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论在大学生舆情引导中的干预作用

2020-11-09 03:34车艳茹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舆情大学生

车艳茹

摘 要:自我决定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而高校舆情的发生及发展就是个人及群体动机的体现与推动,本文旨在分析舆情发生及演变过程中传播者的思想动机。目的在于通过自我决定论中形成的三个信息来源对于舆情的形成进行有效的干预与阻断,旨在高校形成理性的舆论氛围和问题解决途径。

关键词:自我决定论;大学生;舆情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8-0119-02

一、自我决定论的内涵

自我决定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主要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作为一种新的动机理论,它阐述了动机对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影响程度。也是一种基于自身的经验选择的潜能体现,是建构在充分了解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有机体对自己的行动做出自由的选择的过程。自我决定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自己的行动做出自由的选择。其中驱力、内在需要和情绪是自我决定行为中的动机来源。

二、高校舆情形成与演变

(一)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围绕中介性刺激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通过传播载体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群体性的社会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舆情主要特征为主体焦虑、群体性渲染、个人理性迷失、心理失衡、情感宣泄、内容片面化、群体极化以及对政府不信任。

在一般的舆情中,依托新闻媒体发展的舆情势头非常强劲,是舆情的主要形式,而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逐渐成为舆情的重要形式。甚至所有的舆情在网络上都会留下痕迹,尤其是贴吧、BBS、微博、微信等。同时舆情还伴随偶尔发生的游行、请愿、示威等在我国不常见的形式。

(二)高校舆情的形成与发展

大学生舆情是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生活、中外事件、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总体表现。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独特和耀眼的群体,接受新思想能力强、积极向上追求人生价值、但是心理发育不成熟,人生阅历少过于理想化,存在思想认知落后于个人追求。对社会问题缺少客观的分析和理智的判断,容易出现偏执和激动的情绪状态,因此把握大学生群体舆情发生、发展、变化的传播过程尤为重要。

首先,某一个社会问题经过传播人通过某一视角报道后诱发产生了具有倾向性的意见。同时最重要的三种状态把“问题”演变成了“舆情”,第一,矛盾并没有通过合理途径得到解决,并陷入了焦灼状态。第二,未解决的问题升级为有形的矛盾体。第三,未解决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关注与议论。并通过宿舍、班级、学生社团、网络等媒介传播和发酵后形成群体舆情。

其次,意见领袖推波助澜。任何的社会问题都会引起不同个体的不同反应,但是网络等社交媒体上存在着大量的大V、博主、网红等。他们有大量的粉丝和追随者。意见领袖就发挥他们的网络优势把个人意见加在问题之上,有意引导大众视角并获得大量的支持者,把个人意见扩展成“聚议量”,甚至社会上还存在,为了让个人问题引起社会关注通过金钱交易让大V们通过论坛等手段帮助扩散和引导公众关注。

最后,突发性事件的产生。事件本身是形成舆情的关键点,特别是一些重大的社会性事件,尤其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社会的命运的,引起了大众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更容易引起大学生关注。出于维护自身利益、重建生活秩序,为了消除突发性事件的威胁,从而形成舆论的冲击波,试图从群体舆情中获取彼此的支持和相应的保障安全信息。

三、自我决定论在舆情形成中的体现

在自我决定论中德西着重论述了自我决定行为中的动机运行过程,突出了个体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而形成动机需要三个信息来源,分别为:驱力、内在需要和情绪。驱力可以作为发动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出现。而智慧和内在需要为动机提供能量和技术指导,引导人们试图去挑战,或者从混乱中创造新秩序,以此调节他们的驱力或投入有趣的活动。情绪可以提供导致动机形成后的目的行为。

驱力、内在需要和情緒这三种动机来源会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和相互侵占,也可能会联合起来产生新的多重动机。当一个动机或者多个动机显现时,只有在进展顺利达到预期的满足行为才得以终止。任何一次舆情爆发的过程都是个人动机的体现。

首先,就是利益诉求。涉及直接利益者和间接利益者。直接利益者是事件的当事人和主体,而间接利益者与事件本身无直接的利益关系,却密切关注事件的动向,以期获得长远利益的群体。每次发生的舆情事件中,舆情参与者似乎与舆情事件本身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利益关系,但是隐形方面舆情者把自己进行了群体划分和共情。因此,也就有了隐形的利益诉求。

