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瑾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研究性学习已经被正式列为课程计划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在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之上来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提高物理学习成绩,又能帮助学生形成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笔者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发现:研究性学习和传统的学习方法是有很大区别的。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去设定一个研究题目。在设定好研究题目后,学生还要通过查找资料来进行学习和探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所设定的研究课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主性研究行为。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到速度变化快慢的时候,学生需要掌握这一章的难点以及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就要通过查找资料在脑海中形成对加速度的认知。确定好物理选题是为了能够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不恰当的选题也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研究。另外,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能为学生学习物体自由落体运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在高中物理中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学生也需要去考虑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学生通过对某一个课题的研究就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高中物理的各项知识联系起来。
和传统的物理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区别,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在自主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在整个过程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方法也就成为了一个关键。虽然高中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心智上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需要不断的激励和引导,才能够让他们产生学习物理的动力。[1-2]高中学生在学习到有关传感器的内容时先就需要主动地去收集各种有关传感器的信息。具体的方式可以是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或者是在网上去进行搜索。学生在查找到有关传感器资料的时候还要结合选题进行筛选,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记录。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去分析这些材料。在分析的过程之中,学生还要对材料进行补充和剔除。对物理学习材料的搜集和补充工作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因此,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大多数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另外,笔者会将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单独挑选出来。一般情况下,在等到学生搜集好资料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和补充。在此过程之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实践和探索。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过程之中了解一些物理知识。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研究动机以及研究行为对整个课程以及学生自身来说都是十分关键的。在实践的过程之中,笔者发现物理课堂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境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研究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教师就需要创设一定的物理情境,才能够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在为学生讲到重心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定一个小游戏,先让学生双脚并拢蹲在讲台上。然后,教师就用一个手指从学生的前上方轻轻地去按压学生的面门。接着,教师可以问学生“现在这位同学还能不能够轻易地在原地站起来”?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这位同学是可以在原地站起来的。然后,我们发现该同学原地不动,在直立身体站起来的过程中,身体会出现倾斜的状况。在他快要摔倒的时候,教师伸手拉住了学生的胳膊。在完成这个游戏之后,笔者发现整个课堂的气氛立马就活跃了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笔者在讲到重心的相关内容时,学生便已经对该项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下课之前,笔者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了一些物理研究课题,让学生们在回到家后通过查找各种资料去解释这些现象。
结合上述所说,我们就会发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研究性学习不管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物理学习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之中,高中物理教师就要在全面认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