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芳
判断果实的好坏,需观其形,察其色。形状完整、饱满之果是好果;色泽鲜亮、纹路清晰之果也是好果。那么表面有轧印、褶皱、裂痕、异色、异味之果一定是劣果吗?那不一定,因为很难立刻从外表正确判断其质地。同样的道理,大部分学生在生命成长的历程中难免会磕磕碰碰、错事连连甚至屡改屡犯,就如同有异色、异味、轧印的果实一样。能否冠以“不文明”学生?我看要慎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这“过”的外壳里,或许有一个很大的商榷空间。如果教师能俯下身子,用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允许他们有一些小错误、小毛病,并给予改正的机会,就能剪碎其“过”的外壳,寻找产生“过”的原因,发现“过”背后的教育价值,由此领略意想不到的风景。
一、透过错误的外壳,看到探索的“核”
儿童具备“有吸收力的心智”,是一个小小探险家。在偏离正道、偏离常规的探险活动中,学生往往会接连不断地发生错误。教师不能武断地去“堵”“截”,甚至一票否决。
例如,学生在科学课上使用了温度计,懂得用温度计可以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他就用体温计去测量粥的温度,结果体温计当即爆裂。学生大吃一惊,又恰巧被妈妈撞见。妈妈告诉他,体温计里有水银,水银有毒,这锅粥得全部倒掉。学生在惋惜之余感到又羞又怕,羞的是自己这么傻,怕的是假如妈妈没及时发现,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妈妈看在眼里,不露声色地摸着孩子的头,笑着劝导他:你从今天的小错误中有收获吗?以后做实验,得准备充分,才可能获得成功。
宽容源于慈爱,鼓励源于认识。妈妈朴素的话,显示了宽容和鼓励。她冷静地透过错误的外壳,看到孩子的探索之核,正进行着一场“观念的冒险”,由此保护了孩子对自然界的惊异之心——兴趣。
二、剪开错误的外壳,品到体验的“质”
与成人相比,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和体验。这是教师无法直接给予的,也是书本知识取代不了的,所以教师应珍视学生生命中的错误,引导他们从中吸取教训,努力将每一次错误经历都转化为有益的经验。
L在同学中是个头面人物,说话有股江湖气。有一次,他鼻青脸肿、垂头丧气地出现在德育处。原来是他的好兄弟D在马路上骑车撞了人,不知理亏,还嘴不饶人。战斗一触即发之时,L及时赶到,三句好话几个手势便劝得双方偃旗息鼓。哪知D嘴臭:“老大,还是你行!这些小子,孬种!”L习惯地“嗯”了一声,点了下头。结果对方的拳头便雨点般砸了过来……德育主任静静地听完,没有急着下结论,只是让L坐着反思。
一节课后,L叹着气自责:“D的最后那句话是祸根。要不是那句话,我也不会乱点头。唉,今天这滋味不好受。”“你看问题还行!”德育主任见水到渠成,顺势开导引领,“老师的想法有三:一是说话要看场合,这一点D没做好,你劝架成功,说明有能力。二是表态要负责任,你随口“嗯”一声,人家以为你认同D的说法,这是你以老大自居养成的陋习,要改掉。三是要将心比心,今天你被打的滋味很难受,以往人家被你打的滋味,和现在的你没什么两样吧?”L红着脸连连点头。
德育主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对犯错的学生进行疾言厉色的训斥、说教,而是从错误的表象中,发现了教育的潜在价值,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的“质”——行为认识能力、自我反省水平在体验中悄然升华。
三、剪碎错误的外壳,闻到成长的“香”
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不断犯错和不断修正的过程,剪碎错误的外壳,就会闻到一缕成长的清香。
例如,M是一个插班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代管,经常上课开小差、迟到、旷课、玩手机。爷爷奶奶的责骂和教师的批评教育都收效甚微。有一天,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各组学习古诗的成果。学生都在积极讨论,准备用朗诵、绘画、吟唱等方式展示。只有他低着头奋笔疾书,原来他在纸上画手舞足蹈的老师。被教师发现后,他故作轻松,但能从通红的小脸上看到歉意。教师心領神会,没有怒气冲冲,而是对他伸出了大拇指:“没想到你绘画功夫如此了得!来,好好读读这首诗,把诗的意境画出来,你一定比别人画得神似。”老师的宽容,给了学生一次超越自己的机会,从此该学生面貌焕然一新。不仅美术兴趣日增,其他科目的学习态度也端正起来,成绩直线上升,期末已踏进了科目全优的行列。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学生羞愧的神态让教师看到了自尊,注意到潜在的幡然醒悟,由此激发了学生超越自我的潜力,散发出了成长的芳香。
错误是一把双刃剑,既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失败、畏惧,也会带来兴趣、成长甚至超越。因此,教育者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应该宽容、接纳,允许他们进行一次“离开真理的漂泊和巡游”,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孩子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在错误中探究,引导他们在错误中反思,促使他们在错误中成长,从而收获顺畅大路上看不到的四时风光、累累果实。
(江苏省泰兴市新市小学 225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