其次,是知情权与话语权的争夺。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大众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而知情权又是国民对政府及管理部门监督的重要手段,当某一事件发生后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出于某些原因的考虑刻意掩盖事件信息,而新闻媒体又进行碎片化、断裂化、节点式的报道造成了信息不能够及时、全面地发布。与大众积极探寻事件真相产生矛盾。大众内心就会对政府、新闻媒体产生不信任,甚至被愚弄的感觉,自主需要得不到满足,负面情绪逐渐提高和升华,必然会在某一个节点进行爆发式的显现。

最后,是大众的道德裁判与价值衡量。任何一起舆情事件的发生都伴随着社会主流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判断。而大众会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法律常识对问题进行道德审查、合法性拷问和价值评判。例如南京彭宇案。而在高校中的体现就是当学生的利益诉求、维权不畅即驱力在生活中屡屡受挫后,自主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就会产生重大的波动导致焦虑、不安、抑郁等复杂的情绪状态,由此他们会投向虚拟化的诉求渠道,形成了驱力、内在需要和情绪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四、自我决定论在高校舆情管理中的干预作用

(一)以生为本,提高学校服务能力

解决学生内在需要消除舆情驱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边文化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的思想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服务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舆情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现实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校内舆情事件大多是伴随着学校的管理能力、教育服务能力等,学生提出的诉求无人解决、无人回复,无视学生感受。一方面要建立顺畅的学生问题反馈渠道,重视学生诉求,及时反馈形成信息的有效沟通。另一方面以宿舍为重点,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为学生住宿、生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把矛盾消除在萌芽中。最后,重视学生情感需求,在动机三要素中,有一个要素就是情绪,如果现实生活中,学生的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的开解,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和难题,学生的内心情感得不到关怀,就如同被困的洪水,导致言论向不理智的方向发展。

(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疏导学生不良情绪

自我决定论中提出情绪可以提供导致动机形成后和随后的目的行为。大学生此时是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变化最激烈的时期。而这种情绪的波动和焦虑恰恰推动了舆情的形成。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与稳定,高校首先应重视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在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掌握牢牢的主动权。其次高校应转变工作职能,从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转变为指导者、监督者。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建设高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最后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行为方式。从而学生对学校、社会等各方面产生的舆情能够有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而不人云亦云,甚至成为舆论的推波助澜者。

(三)加强网络监控,做好舆论引导

虽然舆情的形式有很多种,但是由于網络具有低成本、低门槛特性,所以目前还是以网络舆情为主。一方面,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实行网络实名制。对于校内网站、论坛制定和完善网上信息发布制度,规范网络行为,增加网上信息审查和过滤功能。不要让学生觉得网上是法外之地。积极推荐网上实名制,约束和规范学生网络行为,防止因为网络匿名发布而造成的虚假信息和偏激性语言。另一方面,培养论坛管理员、意见领袖,加强网络引导。在舆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意见领袖经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重视论坛内容建设的同时,应加强对论坛管理员和意见领袖的培养,尤其是要培养在网络上活跃、政治素质过硬、思维敏捷的学生干部充当“意见领袖”,适时地进行舆论方向的把控和话题引导。尤其针对网上一些不实信息、过激性言论、敏感性话题进行疏导和澄清。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学生和生活都离不开手机和电脑,甚至当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向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求助,而是从网络上寻求解决答案,因此当学生个人情绪受阻时,在抒发和排解过程中,除了非常重要的亲近朋辈引导之外,更多愿意选择网络空间,在网络上抒发个人的郁结的情绪和事件。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又给很多学生造成了错觉,认为自己的所有的言论都是隐形的,没有人能够发现和找到他,网络是自由的法外之地。因此对于大学生舆情的监督与引导,网络逐渐变成了主阵地。网络舆情也就演变为舆情的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杨丽英.大学生群体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2008(7).

[2]徐晔昕,张晶平,贾宝汝.高校舆情现状及对策分析——以高校学生“维权”事件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

猜你喜欢
舆情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环球一周民意调查话题榜(环球舆情)
环球一周民意调查话题榜(环球舆情)
消费舆情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