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雯 王阿香 王薛娟 王颖
[摘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利用调查问卷对扬州市瓜洲镇的100个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考察农村居民购买山寨产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是否注意商品信息、性别和文化水平是影响农村消费者是否购买山寨产品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等不同角度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治理山寨乱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山寨产品;农村消费市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19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中将“集中开展农村市场专项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放在了工作方案“总要求”之后。随着城市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市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村市场日渐成为某些非法经营活动以及山寨产品赖以栖身以至泛滥的场所,同时,农村市场存在主体经营方式不规范、农民的消费纠纷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等一系列问题,农民始终是消费市场的弱势群体,因此如何切实监管好农村消费市场就成为我们亟需重点研究的课题。
20世纪90年代,“山寨”一词产生,但山寨经济的发展问题一直未得到重视。到2008年,“山寨”产品井喷,以手机市场为首的各类消费品市场掀起了一股山寨潮。Yao Yin(2018)提出山寨代表一种模仿,但通常增强创新功能以适应当地市场需求。刘琳、郑宗军(2011)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群体行为模式。金洪钧、卢玉平(2019)表示山寨充斥农村市场是由于法律规范不严、部门监管不到位、不法企业缺乏道德以及消费者自身的局限性共同构成的。
就农村消费市场的专项整治,以扬州市瓜州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的方式深入调查该镇居民对山寨产品的看法,研究各种因素对农村山寨产品消费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等不同角度找出促进城镇化进程治理山寨乱象的政策建议。
1 实证研究
1.1 数据来源
该数据基于扬州市瓜洲镇居民展开访谈和问卷调查。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来自瓜洲镇陈家湾社区、四里铺社区、瓜洲村、冻青村的120个样本,剔除部分无效问卷后,共回收100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83.3%,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取置信度95%)。
1.2 模型及变量说明
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分购买过山寨产品和未购买过山寨产品两种情形。为调查农村居民是否购买山寨产品的影响因素,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来估计回归参数。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可表示为:(1)
采用积分分布函糊而标为:(2)
其中,Pa表示农村居民没有购买过山寨产品,βa为常数项,Xa表示影响农村居民不购买山寨产品的因素,βa表示回归系数,v表示随机误差项。
将“农村居民购买过山寨产品”赋值为“0”,“农村居民一直购买正品并未购买过山寨产品”赋值为“1”,其余变量赋值情况如下表1。
2分析和结果
2.1 回归结果
一般认为收入水平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收入水平越低越倾向于购买山寨产品。但是瓜洲镇作为旅游名镇,非农产业较为发达,中等收入居民所占比重较高且收入悬殊不大。此外,部分较低收入的老年人生活用品均为子女购置,因此收入水平对当地居民是否购买山寨产品影响不大。
将变量输入模型后,根据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结果显示该回归方程显著。再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以下回归结果(表2):
根据回归结果,剔除年龄、个人月收入、平均月开销和购物场所这些显著性水平均大于0.05的因素,再進行逐步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2.2 拟合优度检验
由霍斯默一莱梅肖检验结果可知,P=0.438,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通过拟合优度检验。
2.3 结果分析
重新回归后得到模型: (3)
回归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中没有购买过山寨产品最主要的原因是注重观察商品的商标、品名等这类信息。山寨产品大多数通过仿制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消费者若不是仔细辨认很难区分。农村地区主要是中老年消费群体,缺乏品牌意识和鉴别真伪的能力,再加上购买渠道有限,往往使用正品的价格购买到了山寨产品。
女性相比男性而言较少地购买过山寨产品,由此也可以看出女性消费群体对商品的认知和鉴别能力较高。女性一般是家庭生活用品的主要购买者,具有较多的消费经验,能够注意到山寨与正品的区别,不易被低质量的山寨品蒙骗。
另外,文化水平也是影响农村居民是否购买山寨产品的重要因素。文化层次较高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正品,不易被低价和相似的商品所迷惑。但农村地区的居民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品牌观念不强,易被低价的山寨品蒙骗。购买到山寨产品尽管使用感差,也会自认倒霉而不是选择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这为山寨产品在农村滥行提供了消费市场。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针对农村山寨现状和导致农村“山寨产品”泛滥的各种原因,在此做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并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3.1 研究结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然而农村市场主体经营方式不规范,日渐成为某些非法经营活动以及山寨产品赖以栖身以至泛滥的场所,整顿农村消费市场刻不容缓。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是否留意商品信息、性别和文化水平成为影响农村消费者是否购买山寨产品的主要因素。注意看商标、品名等商品信息的消费者往往不易购买到山寨产品。就性别而言,女性消费群体辨别山寨的能力和意识要高于男性消费群体。另外,文化水平也影响着农村居民是否购买过山寨产品。
3.2 政策建议
3.2.1 政府加大惩治力度,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想要清理农村市场的山寨产品,政府的管控至关重要。大多数销售山寨产品的商贩在售假的高额利润面前,无视市场监管机制,甚至做好了被查处的准备,打算牺牲处罚款的“小钱”去换取更高的利润。因此,政府需要加大惩治力度,通过法律手段来阻止山寨产品的流通。一旦发现销售山寨产品的商贩,从重处罚,以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从根本上抑制山寨产品的泛滥。
3.2.2 呼吁商家承担社会责任
山寨产品之所以会在农村市场泛滥成灾,除了政府惩治力度不够,生产商和商贩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多生产商由于缺乏社会责任感,只顾自己的利益,不断加大山寨产品的生产,更有甚者不顾商业道德在农村市场大肆销售山寨产品以从中牟取暴利。因此不管是生产商还是销售山寨产品的农村商贩,都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自觉抵制生产、进购和售卖山寨产品,农村的山寨产品才会从源头减少。
3.2.3 整顿农村市场,严格把控进入市场的产品质量
山寨产品大多数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消费者没有准确的判别依据,很难辨认。这就需要依靠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在产品进入市场前对产品进行严格筛选,禁止山寨产品流入市场,才能维护好农村市场的秩序。
3.2.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版权意识和维权意识
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易被山寨产品蒙骗,这为山寨产品提供了消费市场。在山寨产品如此泛滥的今天,短时间内想要清除干净市场上的山寨产品,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必须要通过加大宣傳力度来提高他们的版权意识和维权意识。当其不小心购买到山寨产品时,要能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只有这样,农村市场才会逐渐没有山寨产品的容身之处。
[参考文献]
[1]Jiang L,Shan J.Counterfeits or Shanzhai? The Role of Face andBrand Consciousness in Luxury Copycat Consumption[J]. PsychologicalReports,2016(01).
[2]刘琳,郑宗军.“山寨文化”的社会心理成因解析[J].泰山学院学报,2011(04).
[3]金洪钧,卢玉平.“山寨”食品充斥农村市场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