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剧目《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民族审美特征性

2020-11-12 02:07张其飘
鸭绿江 2020年15期
关键词:傣家凤尾竹傣族

张其飘

舞蹈是现实生活中的审美艺术,是生活的美化、生活的充实、生活的创造等。生活之美是舞蹈审美的本质也是其主色调,只有将舞蹈审美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焕发出舞蹈美学的光彩。《月光下的凤尾竹》则是将舞蹈与美学相交叉,不仅仅只是供人消遣娱乐的大众歌舞更多的是从舞蹈审美特征来研究舞蹈本体,揭示了舞蹈本质特征与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

中国对舞蹈美学的探索处于初级阶段,承载着中国特色的舞蹈作品也赋予了中国特色舞蹈美学。表现傣族女孩清纯娇美、亭亭玉立、仪态万分的舞剧作品,能够从上海戏剧学院邓韵所表演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中得到真实的写照,从该剧的艺术特征上看,民间舞蹈的取材来自民间,如果想创造出更富精髓的舞蹈作品,就必须充分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条件。通过比较各民族的审美趣味,领略情趣差异的特点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在中国的舞蹈美学中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从内容角度上看《月光下的凤尾竹》题材与人物的选择是历史性与写实性,表现了傣族文化的深厚悠久以及傣家小妹的至情至性,从形式上分析,舞蹈语汇也融合了傣族民间舞、现代舞多种舞蹈语言形式。编排手法多样化,将情节与人物表达鲜明化、形象化。这部舞剧从舞蹈美学上高度集合了内容与形式创作审美规律,充分表现出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与人性至怀。

从《月光下的凤尾竹》内容结构上看,由勤劳朴实的傣族人民展现出的深厚文化底蕴的傣家少女形象是这个剧目所表达的一个重要主题思想,而另外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充分展现我国少数民族的魅力。通过《月光下的凤尾竹》我们看到了少数民族鲜为人知的一面,了解少数民族的人文风俗和当地最基本的特色。如今舞者注重自身技艺的提高,竭力完美的表现获得观众的认可,也进一步使我国民间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剧目序幕中邓韵面对竹尾相视,穿着心怡的长筒裙,双手伸展,展露后背,展示傣族女孩的风情万种。紧接着盘旋双手、含胸、绕腕、顶胸腰,淋漓尽致的诠释了傣族典型“三道弯”,从立起的脚掌到弯曲的膝部,以弯曲的膝部到跨部,再从跨部到倾斜的上身;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她像一只“金孔雀”,变换繁美的手势,将人格与自然相互交融,赋人格以自然化,赋自然以人格化,展现出傣族人民的风土人情。舞蹈达到高潮时,曲声连催,舞者随曲而动,这只“金孔雀”上蹿下跳,踮步行走,依偎翠绿凤尾竹。从来回旋转接勾脚立身再到仰头顶胸腰的外在体态看内在本质,我们能够品味出对对生活的乐观向上,开朗豁达。舞蹈通过节奏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来表现不同的情绪状态。从高潮的快速旋转、轻松跳跃紧接着舞蹈落下帷幕,音乐减缓、舞姿曼妙,由高昂到低缓。舞者转身面对竹尾相视,一切又回归原始的静谧安详!舞蹈的美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魅力在于多变的造型,因此可变换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造型也造就了舞蹈独特的艺术特点。

生动的故事结构和人物形象突出的主题思想,演绎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傣家小妹形象。在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下,故事的起因发展结局与矛盾紧紧相扣,全剧结构严谨,故事清晰完整舞蹈形式多种多样的美和境界。舞蹈因为美被我们欣赏,它对乐观生活的反映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美及追求什么样的美,它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又在特定的条件中以加工的方式来创造的反映,能够在欣赏美的同时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社会,舞蹈从诞生就一直伴随人类的发展而演变根据艺术自身发展的特点顺应时代潮流。《月光下的凤尾竹》综合了音乐、服装、道具、灯光舞美,表现了一定内容,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追求。体现出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质朴真实的傣族民族性格具有表现力。写实写意的完美交融,动作的再现性和表现性使我们置身于故事之中。再现性的动作表达描述具体事物和生活场景,表现性的动作表达人的内在情感、思想及社会观念。剧目巧妙的将社会背景写实性与舞蹈动作写意性完美结合,最终达到情和理的统一。

猜你喜欢
傣家凤尾竹傣族
办公室里的凤尾竹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傣家跟着流水走
五树六花荫傣家
我就是凤尾竹
凤尾竹栽培技术及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小康路上新傣家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PINEAPPLE 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