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娟,彭月辰
(徐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江苏徐州221000)
近年来,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更是有增无减。紧扣新时代战略安排,徐州市提出要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在徐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市场参与主体参与创新创业的过程,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实际研究活动中我们发现,徐州市的“创新”和“创业”活动存在“两张皮”现象,创新主体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主体角色缺失、功能错位,内部协同作用未充分发挥,同时创新能力的提升未带动创业活动的有效开展。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创新”和“创业”活动息息相关、日益紧密,已不能用传统的政府、企业、市场、产业链等方法去研究,而是需要以生态系统的视角系统地理解和分析创新创业活动的群落主体、环境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动态耦合过程,通过分析创新创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环境的互动方式,探寻实现创新创业企业间的最优合作模式,推动创业生态系统实现螺旋式上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生态学家坦斯利[1],他认为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生物之间、生物与群落所处的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调节作用的一个整体。Cohen[2]提出创业生态系统是由特定区域内的主体组成的群落,这些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同时也支持新企业的加入和成长,从而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Isenberg[3]认为,在创业生态系统里,创业者获取人力、资本和专家资源很容易,不仅享受政府的政策激励,还能宽容失败。硅谷所具有的六大有利于创业的要素:市场、政策、资金、人才、文化以及专业支持,被Isenberg认为是组成创业生态系统的黄金标准。Mason等[4]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创业主体(创业企业、投资机构、大学等)和创业环境(政策、文化等)之间互相联系,从而达到提升绩效的目的。
国内关于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林嵩[5]较早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他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创业企业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创业环境构成的一个系统,企业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影响、共同发展,促进系统维持平衡并实现动态发展。2016年以来,国内学者先后从内涵特征、主体构成、评价指标等方面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进行理论探讨,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
通过研究近5年的文献,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包括: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构成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研究;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模型构建研究;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研究等方面。蔡莉等[6]认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创业参与主体及其所处的创业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作用,促进创业数量的增长和创业成功率的提高。常婷婷等[7]认为创新创业主体板块、支撑板块、载体板块和环境板块等共同构成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涵盖高校、研发机构、政府等利益相关方,创业主体是核心。边伟军等[8]基于青岛高新区1992—2018年的发展历程分析研究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及其背后的机理,认为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实质上是从个体能力到种群能力、种群能力到群落能力、群落能力再到系统能力三阶涌现的、动态积累过程。周辉[9]提出,打造“双创”升级版,需要通过强化制度体系、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间协同创新和创建人才激励机制等措施,推进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生存空间。沈漪文等[10]通过Netlogo建模对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进行仿真研究,认为实现创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发展需要建立企业间知识共享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
国外学者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较早,且侧重于实践研究,国内的研究较晚,且是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目前研究还主要集中在概念、特征、机制等理论方面,尚无统一的概念解释和评价指标体系。关于路径构建、效率评价等实践方面的研究逐渐兴起,所以研究本地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徐州市出台了各项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全力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果。但随着创新建设的深入还面临创新资源要素短缺,新业态、新经济供给不足,产业价值链体系不均衡,高端化不够,市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徐州科教资源比较丰富,大中专院校在校生有20多万人。2019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省“双创团队”、省“双创人才”、省“双创博士”70余人,民营科技企业1亿多家,民营科技企业总收入逾2 500亿元。同时,徐州创新氛围浓度较弱,受淮海经济区周边城市虹吸影响,毕业生流失现象严重,留徐定居的大学毕业生仅10%左右。
徐州是淮海经济区内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城市。2019年建有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达135家,专业孵化器7家,孵化面积16.4万m2,分别只占全省的4%、2.8%。孵化器在孵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不足7%,高企占比仅为3.2%。
享受苏科贷、徐知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和科创创业投资基金的企业多属成熟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初创期企业获得融资的支持还不够强,受回报收益率低、资产抵押困难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政府引导资金或社会投资机构资本青睐。
