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亦有“道”

2020-11-11 17:38:40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袁明羽
中学时代 2020年4期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袁明羽

有一些学生,每天准点出现在图书馆或教室,准备的学习用具十分齐全,看起来认真极了,但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开始做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情,每天充满干劲却效率极低。还有一些学生,不思考学习方法,只是机械地上课、做作业,笔记写得满满当当,成绩却不如人意。这些无效学习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打卡式学习”。

总有同学反映:我明明每天都反复地学习,头悬梁、锥刺股般地用功,为什么看不到成绩提升呢?到底有没有传授学习之道的宝典呢?中学生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呢?

研究者通过对各领域顶尖水平的精英人士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指在确定需要努力的方向后,有目的性地制订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调整。这个方法强调了三个重点:目标,不断练习,不断修正。也就是说,想要取得成功,就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认真做一件事情。投入地学一个小时,比心不在焉地学一整天更加有效。

那么,如何做到“刻意练习”?

首先,要制订适合自己的目标。在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后,根据自身拥有的条件和资源,确定自己还需要准备哪些知识和技能。集中自己的力量和精力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才能保证事半功倍。

其次,要制订详细的计划。确定目标后及时制订能够让目标实现的计划,并将计划进行分解,设置逐步完成的时间期限,这样能够更清晰地把握自己的进度。计划实施时要时刻提醒自己“稳、准、狠”——稳步前进,不急于求成;找准要点,逐个击中;下定决心,自我监管。此外,在学习舞蹈、书法时,可以用录视频或录音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进度,或是向有经验的人寻求指导。比如英语的学习,通过录音听自己的发音或找专业人士进行指导,都是不错的方法。依据自己的判断和别人的建议对学习效果进行修正,可以逐步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坚持。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摒弃“三分钟热度”的不良习惯,在学习进度停滞不前时,要反思自己的不足,不要害怕重新开始。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方法,真正做到学而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