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构建与优化

2020-11-10 04:41孙佳赵梦园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网络营销农产品互联网+

孙佳 赵梦园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能跟上时代的脚步,留住传统用户的同时吸引新用户的加入,也在逐渐对自己的销售模式作出调整,由传统的销售模式逐渐向网络销售转变。尤其受到2020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传统的线下销售带来巨大的冲击,大多数企业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损失迅速开发网络销售渠道,这样以来更是加快了网络销售的成长。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经济方面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逐渐向互联网时代转变。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了有效改善传统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也可以利用网络销售的方法,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根据这些情况提出了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目前虽然我国农产品已经出现在互联网上销售平台中,但是通过相关销售数据发现,我国农产品的网络销售的水平还比较低。文章根据农产品网络营销中的现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希望将来农产品在网络销售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网络营销;构建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降低城市和农村的贫富差距,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带领更多的人迈向小康社会,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从而进一步扩大农村人民的收入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也意识到了农产品利用网络销售的重要性以及优势。“互联网+”农业的新型经营模式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各种农业销售平台、APP广泛流传于消费者之间。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同时也大大改变了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和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模式相比,利用网络营销的方法,一方面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并且了解到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同时,也让更多的消费者愿意加入到农产品的购买行列。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生活,希望能吃上绿色健康的食品,由于城市中无法提供农产品的种植生长环境,而大多数消费者也对市场上的农产品质量缺少信心。这样一来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开通便让城市居民打开了购买农产品的网络渠道。通过网络销售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种植户和消费者的直接沟通,同时也减少了中间商的成本,给种植者带来更多利润的同时也减少了消费者的开支,可谓一举两得。同时在这个信息共享的时代,种植者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产品市场需求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市场分析结果来判断具体的种植类别,这样以来便大大降低了种植者的种植风险。合理地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先进种植技术的同时,更好地把握农产品市场走向,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业的优势,从而让更多农民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

1 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现状分析

1.1 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宏观基础建立

相关报告表明,近几年我国农村网民的数量飞速增长,已经超过了全国网民的1/4,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覆盖的面积也是越来越大,人们上网的方式越来越简单方便。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包括贫困地区都已经实现了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也进一步带动了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崛起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晚,因此还有着很高的发展潜力。根据目前市场农产品需求,农业的开发还有很大的市场。一直以来,在农产品的开发中,因为销售信息受限,往往农产品在成熟之后并不能及时供应到市场当中。因为农产品的特殊性,在短时间如果不能完成出售,就会坏掉,最后种植者只能把辛苦种植的成果扔掉。所以说对农产品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拓宽渠道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农产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接受了在网上购物的习惯,据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参与网购的用户已经增加了一倍左右。如今随着农村网络的不断发展,在农村上网也成为了家常便饭,渐渐地农村网购行为也成为了一种习惯。农村网购用户的不断增多,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电商品牌的发展。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电商平台已经完全覆盖了县、乡、村。越来越多的农村用户在自家门口做起了电商,成功将自家的农产品投放到市场当中。据不完全统计,农产品在网络销售中的交易额度也是持续增长。因此根据目前的网络环境,“互联网+”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已成为一种潮流趋势。

1.2 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的成立

我国第一个关于农村以及农产品交易的平台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农业部带头成立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企业看到了互联网的优势,逐渐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模式,向网络销售转变。早目前为止,我国成立的关于农产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已经远超三万家。农业信息网站的成立不仅帮助农民学习到了更多关于农产品的科学种植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同时使得消费者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农产品的销售信息。而关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成立也帮助农民更多的了解到了最新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大大降低了农民种植农产品的风险,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的成立也是大大改变了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益。销售平台的多元化,使得农民一部手机就可以玩转农产品的销售,轻松交易。

1.3 农户网络销售水平的现状

虽然我国成立了越来越多的网络销售平台,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大多数情况还是仅仅把农产品发布在网络销售平台上面,而缺少宣传活动。这样一来,消费者在面对丰富的网络销售平台时,也很难发现农产品的销售信息。同时一些农产品生产企业虽然有自己的企业网站,但是也只是在网站上面发布销售信息,然后在线下进行实体交易,而對于网站的运营维护投入较少,这样以来就大大降低了网络营销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现阶段我国农民关于农产品网络销售水平还比较低,难以发挥网络销售应有作用。农户对平台的适应掌握能力差,是制约“互联网+”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各个政府及平台应多普及相关技术知识,并安排技术人员去给农户进行宣传培训教育,使得完成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从而熟练掌握互联网工具,更好地营销自家农产品。

2 在农产品网络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信息共享意识差

目前我国关于农产品信息的获取还主要来自农产品交易企业以及农贸市场,相关农产品交易者根据实际交易信息进行汇总然后再发布到农产品信息平台上,这样也就形成了农产品信息的共享平台。但是目前这种平台因为管理不善,导致农产品信息混乱,并且同行之间因为过分考虑竞争关系,缺少该有的合作意识。同时因为在开展网络销售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以及时间,而很多农产品销售企业会考虑到资金投入以及市场竞争等问题,而减少关于网络销售的投入,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实体市场竞争中,最终也导致了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的不完善现象。

