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丽琴
宜兴市人民医院有着74年的建院史,目前有职工2 300余人。这个位于城市中心的三级甲等医院,汇聚了本市最多的知识分子,也天然形成了最大的读书群体。对医疗技术的求索、对人文理想的追寻,早已融入医院一代代职工工作和生活的日常,阅读便是其中最动人的姿态之一。
2010年,医院即启动了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至2020年,已举办了10届。2018年5月初,宜兴市卫健系统成立读书者联盟,宜兴市人民医院同步成立职工读书者联盟分盟。
联盟成立至今,有2 000多名成员,由分管领导担任负责人,党办、宣传科、团委等成立联合办公室,医院各临床科室成立读书者联盟分会,由科主任或党支部书记任分会负责人,全院职工均为读书者联盟会员。读书者联盟借由院科两级联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围,受到了职工的认可,也得到了上级的褒奖,被宜兴市卫健委授予读书活动的“优秀组织奖”,同时被宜兴市委宣传部评为2019年度优秀阅读组织。
一是开列书单,推荐引领。2018年,49个临床科室推荐了阅读书目,推荐图书共计67本,其中《协和医事》《平凡的世界》等作品受到追捧。2019年,全院职工推荐了48本书,涵盖经济、科技、哲学、人文、历史等多个领域。2020年,各支部推荐好书书目达百本,涉猎范围更是广泛。
二是精心组织,交流互动。在联盟分会层面上,介入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麻醉科、妇产科、超声科等科室举办了读书交流活动,科室人员分享了各自的读书心得。在院联盟层面上,举办了阅读分享会、科研分享会、英语学习分享会、亲子教育分享会、朗读会、创作交流会等十余次分享活动。交流互动带来了思想的碰撞,参与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在2018年末举办的读书系列活动汇报会上,联盟就基层医院读书学习现状进行大数据分析,结合医院业务工作状态,对医务工作者的身心调适、质量与安全管理产生了启迪。
三是设立专栏,开辟阵地。在院报和微信公众号同时开辟了“叙事医学工作坊”专栏,每期刊登优选的人文病历。仅2019年,微信公众号就刊登了50篇原创的文章。线上的四季读书会,每个季节举办两次。同时,充分利用好院区连廊的空间,以展板的形式展出了职工推荐的好书,引得行人纷纷驻足。并且将展板的电子图片以美篇的方式继续在线上推广,线上线下互相交融,获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是鼓励创作,面向社会。连续多年举办人文病历征文和读书征文活动,每次都会汇编成册。2018年共收集到70多篇读书征文,最终67篇被选录、编辑成2018年职工文集。医院选送的微电影《无名氏》获2019年第五届江苏医院微电影节“网络人气奖”和“最佳导演奖”两个奖项,这部微电影正是读书者联盟所倡导的将文本影视化的有益尝试,以新的方式呈现了医院的生态和医务人员的职业追求。
五是畅通渠道,表彰激励。为职工搭建更多的平台,畅通发表的渠道,积极为大家投稿。职工张旭的《你好老张》被《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录用,严小芳《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陆婷《心灵的距离》、邵燕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多篇文章被《宜兴日报》录用,《宜兴日报》还用一个版面刊登了医院职工撰写的叙事医学人文病历。开展阅读活动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评选活动。2018年,有35名职工被评为读书达人,7个科室被评为读书活动先进科室。医院获市卫健委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4名职工被评为市卫健系统“读书达人”,阅读的氛围愈发浓厚。
六是多方合作,共同推广。医院和市图书馆、九如城、社区等多个单位、部门合作,共同推广读书活动。和市图书馆联合开展读书分享会、优秀作品朗诵会;和九如城养老集团共同举办读书节活动;为大同社区、和平社区征订《宜兴日报》报纸,赠送院报和内部文集刊物,以更多的方式延伸医院的读书活动。医院的读书活动受到当地媒体的关注,予以报道。同时,卫健系统的读书者联盟还被市委宣传部选拍为短视频《书香宜兴》系列之一,作为对外推广读书活动的代表。
通过读书活动深入而又广泛的开展,医院书香弥漫,人文医院的氛围更是浓郁。对疾病的关注、对患者的关爱、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成为全体职工的不懈追求。通过读书活动,倾听与诉说,成为医患之间、医院与社会之间新的沟通方式,医患关系更为和谐。
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播种耕耘的过程,职工读书者联盟尝试以推广阅读的方式来助力医院文化建设,为医院文化的苗圃播撒下更多的种子,也以原创的方式为医院、为医务人员、为患者记录下更多的生命故事,为促进医院和社会公众的交流,构建更和谐的医患关系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