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的健康守护者
——甄生联

2020-11-11 10:36:40冯春磊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9期
关键词:宝音农牧民病人

文/王 文 冯春磊

乌拉特中旗地处内蒙古西部,北与蒙古国南戈壁省交界,有184.4公里边境线,是以蒙古族为主的边境旗,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地广人稀、环境恶劣和条件艰苦的乌拉特中旗从事医疗工作是十分艰辛的事,甄生联就是这片土地上各族农牧民的健康“守护神”。

中医世家出身的甄生联,1975年就跟随父亲在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此老图公社的全掌子卫生所学医,在随父亲学医出诊期间,他切身感受到了当地农牧民难看病、看病难的境遇。因此,他立志要用精湛的医术为这片土地的农牧民解除病痛。一年之后他开始了独自行医的生涯,由于医技突出、服务热情,不求回报,深受当地老百姓的信赖和赞许。1987年在包头医学院完成学业后,他没有改变为基层农牧民服务的初心,放弃了在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工作的机会,来到条件非常艰苦的巴音哈太卫生院工作,这一干就是几十年。几十年来,他坚守在大山深处,用娴熟的医疗技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巴音哈太苏木及周边牧区的少数民族农牧民默默服务着,他的青春、他的热血都奉献在这里,他的足迹遍布巴音哈太的每一个角落。

1988年一个狂风肆虐的冬日,几天前刚下过雪的山头变成了白茫茫的冰坡,夜晚气温降至零下,融化后的积雪在路表面形成一层冰,身背二个药包的甄生联顶风前行,走起路来异常艰难,但他还是坚持来到了阿拉腾其其格家中,经过检查发现是急性阑尾炎,他立刻进行了对症治疗,经过一晚上的忙碌,阿拉腾其其格的腹痛症状逐渐缓解,天刚亮他就让病人家属带着他家清代祖传下来的一个特效方子去苏木卫生院的药房取药,全然不顾祖传秘方会泄密的风险,使病人的病况得以痊愈。像这样随时出诊的情况,在他从医工作的四十多年里,是家常便饭。他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给了求医问药的病人,对家庭留下的只能是愧疚。由于他工作繁忙,有时春节期间都在给病人治病,更没有时间陪孩子,甚至能在家过年都成了奢望;同时,常年出诊常会因天气突变及自然原因,风险重重。在一次出诊过程中,甄生联因路滑滑倒造成腰椎骨折,虽进行过两次手术治疗,但严重的后遗症常让他疼痛难忍,但一想到自己的双手能够救死扶伤,他就充满了活力和干劲。1989年,甄生联为了更好地服务农牧民成立了乌拉特中旗甄生联中医诊所,继续从事医疗临床工作,并传承着传统中医药文化。

甄生联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出诊原则,遇到两类患者他会离开卫生院马上出诊,一是老弱病残患者,二是刚生完小孩坐月子的患者。遇到生活困难的群众,他不收出诊费。几十年来,累计垫付医药费二十多万元,抽屉里留下了厚厚一沓的欠条。“巴音哈太是贫困牧区,嘎查中有许多农牧民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很多病人身患重病无力医治,所以我得想方设法让病人少花钱、不花钱,能治的就免费治疗。”甄生联如是说,用医术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减轻病痛、恢复健康是甄生联医师一生的追求。

治病找源头,教会群众健康生活、预防疾病,才是甄生联的目的,他的理想就是“天下无病”。为此,甄生联将祖传“甄氏祖传秘方七册”秘典及百年来非常珍贵的医事资料无偿捐献给国家,为传统中医的发展与挖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和女儿甄淑媛整理出版了《甄氏中医祖传实录》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书中许多方剂治疗有关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对传统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2017年入选内蒙古人民政府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并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甄氏中医祖传秘方”项目的传承人。

多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打动着被他医治过的每一个人。他积极参加各种医学交流活动,是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抗癌协会、内蒙古作家协会的会员及乌拉特中旗政协委员。单近几年发表的医学论文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就有二十多篇。同时把几十年积淀下来的厚重人生阅历和感悟写成纪实散文集《那些年那些事》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实至名归,于是政协委员、各种奖项及优秀工作者等荣誉也接踵而至,2017年被评为”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全国基层好医生,2018获“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甄氏中医祖传实录》一书获“全国医界好书”。

甄生联整理和验证了许多民间传统高效的土方、验方,整理成册,这些方剂不仅能缩短病人的病程,而且价格低廉,疗效显著。收集研究民间治病方法,这一举措促进了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增补了中医药新的内涵,赋予了传统中医药新活力,守护了民族医药这片热土。

甄生联在医疗卫生战线摸爬滚打了四十多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疾病对病人产生的痛苦及所需高额的医疗费用导致生活窘迫贫困交加他感同身受。特别是在2017年以后,不惑之年的甄生联开始反思,古人在治疗未病方面已取得宝贵的经验,党和政府又大力提倡健康扶贫,为何不用当地的中药材大幅降低农牧民看病的费用呢?于是他劝说农牧民种植道地中药材挣钱,教农牧民用采撷来的中药材解除疾病,让农牧民明白防病比治病更重要,并请自隗始躬先士卒。

2018年7月4日,新忽热苏木72岁的贫困户宝音,突发半身不遂(脑溢血),甄生联把过脉后,开始紧急救治,降颅压,控血压,输氧气,老人转危为安。甄生联日夜守护,用宝音家草场上的中草药调理老人的气血,让宝音的家属把布条挂在榆树上,让宝音用于拉动肢体上下活动,做康复训练,两个月后,老人基本康复……这仅仅是甄生联守护一方农牧民健康的一个缩影,但也是甄生联对农牧民健康扶贫的一个典型范例。

2020年武汉发生疫情,甄生联第一时间向当地的卫生健康委写了“请战书”,做“逆行者”,捐款捐物,给防控人员送自制的防疫香囊。疫情的大流行,甄生联心急如焚,身为政协委员的他写了六篇关于“关于如何防控新冠肺炎、鼠疫”方面的提案,为党和政府防控疫情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他撰写大量科普文章普及农牧民对防控疫情的意识。甄生联虽是一位普通的医生,却活脱脱地体现出了一个医者仁心,敬业奉献、淡泊名利、悬壶济世、心系百姓、悲天悯人的农牧民健康守护神的形象。

猜你喜欢
宝音农牧民病人
榜样
谁是病人
片警宝音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36
易拉罐
易拉罐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06
病人膏育
故事大王(2016年4期)2016-05-14 18:00:08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6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28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
现代农业(2015年3期)2015-02-28 18: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