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喆
戚发轫的名字与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次”精密相连,投身航天工作63年,戚发轫参与、见证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从初创、崛起,到走向辉煌。
“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当满头银发的戚发轫以这句引用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结束演讲时,台下响起了阵阵雷鸣般的掌声。9月11日,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受邀做客即墨古城大讲堂,为听众分享了他的“航天情结”。
“发轫”二字源于《楚辞·远游》:“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於微间。”喻指新事物的开始,而戚发轫的名字与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枚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次两弹结合、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等多个“第一次”紧密相连,投身于航天工作63年,戚发轫参与、见证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从初创、崛起,到走向辉煌。
“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鼓励航天人在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而这十二个字也恰恰是戚发轫为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写照与注解。
飞天梦圆东方奇迹
1970年4月26日,《人民日报》套红头版,刊发了《我国第—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稿件,其中有一张图片,是人们向着天空振臂高喊、挥舞双手,仰望“东方红—号”经过北京上空的画面,这张黑白照片定格下中国航天史E辉煌的—刻,成为—个时代的记忆。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这一年,担任“东方红一号”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37岁。在50年之后,戚发轫再次想起那一刻,激动的心情依旧溢于言表。“那是我这一辈子最高兴的时刻。”他这样说。
在担任“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之前,戚发轫先后参与过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中程导弹“东风二号”的研制,承担过“两弹”结合任务,以及“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结构总体设计,1967年,在航天界已经崭露头角的戚发轫从火箭研制转向卫星研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在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科学技术、科研环境等方面,距离发射卫星可以说有着“从地到天”的差距。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的潘厚任在回忆这段艰辛的科研岁月时,曾经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想吃馒头,首先要用面粉来做,但是没有面粉、没有小麦、你得首先开荒种种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为了卫星能够成功发射,众多科学家默默无闻、不分昼夜地自主攻关,诸多的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在1970年4月,卫星发射之前,戚发轫跟随着钱学森等著名航天专家,一同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卫星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当周总理问卫星可靠不可靠时,戚发轫回答说:“能做的地面试验都做了,就是没上过天。”
虽然前期的技术攻关让戚发轫有了底气和自信,但在卫星发射的当天,他的心始终是悬着的,从“长征一号”火箭冲入云霄,到卫星观测站传来讯息:收听到太空中播放的《东方红》乐曲,戚发轫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他眼含泪水激动地说:“成功了!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我们无愧于祖国!”
让戚发轫倍感骄傲的是:“东方红一号”的质量达到173千克,超过前4个发射人造卫星国家首颗卫星的质量总和。“我们自己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没有用任何外国的技术、外国的产品!我们不仅能够发射信号,还能唱歌,这也是外国人没有做到的事情。”
多年之后,戚发轫再次回忆这段峥嵘岁月时,心绪是复杂的,他坦言,自己既感到光荣,又有些内疚。“在卫星发射之前,我们能向周总理汇报,在卫星发射成功之后,又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感到非常光荣,但是也有内疚,因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是几代人的努力和成绩,只是在成功的时候被我赶上了。”
戚发轫说,自己就是“第三个馒头”。人饿的时候,吃了第一个、第二个馒头没饱,吃了第三个馒头饱了,所以只记住了第三个馒头。“我常说自己是第三个馒头,但是实际上,前面还有很多人的努力,卫星的成功发射是集体智慧的力量,我们只不过是站在前人肩膀上,最终完成了这个任务。”
探秘苍穹神舟峥嵘
俄罗斯伟大的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最终要征服整个太阳系。”
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首个进入太空的人,彼时,载人航天工程成为世界共同追逐的“太空梦想”。
“改革开放前,我们的综合国力,无论是财力、物力,还是基础工业,还不具备载人航天的能力。改革开放之后,综合国力提高了,思想开放了,也储备了一批航天人才,所以我们才有能力搞载人航天,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戚发轫回忆。
1992年9月21日,中央再次启动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按照计划,该工程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将航天员送入太空,解决天地之间往返的问题。目标确立了之后,面临谁来干的问题,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的职位,指名让戚发轫来做。
“作为我个人来讲,在59岁快要退休的年龄,忽然要承担重任,我内心很矛盾。一方面,我觉得应该找一个年富力强的人来挑担子,另一方面,载人航天跟我之前的研究有所差別,这毕竟是人命关天的事情。”
上世纪90年代,戚发轫曾经在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参观联盟号飞船发射。让他印象深刻的一幕是:航天员进入飞船前,飞船总设计师在发射任务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对航天员们说:“去吧,没有把握我不会送你们上天。”这个场景深深印刻在戚发轫的脑海中,他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自己需要送中国航天员上太空,敢去承诺、签字吗?