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未能搭建有效的信息、人才共享的平台和机制,未能充分挖掘和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资源的创新创业优势,高校、科研院所的发展对徐州科技型企业、科技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不强。载体中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偏低,均为南京的1/4,专利授权总量中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居多,发明专利占比不到1/5。
“双创升级创响徐州”科技双创大赛品牌效应凸显,2019年推动约500名各类高端人才来徐州路演、洽谈合作,成功签约120多个合作项目。同时,科技创新主体、政府科技资助政策主体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缺乏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仍往往更加注重土地、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双创活动形式还不丰富,品牌化、低成本、公益性、开放共享的创业创新平台数量、种类不多。
徐州市的风险投资机构缺位,代表高成长中小企业的独角兽企业缺失,瞪羚企业数量稀缺。据全球INS大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瞪羚企业数据报告”显示,徐州市瞪羚企业数仅有90家,仅是江苏省瞪羚企业数(3 180家)的2.83%,全国排名49位。
竞争是创新和创业活动的真正动力,只有经过了真正的市场竞争的洗礼,企业才能更富生命力。有些企业存在于政府的保护伞之下,没有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难以持续发展,也导致系统的自我维持功能弱化。
由于交通、成本、开放合作意识等局限,徐州市的创新创业活动往往局限于本地区域内,没有主动与外界成熟的创新创业系统进行资源、人才、信息等的交换,系统的孤立或封闭只会导致系统处于紊乱无序状态。
借助生态学的眼光去看待创新的历程,强调创新要素的生命特征、要素之间及要素与环境交互的动态性、开放性,从而探索创新创业系统良性运行机制以达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在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生态系统中,创业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在技术和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它通常是创新的载体。它可以成长并发展成为稳定的创新创业主体,也可以衍生和分化出新的创新创业主体。政府的作用类似于分解者,通过营造开放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释放创新优势和潜力。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创新的源头,是知识和技术的主要供给者,集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功能于一身。各类专业中介机构,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是创新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的桥梁,促进了资源整合,可有效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包括银行、风投、创投等在内的金融投资机构是创新创业主体,特别是企业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有效弥补了创新主体自身资金的短缺。特别是风投在风险把控、项目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可以帮助创新创业主体更好地开展创新活动。此外,市场状况、基础设施、创新政策、创新文化等构成了创新创业系统的外部环境,称之为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其中,创新文化是创新创业系统的精神支撑,有利于创新主体之间的认同、联系与合作。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不是静止孤立的,是开放循环的动态系统。
通过以上分析,构建徐州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顺应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解决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及优化过程中存在的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要求。让企业充分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激发市场主体竞争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对政府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职能发挥的监督,建设有利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制度环境与文化环境。
探索“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面向海内外实施“揭榜攻关”。打通“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创新通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提升创新能力转化为创业能力的水平。加大科研与经济的紧密联系,破解长期存在的“两张皮”现象。
树立企业主体地位,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引导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培养、引进、扶持民营高科技企业,培育集群领头羊,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发展注入原动力。
统筹利用在徐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科研团队、重点实验室等科技资源,推动高校院所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联合共建新型技术研发组织、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对科研人员面向企业开展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给予相应奖励。
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建设高质量科技园区。推动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投融资等科技服务业发展。
图1 徐州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布局建设高价值的专利培育中心,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主体加强关键前瞻技术知识产权创造,形成一批战略性高价值专利组合。探索在科创基金中设立知识产权投资子基金,支持开展先进技术预研,共享研发成果。实施专利导航工程,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区域重点产业的技术与市场竞争态势,合理推进区域新兴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
营造激励创新、激励创造、尊重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吸引大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定期举办创业讲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创业激情和创新灵感。通过媒体、虚拟社区和社会网络,大力宣传本地创业故事和创业典范,通过创业榜样的示范引领、信息支持和机会启迪功能影响人们的创业行为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