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社会心理服务培育积极社会心态

2020-11-10 10:23林悦
传奇故事·百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意义问题对策

林悦

摘要: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必要舉措,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要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发展更加标准化、法治化,建立心理服务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度。

关键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意义;问题;对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指提供社会心理服务的主体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借助心理基础知识科普、危机事件一C,N干预及心理疏导等方式,培育社会心态、疏导社会负面情绪、引导公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防范各类社会风险、及时疏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心理防线,旨在培育公众积极奋发的社会心态。

一、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必要举措

党和国家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这样才能将人民团结起来,将民心凝聚起来。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需要在国家发展、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考虑到人民的心态变化和需要特点。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既包括对国家制度、经济发展、政策法规等认同,又包括心理认同。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能够建立维系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的心理桥梁,用科学规范的方法深入探索公众心理,更容易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在制定公共决策时做到民主化、科学化。

(二)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加强“四个体系机制建设”,其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四个体系机制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依靠人民群众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提升社会公众的凝聚力,获得更高层次的社会认同,为社会治理提供重要保障。

与此同时,社会治理既有治理的刚性一面,又有柔性的一面。刚性治理主要包括制度建设、政策执行、法律保障、治安防控等方面。柔性治理包括塑造公民价值观、文化教育、协商民主、引领意识形态等方式。“枫桥经验”是社会治理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学习借鉴“枫桥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求真务实,破解难题,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可持续优化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思路。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内容是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与“四防并举”结合,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其中,“心防”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手段。“心防”的核心思想认为社会治理应当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治理理念由“堵”到“疏”,对于危机事件防控过程从重视事件的事中、事后处理到重视事前的预防和预警,将心理学原理和技术运用于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的全过程,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真实想法,注重心理关怀和困难帮扶,掌握每一户、每一人的家庭实际情况和所思所想,及时帮助每户家庭解决的困难,反映困难家庭的诉求,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之时,真正实现户户精细化管理。

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近期目标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到2020年,国民心理健康意识与素质普遍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机制逐步用于服务社会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机制,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社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第二个阶段:到2030年,国民心理健康意识与素质明显提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因社会矛盾、心态扭曲、行为异常导致的极端案件数量大幅下降。当前,国家确定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示范点在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基本实现第一阶段目标。下一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示范点经验将在全国逐步推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正在努力朝着下一个十年目标迈进。

二、当前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工作对社会心理服务的思想认知存在偏差

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实践工作多数停留在关注心理健康层面,如何运用社会心理服务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方面仍存在不足。当前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多聚焦于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多数地区开展心理学教育、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相关服务项目,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提高公民心理素质,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方面,也是前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探索的重点部分。运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重点群体建立心理档案,将重点放在个体心理疾病上,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仅是社会心理服务的一个方面,将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健康服务两个概念混用,显然是将前者的概念缩小了。很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实践仍未充分扩展到社会治理大框架中,在培育社会心态、塑造公民价值观,运用心理学的技术方法解决社会治理难点问题方面还做得不够。如何能够根据人的心理特点预判社会事件和重大社会决策中可能发生的公众反应并做好提前部署,如何甄别重点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疏导,仍然是下一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探讨的课题。

(二)部分地方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从事社会心理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仍处于试点探索的阶段,各地心理服务工作由不同的机构在牵头实施,包括各地政法委、卫健委等。社会心理服务人员需要承担综治、维稳、国家安全、平安中国建设等工作,从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专门力量和工作人员不足,不利于工作开展。有些地方很难实现专人负责制,当政府部门工作繁忙时,从事社会心理服务的工作人员就会被借调到其他部门,造成工作连续性难以得到保障。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专业力量、社区、社会工作者和群众实现协商共治和高效沟通合作,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序推进工作,是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有力保障。

(三)各部门共同完成工作的聯动机制有待完善

社会心理体系建设尚未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监督体系,行政执行体系和责任主体不明确增加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长效机制建设的难度。不同的行政主体的资源特点不同,政策执行和落实的效率与结果差异显著,部门之间联动机制不完善,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工作衔接问题。社会心理服务要和行政事务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发挥作用。仅依靠社会心理服务开展,对部分实际问题的解决效果是有限的,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这一点很重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作用与社会风险防控体系有所不同,并不是一刀切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新时代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对策思考

(一)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法律法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发展更加标准化、法治化

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法律规章制度,将心理服务工作的原则、流程和方法纳入法治化轨道,有助于社会心理服务有序规范开展。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组织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建立专业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中加人心理危机干预相关内容,并出台实施专业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和实施方法。在各级示范点硬件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对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软实力”,即服务工作内容设计、服务标准规范、领导管理机制、效果评估机制、工作人员职业提升进行精细化设计。建立《突发事件心理服务实施方法》,规范突发事件发生后心理预警机制的触发、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及时推进。设计科学合理的干预预案,避免重复工作,为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危机心理服务。

(二)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建立心理服务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度

开展针对基层多部门工作人员提供社会心理服务的知识和方法培训,掌握实际工作的流程和技术。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案例督导和工作汇报,并参与案例督导培训,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掌握从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方法,培训应贯穿每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首先是心理疏导技术。心理疏导不同于心理咨询,在心理服务中也有广泛运用。通过言语的沟通技巧进行疏导,改变个体自我认知,提高其行为能力和改善自我发展的心理疏导和引导方法。当我们从事信访工作、谈心谈话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时,常遇到部分群众情绪比较激动,认知出现扭曲,这时如果仅采用强制性的工作措施,可能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

猜你喜欢
意义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有意义的一天
走,找对策去!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留学的意义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