尽管有着重重顾虑和纠结,但在大局面前,戚发轫还是服从领导安排,1992年,59岁的戚发轫执掌了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的“帅印”。
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国家下达的任务是“争八保九”。争取1998年、保证1999年发射“神舟一号”飞船。在1998年底,国家领导人相继参观载人飞船初样产品以后,提出在1999年成功发射的要求。
“要知道,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按照航天产品的研制程序,初样试验之后,要重新投产正样产品才能上天,而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是无法研制出正样的。但是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之年,神舟飞船能不能成功发射,意义重大,我们之前有过‘争八保九的承诺,所以必须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戚发轫带领团队集思广益,提出一个大胆的方案:用初样产品改装成一个最小配置、保证能返回到中国的试验飞船方案,在不懈努力下,“神舟一号”按预定时间成功发射。
“通过1992年到1999年这7年的努力,我们这支队伍把‘神舟号飞船送入太空,建立了信心。”戚发轫说,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001年“神舟二号”发射成功;2002年,“神舟三号”“神舟四号”接连发射成功,每一次成功发射都是一次新的跨越,戚发轫带领队伍,不断刷新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记录。
2003年10月15日,这是一个镌刻在中国航天史上的辉煌时刻,戚发轫对即将上天的航天员杨利伟说:
“一切准备完毕,我们有绝对的把握,年轻人,放心飞。”
戚发轫平淡的语气中透露着关爱与自信,“年轻人,放心飞”这六个字语重千钧,戚发轫知道,这不仅仅是对航天员的承诺,更是对祖国与人民的承诺。
“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在太空中飞行14圈,历时21个小时返回,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这一幕,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在电视机面前振臂高呼、热泪盈眶,也让更多人记住了这个70岁老人的名字:戚发轫。立德树人精神“灯塔”
一路上风雨兼程,再回首已过万水千山。如今戚发轫已过耄耋之年,青丝变白发,步履也不再矫健,但为航天事业奉献终生的志向依旧未曾改变。戚发轫这样说:“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更需要好几代人去支撑。如果再有一次这样的抉择,我还是会选择服务国家。”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位87岁的老人,对特殊时期的特殊精神能够倒背如流,于他来说,这些精神已经熔铸于人生的脉络之中,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热爱祖国,热爱航天事业。
爱国的情怀贯穿于戚发轫为航天事业奉献的一生。“我们这代人,爱国都是自发的。不用教育,我们都切身感受过国家落后挨打受欺负,很多老同志在国外突破重重阻力回来了,因为知道国家很落后,所以要回来建设祖国。”
戚发轫1933年出生于辽宁省的一个乡村,抗日战争结束之前,他不知道“中国”这个概念。小学的时候,他和同学们每天早上要集体向东京的方向三鞠躬,日本的小孩打中国的孩子不需要理由,因为亡国奴没有尊严。
“国之不存,民将焉附?”戚发轫从小时就明白这个道理。
“后来新中国成立了,我们堂堂中国人挺起腰杆了,所以能不爱国吗?我们这代人,爱国不用教育,都是自发的,是一种信念。”戚发轫说。
爱国的情怀是戚发轫五十年如一日为航天事业默默付出的动力与源泉,航天工作是一份“高处不胜寒”的事业,一朝辉煌的背后,可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默默无闻的付出,还要经历无数次的磨砺与失败。
20世纪90年代,社会上流行—句话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话听起来荒谬,而在当时却是真实的社会写照。戚发轫回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干航天的确是一个苦差事,压力大,任务重,收入也不高,这使得很多年轻人选择了离开。“首先我不怨他们,真的,他们一点儿错也没有,但干航天的确是需要奉献精神,这也是为什么还是有人拿着不如卖茶叶蛋的钱,也坚持了下来。”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航天事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戚发轫说,航天领域每取得一点成绩,靠的都是集体的力量。“一个飞船上有几百台设备,几十万条计算机程序,要完成这些工作不仅需要学问和知识,也离不开文化和精神。”
