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思源集团学校
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古今现代以及世界的各大历史重点事件,通过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与此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最终建立家国情怀,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理念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对其今后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家国情怀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实践对策,望有所帮助。
家国情怀实质上是立德树人中“德”的核心目标。初中历史教育归根到底要让学生形成“四认同,一尊重”即对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国情怀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的乡土观念、家国一体、民族自信自强、责任担当等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是相互契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家国情怀的培养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传承人类优秀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家国情怀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历史教学过于注重讲授历史知识,过于刻板,没有真正起到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师们应该转变观念,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注重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历史教师应该从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中联系到家国情怀,比如在讲授《丝绸之路》一课时,首先应该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知识,明确丝绸之路是汉朝大统一条件下开创性的事业,它沟通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与发展。学习过程中,应同学生一起被这一伟大事业信念精神所感染到,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一带一路”思想,使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当前党的思想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新教材中蕴藏着很多教育素材,有待于教师们的开发,教师应深入挖掘历史人物、照片、实物中闪现的家国情怀教育素材,重构教材内容,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感悟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讲到新教材《北宋的政治》时,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设问,引导学生理解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在《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课中有一幅插图《盛世滋生图》,画面描绘了乾隆时期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教师可以提供今日苏州地图,让学生在《盛世滋生图》中找到“阊门”、“胥门”、“万年桥”等,从而讨论“何以在这些地方商业如此繁荣”,学生只有从心理上“体验”了传统文化,才能参与学习活动,对传统文化产生正面“感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自己的故乡形成高度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数千年来,无数英雄志士在家国情怀的熏陶和指引下,怀抱着保家卫国、济世安民的理想上下求索,慷慨以赴,从容适变。“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霍去病的豪迈气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忧国思家的情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的胸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至死不渝的牵挂;“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是杨涟将身许国的赤诚。这些都是涵育学生家国情怀的丰富材料。了解国家历史、延续先烈精神,培育学生对历史、祖先、民族的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形成国民意识,是历史教育教学承载的重任。如讲“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时教师总结: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正是家国情怀,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都遵循“敬天法祖重社樱”的古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有一个情感是共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脚下的土地”。
家乡历史资源的价值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换来了今天的生活,中国近代的血泪史也证明了,如果国家软弱,遭遇外强入侵,那么民众的个人生活也不能得到保障。正所谓,国家没有了安全,个人的家庭也就失去了屏障,让学生认同家国情怀的合理性与重要性。乡土历史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对家乡历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乡土历史资源能让我们看到过去的历史,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生活的这片上地曾经发生的各种故事。爱自己是小家,爱自己的家乡,才能逐步上升到爱自己的国家。在今天价值观多元,各种思想纷繁复杂的情况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教师和历史课堂都肩负着不容推卸的使命。
总而言之,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心。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教师要引领好学生感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深挖教材中的教育素材,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达到培育学生爱国心和爱乡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