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吓丁
莆田市秀屿区实验中学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地背景下,我国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依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探究,其主要分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以及文化意识四大组成成分。而在这四大成分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文化意识就是学生自身价值取向,能够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文化意识代表着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对各种差异也具有宽容态度,对各种文化成员的理解、共情能力。当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时,将会促使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获取以及处理各种知识,并且在跨文化交际中合理采用,提升应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文化意识并不是单纯局限在英语文化内容当中,而是能够和任何语言开展跨文化交流。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改变以往教学态度,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确保学生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1]。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避免学生在言语交际中存在对跨文化的错误理解以及发生文化冲突。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英语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加强学习和反思,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在授课中要让学生掌握交际对象所在文化的禁忌语,其中像four-letter words 以及英语会话当中涉及隐私的问题,宗教、年龄、婚姻。上述话题虽然在汉语表达中显得较为平常,但是,从文化差异上来展开分析,在英语中都是属于禁忌话题,如果在采用英语中存在不当行为,那么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存在文化冲突。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指导学生掌握和理解在日常交往中采用表达手段的文化含义,其中在日常社交环节中所采用的请求、道歉、打招呼等情景,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上都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性,而且对于部分知识储备较为薄弱以及并未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在采用部分高频率的英语表达形式时,会存在套用汉语表达形式的问题,随之社会用语失误的现象发生。教师还应当重视语言当中的文化负载词汇以及表达形式。对于文化负载词汇以及表达形式来说,其所包括的范围具有广泛性特点,其中主要有神话、文字典故等。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化内容在外语中所应当采用的规范性表达形式。要求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合理将我国风俗习惯融入其中,像传统美德、节日等,实现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讲中国故事,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2]。
为了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教师应注重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当前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教学工作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文化导入法”,换一句话说就是把文化当做进入语言知识学习以及语言能力掌握的背景知识,实现让学生在较为熟悉的话题学习中全面掌握各文化知识以及背景。对于文化背景来说,其实只是文化重点知识以及文化意识的一部分。其和文化相关的内容主要是包含在字里行间以及各语段当中,所以很难落实采用“导入”的手段来让学生全面理解。在这时,教师就应当注重合理“渗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汉语和英语文化在表达形式上所存在的不同,并落实将其灵活地采用在自身跨文化实践当中。
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应注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对于学生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来说,会在实现对文化对比、感知研究以及实际体验的动态形式过程中开展,采用上述各种途径会让学生在本质上避免本土文化所存在的负面影响,更加深入了解异域文化,并加强感受跨文化交流的语言。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这一动态教学工作时,作为英语教师要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互融合,并采用各种情景教学手段授课,像,表演教学法、演讲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最终提升学生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文化意识[3]。
总结: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重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应始终关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英语作为主要科目之一,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加强对中外文化的深入理解以及优秀文化的全面认知,积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取多样文化知识,比较文化差异,吸收文化精华。而教师也要具备一种终身学习意识,善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道德品质具备自尊、自强、自信品格,为确保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