如今,由于年纪的原因,戚发轫已经不在科研一线冲锋陷阵,但他说:“只要祖国还需要我,我就继续发光发热。”2004年,戚发轫受邀回到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执教,培养了多名博士生,他培育的学生如今活跃在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已经成为中流砥柱。2020年9月10日,戚发轫荣膺“最美教师”称号。耄耋之年的他,荣誉加身,却以另外一种方式依然坚守一线,立德树人,为中国航天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漫长的岁月,把曾经朝气蓬勃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但闪烁着梦想与光荣的故事在岁月的打磨下更加熠熠生辉。戚发轫不仅见证、参与了中国航天事业从零走向辉煌,更通过半个多世纪对航天事业的奉献与付出,让航天精神发扬光大,闪耀华夏。
对话戚发轫
商周刊:您的家人给您取名“发轫”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戚发轫:我在中学才知道自己名字到底是什么含义,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识字的人并不多,家人请了私塾的老先生为我取名“发轫”,但是他们也不知道含义,我到了中学才知道“发轫”的意思,“轫”就指“支住车轮,让车不能转动的木头”,“发轫”就是拿掉支住车的木头,使车启行,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有人曾说我的名字也印证了我的一生。我觉得我的名字起得不错,但是并不是家人起的,真正把我名字写对的人也不多,经常写成坚韧不拔的“韧”,任重道远的“任”。
商周刊:第一枚导弹、第一次两弹结合、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都曾有您的参与,在这些项目中哪些让您印象最深刻?
戚发轫:有两个,第一就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东方红一号”之前,我只是作为一般的工作人员;第二就是到了花甲之年,成为神舟号飞船的首任总设计师。
商周刊:您曾多次说过“国家有特殊需要时要有特殊精神”,在新时代,我们该如何理解“航天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
戚发轫: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今天这么大的成绩,一靠党的领导,二靠全国人民的支持,三靠航天人的努力,这个努力来源于文化、来源于精神。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我们要提倡热爱祖国,一个人没有爱,是不能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的。现在我们不需要像烈士一样抛头颅、洒热血,只需要把你的时间、智慧和精力拿出来,我们应该想想,中国人每个人把自己岗位的工作干好了,就是愛国。学生学习好,老师教书教好,公务员把工作做好,国家不就强大了吗?所以爱国不是高不可攀的,每个人都能做到。
商周刊:您从事航天事业已经63年,是新一代航天人学习的榜样,对于目前从事航天工作的年轻人和关注航天工作的人,您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戚发轫:中国正在朝着航天强国迈进。老一代航天人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经过60多年的努力,国外有的中国也有了,而且做得一点也不差。但是,中国现在要做得比人家好、做得比人家强,就要做到“你没有的我有,你有的我比你好”,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年轻人的身上。
所以我为什么这个年纪了还愿意出来讲一讲呢?就是我希望中国人都能有点航天情结,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航天、关注航天、热爱航天。中国的老百姓是非常理解航天事业的,成功了、进步了,老百姓支持。失败了、出问题了,也很理解,责备航天工作的很少,我们也失败过,但是大家都一直在鼓励我们。关注、支持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真正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