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教学视角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

2020-11-11 03:09罗彦
学周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中实验教学

摘 要:很多教师在物理课堂上重实验、轻理论,学生大多对物理实验内容没有产生太过深入的理解,导致学生脱离实验时的学习无力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对物理实验的基本内涵做出探讨,理解物理实验教学的本有属性,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学生容易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引导教学。对此,教师可对实验教学视角下的物理课程教学进行探讨,由家庭实验、趣味实验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实验教学;高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1-01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1.060

家庭实验与趣味实验是物理实验课堂开展的核心内容,伴随着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时也必须对现有的课程教学理念进行认知。结合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智力因素,了解学生参与实验的特点,由更具多元化的家庭实验和趣味实验去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在强化自身能力的同时,理解到实验知识学习的乐趣。这是科学教学策略的一种有效实现,它也能够强化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开创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一)人才发展的必然需求

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比重,科学开展实验教学也是人才改革的一大必然要求。它能够推动我国树立新的发展概念,完成社会人才素养的提升[1]。初中阶段的物理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品格的一大重要阵营。

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在学习成长方面的知识掌握之外,还必须要求学生在学校里具备良好的素质。这是实现高级人才打造,完成学生学习能力激发的一大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可由物理实验教学去帮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的扎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适应人才发展的必然需求。它能够推动学生在学习完成之后积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在教学时也必须关注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以此顺应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教育改革的需求

从现阶段的物理课程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仍然局限于以规定的教学计划去安排教学内容,其实际的教学过程也不是太过完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容易出现某些思维定式状况,这是不利于学生完成综合发展的。教师在教学时仍然只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基本的物理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难以在物理课堂上完成自我思维的拓宽。很多学生的自身动手能力都是不强的,如何打破这样一种教学僵局、构建高效物理课堂也成为教师教学的难点。通过实验教学的引入,教师可以由此开展更具高效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吸收新的知识,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呈现出来。教师也可以借此深化教学方式,由更具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顺应教育改革需求。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

实验教学开展是推动物理课堂完成改革,落实素质教育核心目标的重要内容。中国近些年来的就业形势是较为严峻的,很多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危机。大多数毕业生在为社会带来财富的同时,同样也给社会的就业发展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物理能力发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时找准自己的学习方向,学生也可以由此获得一技之长。这是拓宽学生实验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理解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发展需求。扩大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面,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趣味物理实验的实施策略

(一)积极开发物理实验的硬件措施

以往的教育理论已经得出,要想完成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发展,也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贯彻趣味物理实验内容。根据学生的素质教育意见和实验教学要求,调整教学内容,让物理实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2]。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由学校已有的实际条件做出引发,以此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将趣味物理实验当作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把不同模块的知识进行划分。以便教师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在不同主题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学习方向,让学生能够依照自己的学习特点调整学习意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二)科学开发趣味实验的软件设施

若仅仅局限于硬件设施的开发,那么趣味物理实验课堂也是无法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创造一些自我操作平台,使学生在该平台放飞自我想象力,创造出不一样的学习价值[3]。教师也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的物理实验操作机制,使得学生能够在此平台内进行科学操作。

教师要确定物理实验计划,根据不同模块之间的知识特点重新调整教学内容。由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对计划内容进行评估,在评估方面则应该包括物理实验所必须包含的目的内容以及实施时间,了解其所需要的设备、场地或者指导人数,之后再根据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以及實验设施数量重新分配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教师要按照模块的数量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做好划分,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因材施教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方向进行明确。在对学生做出评估之后,教师可以此作为起点,重新进行分组教学。学校可建设一批更为完善的教师管理队伍,由专业人员的素质去支撑学校教育完成发展,针对其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对其做出解决,提高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效率。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则应该对学生应有的物理实验行为进行约束,基于趣味教学行为,规范教师与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共同行为,保证学生能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完成技能训练,由这些制度去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三)科学制定趣味实验的实施计划

在实验计划确定方面,实验组织人员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计划。一般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爱好對其做出实时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思考物理实验问题。由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物理实验活动展开教学,让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给予一些学生特殊的操作实践空间,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演绎过程中理解知识。在完成物理实验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评价,将学生的趣味实验技能成绩纳入其学业的考核范畴内,并将其与课堂的其他成绩做出统一,让学生能够理解到物理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将其构建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教师要结合学生对综合物理知识的了解,按照层次教学状况,让学生将生活知识、社会知识、自然知识联系在一起,确定物理实验教学目的,为学生的研讨学习打下基础。

三、家庭物理实验的实施策略

(一)做好家长沟通

家庭物理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整理知识,了解每一个实验内容的基本内涵。教师在教学之前也必须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向家长贯彻某些新的物理实验观念。由此使得学生能够在家里与家长共同完成实验,构建一个完整的物理实验室[4]。

在家庭实验室里,学生能够利用一些生活材料,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探寻不同器材之间的相关联系,在完成实验过程中通过反复操作理解实验的形成特点。这也有利于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实验,让学生利用某些家庭实验现象去珍惜生活问题。教师在平时授课时就应该多给学生灌输一些家庭物理实验的开展方法,让学生回到家后乐于进行物理实验,并从中学习到知识。如果某些家长无法理解家庭实验开展的意义,教师还可以由主题班会的开展带动家长,获得家长的允许,建立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家里收集与实验有关的器材,根据教材上所学习到的某些知识进行自主实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二)转变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物理实验观念,将家庭实验作为物理学习的一种新型方式。这也需要教师基于素质教育背景,重新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向,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产生一种浓厚爱好。这样的学习过程会逐渐成为学生在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会通过与同伴进行互助交流理解某些物理实验过程,他们也真正在家庭实验中收获到了快乐。教师在一旁应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人作用,将家庭实验与学生的物理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连接,利用某些家庭实验报告让学生对物理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当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教师也应该尽量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对某些验证型实验做出改造,将其转变为设计型实验,通过灵活改变实验方式,让实验设计内容变得更具多元化。教师可要求学生尽量简化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开拓自身思维,得到真正的锻炼,使家庭物理实验成为一种重要的物理教学方式。

(三)加强实时沟通

很多学生在进行家庭物理实验时由于缺乏一定的约束,常没有了解到实验开展的误区。一些学生盲目地将教室里所学习到的知识套路搬入其中,这也出现了某些教学风险。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了解到学生实践能力较低这一问题,在学生开展家庭实验时及时通过各种交流工具去对学生进行指导,规范学生的物理行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基本的实验操作。这也会实现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偏重于某些教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结合生活用品对实验材料做出选择,理解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注意现象等基本要素,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对物理实验过程做出评估。对学生在家庭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错误,在学生回到学校之后教师还应该对其进行总结,通过亲自示范教学,让学生理解到自身实验与教师实验存在的差别,调动学生参与家庭实验的积极性,加强教师教学的实时指导,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旭栋.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3):94.

[2]杨世玲,章勇,杨通锦.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思考——基于黔东南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1(3):35.

[3]胡晓雄,徐志燕.基于高考实验题对高中物理实验课有效教学的思考[J].物理教师,2017(12):27.

[4]陈小敏.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路径[J].求知导刊,2016(9):33.

作者简介:罗彦(1971.6—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高中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