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学校管理策略

2020-11-11 13:05:13
报刊精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职工评估农村

贵州省余庆县关兴中学

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它是学校领导通过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现阶段,学校管理受到了来自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各个因素的影响,作为校方必须认清形势,发动全体教师的力量来配合各项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措施,从而有效改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不利局面。

一、目前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作计划种类较多,难以执行。

学校计划目标应该结合实际,措施应该得力,实施方案应该周全。但是,有些学校计划随意性较强,脱离学校工作的实际。作为学校,只在乎有没有计划,计划种类全不全,而不在乎可行不可行。更有甚者,极少数学校出现补写计划的现象,计划不是制订在工作之前,而是制订在工作之后。这些学校开展工作时,只能被动应付,很难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学校制度齐全,难以落实。多数学校制度建设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制度汇编。然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打折扣的现象,奖罚不到位,领导们对某些现象带有一定的感情因素,态度暧昧,致使学校的制度形同虚设,制度建设的目的仍然是应付检查,削弱了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功能。

3.教育评估不尽科学。教学评估存在几种不良现象:一是评估只看结果,轻视过程。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评估,会造成学校的管理失去过程控制,从而使学校管理背离教育方针,违反教育规律。二是评估注重材料,不注重实际工作,此种现象滋长弄虚作假之风,出现评估前补材料、造档案,评估时要什么材料就有什么材料。三是评估注重学生成绩,不注重综合因素。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教师的竞聘上岗,职称评审,学生成绩的排名占了很大比重,对于一些薄弱学校,甚至是一票否决,这也不利于教育观念的转变,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发展。4.民主管理意识淡薄。目前学校管理存在两种认识上的偏差:一是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理,就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这样校长在行使权力时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使学校管理气氛僵化,学校中层干部和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压制。另一种认识认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学校管理的好与坏,学校办得成功与失败,其荣誉与责任都由校长一个人承担。教职工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意识不强,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一切都可随和,工作被动应付。这两种偏差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甚至贻误学校工作。

二、解决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师资力量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师资力量的提升也是学校的办学主题,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管理成效,必须要建设出一支综合水平过硬的教职工队伍。为此,就需要对教师开展培训与教育工作,这种培训需要具有针对性,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培训工作要集中在备课上,注重提升他们备课的规范性。对于中年教师,则要注重提升他们教学的创新性,在教学改革工作上下苦工,帮助他们形成科学、创新的教学理论。在培训与教育工作的开展上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措施,拓展民主沟通渠道,以教职工为本,实施民主管理模式,这不仅可以激发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对于提升培训效果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这种模式的管理下,传统的单向沟通可以转变为双向沟通,沟通的平等性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不仅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还能够促进学校人际关系的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工作建设的稳定进行。

2.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教育的评价一直都是解决学生、老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良药。评价讲求科学,传统的以学生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已经不适用,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努力程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从实践效果来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体系广泛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同时它也能体现公正公平的内涵,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课改的专业性强,理论精深,农村老师虽然经过培训,但在实践教学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偏差,仅依靠学校制订评价体系是有困难的,农村学校需要一个像样的科学评价标准,有了科学标准指导下的质量评价,教师和学生才能积极教学、学习,学校管理质量才会提高,学校工作才会良性循环起来。

3.增加投入,更新设备,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学校教学管理的关键部分。根据学校各管理部门的职能,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事务管理等,只要落实这些系统的现代化管理,学校的管理工作就一定能更上一层楼。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合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对教育来说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要求教师应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已被社会各界所认可,在农村地区更是应该得到推广和发展。

三、结束语

经过上文的研究和分析,确定当前我国在农村中小学教育和管理体制的发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当前我国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的教育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和国家的综合发展。随着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落实,我国整体教育事业也在逐渐提升和完善,在这个背景下,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部门和岗位需要进行适当削弱,还有一部分岗位需要将职责加以强化。因此,要想更好地适应全新的岗位和部门,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管理体制的稳定,为教育事业的有效开展提供更大的帮助。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都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希望对今后我国农村教育管理和体制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教职工评估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记者观察(2018年14期)2018-11-19 21:22:23
评估依据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38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24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最终评估
世界科学(2013年11期)2013-03-11 18: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