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林,徐丽虹
(1.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2.安庆市外国语学校,安徽安庆 2463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对青少年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优良传统涵养及社会实践育人的综合性要求。学者们围绕中华优秀传统的丰富内容,从思想政治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等角度进行了多维度分析,普遍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其丰富的内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文化根基。思想政治教育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青少年)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实践基地建设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纳入到人才培养中,丰富思政实践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育人的形式和路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尊感和自信心,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科学树立远大的志向,涵养优秀的品质、培养优秀的技能,将个人的成长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个人价值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作者以坐落在桐城故里、黄梅之乡,是皖西南和大别山区唯一冠名“大学”的安庆师范大学为例,分析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该校多年来围绕立德树人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指导,以课程建设、基地建设、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等为抓手,将校史、校训等显性的元素融入到黄梅戏文化建设,将黄梅戏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该校特色项目四成教育、三修教育当中,以养成教育为主,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形成了符合高等教育要求和学校特点的黄梅戏艺术文化传承格局。
高等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中,已经有目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德育工程的工作组成部分,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海量信息唾手可得,青少年观念新颖,主体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存在理想信念不确定、市场化程度较深、价值观容易被误导、功利思想较重等问题。如何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雷声大雨点小的特点,学校在课程开设、活动组织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存在参与意识不强,研学旅行走过场现象,传统文化的精髓未能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入脑入心,真正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
国内外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众多,出书著作、影像资料、动漫设计、学术论文等形式多样。文章以安庆师范大学为例,探寻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梅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研究、实践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和独特优势,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科学思想。[1]安庆师范大学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发展建设黄梅戏特色专业,拥有安徽省省级研究中心“黄梅戏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以及校级“黄梅戏与民间文化研究所”,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黄梅戏表演艺术实训基地”,安徽省大学生实践基地,机构人员配备齐全,整合全校资源和地方资源,整合科研力量,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0多项,开展黄梅戏艺术的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剧目创作、论著撰写,先后出版专著10多部,相关学者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100多篇,展现中华传统的艺术魅力。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文章以安庆师范大学威力,该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以社团建设、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为载体,形成了将黄梅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
3.2.1 黄梅戏艺术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共有学生社团83个,其中黄梅戏爱好者协会、戏剧协会、话剧社、华夏文礼汉服社、陶艺协会等文艺爱好类社团15个,黄梅戏爱好者协会多年被评为校“十佳社团”。学生社团定期开展黄梅戏唱腔课、表演交流课、戏剧课堂、微电影拍摄等教学交流实践,每年举办“社团文化节”,带领全校黄梅戏爱好者学习、传承黄梅戏文化艺术。
3.2.2 黄梅戏艺术与中华茶文化等地方文化创新融合
安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黄梅戏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是人民群众在劳作自发形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经采茶调发展而来,是民间艺术和歌曲相结合的文化产物,经过百年历史,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她源于群众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受地方桐城文化、徽州文化的影响,茶文化也表现不俗,“献茶”就是桐城民俗中最重要的表敬意的礼仪之一。《桐城续修县志》有记载:家有红白喜丧之事,均需以茶表敬意,拜师学艺也必须有茶礼,花茶、满月茶等均为桐城习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一笑堂茶会所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签约合作,充分发挥黄梅戏艺术鲜活的表现力,展示六安丰富的茶文化。
学校举办的大学生茶文化创新大赛,将黄梅戏艺术与中华茶文化相碰撞,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创新组合,呈现新时代的中华文化艺术综合魅力。学校在岳西高腔、桐城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开展积极研究,专门组建团队,通过社会实践深入地方开展系列黄梅戏根亲文化的探寻,其中《寻求传统文化归根的初探之旅——陕西商洛地区商南“江南村”黄梅戏根亲文化探源》调研报告获得安徽省201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等奖,创办的“翘黄梅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研创系列黄梅戏文化,在黄梅文化的传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2.3 黄梅戏艺术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果显著
学校每年面向全校开展话剧展演系列活动,广泛征集剧本,开展专场汇演,学校连续五年获得安徽省大学生自创话剧展演一等奖,选送的作品每年在全省各高校进校现场展演,组织师生参加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展演活动,参加地方剧团如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等剧团排演的各类大型剧目。2018年,该校将黄梅戏艺术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编排了黄梅戏《红梅赞》参加安徽省戏曲文化进校园文艺汇演。2019年,该校选送黄梅戏节目参加北京大学校园戏剧文化节,通过活动的开展,广泛地传播了黄梅文化,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3.1 黄梅戏的广泛传播彰显艺术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理论源头,她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建设、有效净化社会风气。该校大学生黄梅剧艺术团已建设有11年,做首批全国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团队,在地方高校、中小学乃至社区开展黄梅戏专场演出有60余场。将黄梅戏的艺术在全省范围的广泛传播,让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心中扎根。2011年,该校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录制《说黄梅》(12集)节目,引起较大反响。2016年,该校在中央电视台录制“跟我学”节目,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大众传播黄梅戏文化,教唱黄梅戏剧目。《黄梅戏经典剧目赏析》课程作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在“爱课程”网对社会公开,获得较高关注度。
3.3.2 成立黄梅戏产学研联盟,全方面展示建设成果。
该校牵头组建了由安徽、江西、湖北、江苏、上海、广东等地的部分开设戏曲教育院系的兄弟高校、艺术科研机构、演艺院团等20多个单位组成,集纳教学、科研、创作、出版、影视、传媒、娱乐、旅游等多种功能和业态的黄梅戏产学研联盟,开创全国首个戏曲本科教育开放、联合式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运作模式。依托“顶岗支教”活动先后组织百余名学生到安庆、芜湖地区二十几所中小学校开展黄梅戏教学活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门报道。依托“送戏下乡”,开展黄梅戏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中小学“四进”活动。专门开展了《黄梅戏艺术欣赏与演唱》课程教师研修班,为黄梅戏的传播培养师资队伍。依托教育部项目,组建了“音体美教师一体化培养试点班”,为学生专门开设黄梅戏课程,为将来他们到中小学从教开展黄梅戏的传播,打下基础。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丰硕,呈增长趋势,但仍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
4.1 要进一步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要求,研究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专著或校本教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引。截至目前,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论著举不胜举,但是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4.2 要进一步改进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运用比较研究法,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推向纵深发展。现有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从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出发,分析其对青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还需要将中华传统文化放在中华文化、中国精神谱系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高校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
4.3 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涵的特点,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成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特点,发挥课程思政的优势,充分运用思政课堂的优势,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学真信真行动。
4.4 要进一步占领新媒体、互联网平台,以文化传承、基地共建、文化浸润、实践体验式教学中心建设为抓手,年轻人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覆盖到哪里,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紧跟新媒体发展、社交平台,多功能、多渠道地与青少年打交道,线上线下相结合,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
4.5 要进一步加强地方民俗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融合建设。茶文化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挥青少年的创造力,进一步将生活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从而进一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升青年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生活品味,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的传承发展,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