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语境下来华留学生的身份协商与构建

2020-11-09 03:15何洋
文存阅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

摘要:随着中国的发展和与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合作的日益紧密,来华留学生规模也逐渐扩大,截止2018年底,已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48.92万人就读于全国935所高校中。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隐藏的正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环境。身处多元文化背景下,大量不同的文化群体、相互冲突的文化价值以及由此产生的多元文化身份便成为来华留学生在异国求学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试图从探究来华留学生身份协商和建构着手,使用身份协商理论进一步讨论不同国家来华留学生与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互动交流时如何构建和协商身份,传播和谐的声音,具备较强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身份协商;身份构建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与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合作的日益紧密,来华留学生规模也逐渐扩大,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球化和多元文化正在成为一种引导,以及改变国际和国家内部关系的强大力量。多元文化承认每一个人都是有价值和有尊严的个体,不管文化、伦理、种族、宗教、性别或国家性质如何,多元文化融合是主导文化和其他文化互动的结果,并且为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研究视角。

截止2018年底,我国已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48.92万人就读于全国935所高校中。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隐藏的正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环境。身处多元文化背景下,大量不同的文化群体、相互冲突的文化价值,以及由此产生的多元文化身份便成为来华留学生在异国求学面临的一大挑战。

目前,我国高校在国际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虽处于不断地变化和创新之中,但是日渐凸显的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快速膨胀的国际学生规模,尤其对于国际学生内心关注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初来乍到,对文化环境的不适应和情感表达的不顺畅,由一系列问题引发的身份上的建构,对从事国际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工作人员急需调整和应对的。

在目前现有的研究中,大部分成果是围绕着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发展、教学工作、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和跨文化教育工作等方面展开,仅有为数不多的文章是针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流和适应能力提升,以及从微观角度运用定量研究的分析方法对某个变量进行系统测量。真正从来华留学生入手,通过全方位对其接触的不同群体探讨不同国家来华留学生如何进行身份构建的研究尚且空白。

本文从国际学生在华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社会交往环境以及自身文化环境等跨文化适应具体表现形式入手,利用访谈法,结合身份协商理论,讨论不同国家来华留学生与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互动交流时如何构建和协商身份,从而更深入地探讨来华留学生,在不同群体间和跨文化关系中的身份认同、建构和协商。

一、来华国际学生文化适应能力的现状

1.生活环境

对于初到中国的国际学生,要面对的首当其冲的挑战就是如何更快的适应新生活环境。而在国际学生应对新生活环境的文化适应中,主要问题表现为文化休克和文化冷漠。文化人类学者奥博格(Kalvero Oberg)于1958年定义文化休克为“突然失去所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合和象征,不熟悉对方的社会交往符号”,而产生的孤独无助和焦虑担心等心理困境。而文化冷漠则是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导致的个人在熟悉的小圈子固步自封,对接触的新文化不敏感、不关心和不参与。笔者在工作中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到学生由于远离家人而产生了性格上的孤僻,和对新国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上的不适产生的负面情绪尤为突出,在适应异国文化时,更多审视主客体文化的异同,而非尝试融入。

2.学习环境

此环境不仅指代课堂学习这一狭隘的环境空间,还有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技能、班级学习的氛围、知识认知水平的能力、语言水平的掌握和对不同教育背景下的不同教育理念的把握等因素。随着高校积极探索来华国际学生招收、管理和教育发展中各类问题,充分贯彻落实42号令和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文件精神,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管理职责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但是模式上仍有碎片化、经验化和教条化的特征,导致学生在校内遇到问题时、不能得到满意答复时,从而在学习体验上形成负面影响。

3.社会交往环境

国际学生到新的环境求学,必然需要寻求和建立新的社会网络支持,而新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同样影响着国际学生在跨文化方面的适应。這些适应包括被异国文化群体的接纳、和自我身份的调适、与融入和弥合中外文化差异的能力等。而接纳和支持群体又由:本国的社会群体;东道国的同胞群体;东道国留学生群体和东道国的当地人群体共同组成。只有在支持群体获得认可,其自身的调适、弥合和融入能力才能得到逐步提升,从而缩小文化交流障碍。

4.东道国文化环境

面对来自不同种族、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的国际学生,尽管文化差异明显,但是在道德教育和向善的价值观培育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培养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知能力和情感认同,是塑造一个优良的东道国文化环境关键一环。只有建构文化互通和交流的认知桥梁,通过挖掘相似的其他民族中存在共性的能量,引导其在分享人类共同的精神物质财富和文化成果的同时,注重强化其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主客体文化用不同标准欣赏和学习,从而满足国际学生来华求学期间的吸收中华文化的精髓。

以上我们看出,国际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不仅需要从来源国到中国文化的适应,更需要学生从一元文化到多元文化视角的转换。上述各类环境因素对国际学生身份协商和构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身份协商理论在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中的协商与构建

本文将使用汀·图梅(S. Ting-Toomey)于1999年提出的身份协商理论作为理论立足点。该理论指出,身份—即自我反映的形象—是在“协商”的过程中形成的。身份协商的过程就是不断维护、修正或质疑自己和别人“自我身份”的过程。为了明确身份,汀·图梅提出的,由八个身份域组成的复合身份,前四个作为主要的身份分别是:文化身份、种族身份、性别身份和个人身份。其他四个分别是情境认同、关系认同、面子工作认同和符号互动的身份。文章将通过上述不同环境域场的讨论,结合身份协商理论的8种身份概念探讨,作为来华国际学生管理工作者,如何构建强化有利于其适应、接纳和吸收中国文化的“柔性身份体质”。

首先,针对前四种主要身份体的协商和构建,应该在校园、城市和国家等不同场域层面,分别构建国际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具体来说,就是在校园中不论课堂内外,构筑多元校园文化元素,从老师到学生,从课上到课下,丰富管理模式,不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中外学生趋同管理,更要真正关注国际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从内向外,从上至下的打造自然而柔性的文化承载体和传播体。在城市和国家层面,更多搭建服务国际学生活动的平台和渠道,通过多种社会互动和参与,促进其感知,和体验居住城市文化内涵,国家层面多推广国际学生参与的文体活动,鼓励其使用自己独特的国际视野表达和创新中国文化的推广,从而软化固有的文化认知和种族观念。

其次,针对后四种符合身份体的协商和构建,应该从管理干部、管理机构和国家的来华留学发展理念做到深层次改变。针对情景、关系和文化符号的认同,更需要国家政策的调试和更新,高校创新体制机制的支撑,和国际学生管理干部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改善和增强。从国家层面,在充分考虑国际学生合理诉求的同时,结合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前瞻性、指导性、系统性和即时性的政策和规定,给学生创造适宜发展的宏观环境;高校和管理机构层面,作为培养和管理国际学生的主体,应更多思考如何建设学校国际化战略,将中国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改变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片面的消极看法;留管干部应该多学习同行成功的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管理素养,多关注国际学生的心理变化,从个体引导上做到对学生构建关系和对中国文化深层次的认同。

参考文献:

[1]贾兆义.来华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支持系统构建研究[J].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2017,39(1)

[2]纪超凡.来华高校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20,12(04)

作者简介:

何洋(1990-),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自媒体传播和外国留学生招生管理。

猜你喜欢
跨文化适应
浅谈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改进措施
非洲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探析
在华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
在邕东南亚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的实证研究
对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浅谈西医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
团体辅导在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应用研究
跨境教育中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大学社团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