2.2 虚拟销售市场不完善

因为农产品在网络销售过程中的种种限制,目前在整个农产品的网络销售体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因为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的管理不完善,导致农户很难在上面发现有用信息。并且这类平台信息手机上面也做不到很全面,关于一些小众农产品的信息则是完全没有。同时虽然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实现了网络的全面覆盖,但是仍有一部分落后地区不具备网络销售的条件。

2.3 缺少农产品网络销售人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上岗机会,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在家实现电子商务交易。据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农村居民的从业人口数量也是大幅度上涨。随着从业人口的增加也表示需要引进更多的人才。但是根据相关调查,目前在农业从业人口当中,主要还是一些低学历的人员。正是因为行业中人员文化水平的偏低,同时严重缺少优秀人才的引入,导致农业网络营销模式的建设以及创新受到极大的限制。虽然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了网络的全面覆盖,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实现了网上冲浪,但是绝大多数农村居民上网的内容还是仅仅停留在交流以及娱乐方面,并没有因为网络的便利,搜集一些农产品的交易信息,这也说明了农村居民对网络销售模式的陌生。

3 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的建设以及优化

3.1 构建信息共享体系

在构建信息网络系统的过程中可以两个方向来完成,一是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上来完成。通过政府牵头,由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带动小型农产品生产企业,共同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后期的信息搜集、汇总过程中要进行妥善管理,充分发挥农产品信息电子平台的作用。同时根据平台搜集的信息,还可以为一些需求者提供相应的中介服务,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在信息中心的基础上来完成。通过丰富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信息进行整合。首先完成农产品生产信息以及当地批发市场信息的搜集,然后将搜集到的信息上传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再根据生产地的实际情况对农户的生产以及销售方式进行指导,同时将该农产品的销售信息发布在电子交易平台,然后城市居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对所需求的农产品进行下单购买。同时这套分析系统,还可以根据共享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对农产品的市场行情进行预判,进而指导农户的生产以及销售过程。

3.2 构建网络销售市场体系

构建完善的农产品网络销售市场体系,可以帮助农户完成农产品的销售任务,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为方便的购物方式。在这种网络销售体系中,首先要求农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物流方共同签订线上联合协议,同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合作计划,确保网络销售体系的正常运行,同时保证消费者在下单之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货物。同时签订合同也是为了有效保障消费者、生产者以及物流方各自的利益。通过对农产品市场销售的大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性对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过程进行预判,帮助农户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

3.3 构建农产品标准体系

首先要有效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相关政府机构可以完善农产品的网络交易标准,然后根据该项标准对网络农产品进行等级划分。同时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农户了解到农产品标准化的重要性。在不同的等级标准内,相关政府机构还可以一定的惠民政策,以激励农户参与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模式中。然后可以推出相应的农产品的品牌价值。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产品的品牌形象,为了适应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在进行农产品的网络销售中,也可以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形象,积极塑造出优秀的农产品品牌形象。

考虑到农产品的特殊性,因此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对物流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普通货物不同,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的是冷链物流。但是目前我国关于冷链物流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这样一来就对这方面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在一些偏远地区,使用冷链物流的费用也会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这样一来也加大了偏远地区农户的生产成本。对于这种现象,相关政府机构也需要在确保各方利益的同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冷链物流标准。同时为了保障物流方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实现农产品运输资源的信息共享。

3.4 构建完善的网络营销人才的保障体系

目前,关于农产品的网络营销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网络销售方面的人才。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优秀的销售人才以及管理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对农业行业来说,因为从业者的特殊性,大多数从业人员都缺少必备的网络销售技能。因此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网络销售培训机制,让更多的农产品网络销售人员参与其中,有效学习培训内容,熟练掌握一定的网络销售技巧。同时因为大多数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缺少相对科学的种植方法,导致农产品产量的下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当地农业专家对农产品的种植者进行培训,同时建立完善的农业知识培训体系,以帮助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指导。同时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可以制定一套完善的人才激励政策,让更多的高效毕业生参与到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中。完成这些工作的前提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为了有效完成人才培训工作,相关政府机构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引进工作。同时还可以制定一些惠民政策,以帮助个体农户以及企业进行农产品的网络销售。

4 结语

本篇文章对当前农产品网络销售的现状进行了叙述,分析了农产品网络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需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同时对信息网络平台以及虚拟网络市场进行优化。为了确保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的持续性发展,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保障体系,并且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子闻.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构建模式探究[J].山西农经,2020(08).

[2]雷宏泽.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构建模式探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7).

[3]罗敏,卢绍华,徐文霞.“互联网+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构建模式[J].农家参谋,2019(10).

[4]齐黎丽,于慧玲.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2).

[5]侯银莉.“互联网+农产品”型网络营销体系构建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01).

[6]汪玥.城乡e一体化背景下農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研究[D].广州大学,2018.

[7]谢雪莲.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构建模式探析一一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J].电子商务,2017(11).

[8]窦鹏.“互联网+”视阈下的绿色农产品营销模式探究[D].安徽科技学院,2017.

[9]庄文字.“互联网+”模式下江苏省农产品营销的对策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

[10]王康.农村电商引导下的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网络营销农产品互联网+
面向电子商务产业应用视角的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争奇斗艳
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电子商务中网络营销的分析与发展
网络营销不能顾了销量砸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