客卿。

有一天,齐宣王和孟子闲聊。孟子问:“大王,您让将士冒死攻打他国,难道打败了别的国家,您才感到高兴吗?”齐宣王答道:“为了满足自己最大的欲望。”“什么才是您最大的欲望呢?是因为不够吃,不够穿?还是因为宫中的珍宝太差,音乐不动听?”齐宣王摇摇头说:“都不是。”孟子说:“哦,我明白了。大王的最大欲望是征服天下,称雄于诸侯。可是,如果用你这种办法去满足你的欲望,是“缘木求鱼”,就像人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肯定会徒劳无功的。”齐宣王惊问道:“事情真有这么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要严重。爬到树上去捉鱼,顶多就是抓不到鱼,还不至于有什么祸害。如果想用武力来满足自己称霸天下的欲望,弄不好不能達到目的,反而还会招来祸患呢!”

接着,孟子又举例说明弱国不能与强国为敌,小国不能与大国为敌,齐国不能与天下为敌的道理,要宣王实行仁政。宣王最终听从了孟子的主张。

后人从孟子和齐宣王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缘木求鱼”这个成语,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它不仅警醒了宣王,也启迪了后人。

再来说“刻舟求剑”。这是一则人们非常熟悉的成语,出自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察今》。吕不韦是战国时秦国的丞相,也是《吕氏春秋》的总编。《吕氏春秋》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名作,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吕氏春秋·察今》记载,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用现在的话说,刻舟求剑的故事是这样的: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船上的人对他的失剑感到非常惋惜。可楚人毫不着急,只见他立即掏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对众人说:“这儿是宝剑落水的地方。”船靠岸后,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掉落的宝剑。可是捞了半天毫无结果。他觉得很奇怪,自语道:“我的宝剑明明是从这里掉下水去的,现在怎么会找不到了呢?”众人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早已在落水处沉入水底了,船行而剑不行,你又怎么能捞得到你的宝剑呢?”

这个成语比喻那些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应该知道,客观事物是不以个人的愿望为转移的,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

简单的故事包含着朴素的唯物思想。爬到树上捉鱼与按照刻记号的位置下水捞剑,最终都不可能获得成功。用现在的话来说,错就错在“想当然”。凭空想象,没有可行性为基础,怎么能把事情做成功呢?

猜你喜欢
缘木求鱼吕不韦齐宣王
沉默的齐宣王
靠投机发达亦靠投机败亡的吕不韦
缘木求鱼
缘木求鱼
杀鸡取卵
滥竽充数
吕不韦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