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伟,陈曲敏(通信作者)
1 厦门市第三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2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患者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出现障碍,使机体的气体交换不能有效进行,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及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式为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但其存在不足,会对患者的肺组织造成损伤。膈肌起搏属于一种与患者生理功能匹配的治疗方式,与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联合应用可提升疗效[1-3]。本研究旨在探讨膈肌起搏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8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0~81岁,平均(46.32±3.21)岁。试验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21~80岁,平均(47.21±2.1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纳入标准:(1)Ⅱ型呼吸衰竭,即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不足8.0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不足6.7 kPa;(2)患者丧失自主呼吸能力或自主呼吸微弱,需采用机械通气以及插管等辅助呼吸;(3)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4)患者神志正常,意识清楚,能够根据要求积极配合治疗;(5)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先天性呼吸系统功能障碍;(2)合并恶性肿瘤;(3)各项临床资料不全;(4)存在精神病史。
对照组采用正压机械通气治疗:选用爱徕EPV200呼吸机(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规格型号:Carefusion)为患者实施正压通气治疗,并对呼吸机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设置呼吸机模式为A/C,根据实际情况对潮气量进行适当调整,并控制潮气量为7 ml/min,呼吸频率设置为12次/min,峰流速设置为40~50 ml/min,呼吸比设置为2∶1,将呼吸末正压调整为0 cmH2O,对患者的吸入氧浓度进行严格控制,使氧浓度能够保持在0.5~0.6 L/min范围内,并将氧流量触发灵敏度设置为2 L/min;为患者通气30 min后,利用呼吸功能检测仪对患者的氧合指数以及呼吸力学参数指标进行检测。
试验组采用膈肌起搏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为患者使用体外膈肌起搏器,并在起搏器左、右输出端分别连接电极,在颈部胸锁乳突肌下方的1/3处粘贴小电极,并在胸大肌两侧粘贴大电极,对电极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电极的输出电压设置为5 Vrms,电极脉冲宽度设置为0.3 ms,电极输出幅度设置为20 Vp-p,合理调整膈肌起搏器的频率及潮气量,保证与呼吸机相关参数相同;通过利用膈肌起搏器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气流对机械通气产生同步刺激,从而确保膈肌起搏的通气量能够与机械通气的通气量持平;在通气30 min后,对患者的氧合指数以及呼吸力学参数指标进行检测。
(1)氧合指数:于通气治疗前以及通气治疗后30 min进行测定。(2)呼吸力学参数:于通气治疗后30 min进行测定,包括气道压力(airway pressure,Paw)、平台压(pause pressure,PP)、呼吸功(work of breathing,WOBp)、吸气末跨肺压(end-inspiratory transpulmonary pressure,PTP)、静态顺应性(static lung compliance,Cst)、呼吸机械功(work of breathing,WOBv)、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以及肺部阻力(lung resistance,RL)。
通气治疗前,两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治疗后,试验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通气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比较
试验组Paw、PP、WOBp均低于对照组,PTP、Cst、WOB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aw、R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通气治疗后的呼吸力学参数比较
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及发绀,有时可能会出现感染、心力衰竭、肾衰竭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该疾病病情危重,必须尽早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以降低病死率;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对多个脏器功能造成负面影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是最普遍的一种通气治疗方式。正压机械通气主要通过利用正压,将气体泵入患者的肺部,使患者的呼吸做功有效减少,从而改善氧合指数,对预防肺泡渗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5]。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虽然具有显著的通气效果,但该方式与人体的呼吸原理存在一定的抵触现象。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萎缩肺泡被强制循环扩张,或是正常肺泡被过度扩张,极易引起炎症。膈肌起搏主要通过对膈神经进行功能性电刺激,促使膈肌收缩,从而实现改善肺通气的目的。将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升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6-7]。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气治疗后,试验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aw、PP、WOBp均低于对照组,PTP、Cst、WOB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aw、R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膈肌起搏能够帮助呼吸衰竭患者的膈肌进行自主活动,同时给予患者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两者可协同给予患者呼吸支持,从而提高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运用膈肌起搏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及呼吸力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