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内翻译传播基本原理探微

2020-11-09 03:34李颖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原理

李颖

摘 要:人内翻译传播是基于翻译传播学的构建提出的新概念,属于社会传播系统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翻译传播活动在人脑内部的发生发展过程。人内翻译传播具有社会互动性,是其他翻译传播系统进入社交领域必经的环节。该传播发生在译者群体自身,译者通过分饰“主我”“本我”和“客我”三个角色,在自我对话与协调中完成翻译传播活动。科学总结人内翻译传播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其在其他传播系统中社会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人内翻译传播;原理;“主我”;“本我”;“客我”

中图分类号:H315.9;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8-0031-03

人类的传播活动类型多样,每一种传播都是社会传播总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各分支之间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彼此共存以满足不同传播环境和传播意图的需要。人内传播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1]65,它虽在人脑内部完成讯息传播的全过程,但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一样具有社会性和互动性。这种社会性和互动性通过人脑内部存在的“主我”和“客我”的交流得以体现[2]188。但因这种交流是隐性的,不便于外界考察其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这种交流的主观性很强,发展变化速度快,当事人以外的研究者想要获取研究素材相对困难,所以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其它传播类型的研究成果而言偏少。现有成果以应用研究为主,其中成果最丰富的是运用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开展思想意识发展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对老子思想在人内传播过程中的发展历程研究[3][4]、人内传播过程中“自我”作用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传播等;也有学者运用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开展传统文化传播的社会应用研究;还有部分关于人内传播内部特点及运行机制的本体研究。人内翻译传播是基于翻译传播学的构建而提出的新概念,与一般人内传播的过程与影响有一定相似性,但更多的是差异性。学界关于人内翻译传播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故本文以笔者翻译实践中的经历与感受为依据,借鉴传播学和翻译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人内翻译传播流程图,对人内翻译传播的基本原理进行剖析。

一、人内翻译传播与人内传播之异同

翻译传播是在异语场景中发生的有符际转化(以语际转化为主)的传播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传播,故亦属于社会传播总系统中的一分子。翻译传播包括微观翻译传播、中观翻译传播和宏观翻译传播。其中微观翻译传播是指受众范围为单一个体,甚至为构成个体的更小单位的翻译传播活动。人内翻译传播和人际翻译传播均属于微观翻译传播的范畴,但两者运作的基本原理有本质区别,前者活动的完成是后者进入社交领域的基础,也是中观和宏观翻译传播发展的必经阶段。

人内翻译传播和人内传播都是外界讯息输入人脑,并在人脑内部产生认知和内化的过程,但两者又有明显区别。其一,两者在关于“进行思维活动的‘人脑主体是谁”这个问题上有区别,即研究对象的区别。人内传播是传播行为最原始的形式,任何有思维的主体都会产生人内传播,所以人内传播的研究主体即一切参与了传播活动的传播者,是他们让讯息进入社交领域。而人内翻译传播的研究主体范围相对较小,仅限于需要在人脑思维中完成符际转化(以语际转化为主)活动的群体,即译者。其二,人内传播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传播行为单独存在,人内传播的完成可以视为传播过程的结束,讯息可以不必进入社交领域进行进一步传播,如阅读活动就仅仅是一个自我欣赏和感受的过程;而绝大多数人内翻译传播只是其他传播活动的组成部分,因为翻译活动的存在一般都不是为了自我欣赏,而是为了传播分享,所以在完成人内翻译传播环节后,讯息需要继续进入人际传播来实现讯息本身的价值。其三,在社交情境中,人内传播是进入社交过程的首个环节,首次发生者为传播者,并有可能在传播媒介、受众等要素身上反复出现;而人内翻译传播是在翻译传播四环节中的第二个环节,即翻译环节中出现,且只会发生在译者身上。人内翻译传播对于翻译传播过程中译者要素的作用发挥和翻译环节的行为实施有着先发性影响。译者是翻译传播活动区别于一般传播活动的关键性要素,对翻译传播效果的产生有重要影响。所以关注人内翻译传播发生发展的基本原理对全面了解翻译传播活动的内部运作机制有解释作用。

二、人内翻译传播过程:译者“本我”、“主我”与“客我”的互动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系统,既有信息接收装置(眼睛、耳朵、舌头等感官系统),又有信息传送装置(脑、脑神经等神经系统),有信息储存处理装置(大脑),还有信息输出装置(口、鼻等发声器官及手、面部等表情表感器官)。因此,人内传播是在人体内部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也可以称为“自我传播”[1]65。人类在接收到外界讯息时,会产生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同时对接收到的讯息进行心理层面的思考与判断,并对人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作为有能动意识和思维活动,以及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是包括翻译传播在内的一般人内传播所共有的属性,但是人内翻译传播还有其独特之处。

一般人内传播的个体(即自我)是一个由假想传播者(即主我)和假想受传者(即客我)两方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其中,主我是个体自身思想的体现者,客我是个体假想外界思想的体现者。主我与客我的思想在人体内部进行相互磋商与协调,最终达成一致,由主我作用于人类社会行为。人内翻译传播的过程不同于一般人内传播,它是既定传播主体、译者和假想受体(即一般传播中的受传者)三者互动的过程。从事人内翻译传播的个体应该是一个有符号转换能力(主要为语言转换能力)的人,该个体(即自我)由既定传播主体、译者和假想受体构成“三位一体”的组合,在翻译传播过程中分饰“本我”、“主我”和“客我”三個角色。其中,“本我”指译者本身。译者既是讯息的第一个受体,也是对讯息进行符号转换的人,同时还是转换后生成的新讯息的发送者。译者作为“本我”的体现,对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为具有能动控制性。“主我”又称为“既定传播主体”,包括译者已知的传播活动发起者和原语讯息发出者两种类型。前者是传播活动的把关人,其意志在翻译活动开始前就已经传递给译者,对翻译纲要和译者行为起决定性影响;后者如文本的原作者、音视频信息的发出者等,他们的思想通过文本传递给译者。“客我”又称为“假象受体”,即译者想象中的讯息接收者,如假想的读者、听众、观众、网友等。译者在与“既定传播主体”及“假象受体”不断沟通的过程中完成讯息地转换与重组。

人内翻译传播活动的完成不能等同于一般人内传播活动的完成。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传播活动的结果来了解它们的不同。一般人内传播活动在完成了“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交流,最后产生“自我”的决定后,讯息已经在“自我”的脑海里明晰化,人内传播活动的目的得以实现,传播活动可以终止。但人内翻译传播的“本我”“主我”和“客我”在完成对话后,如果是以自我欣赏为目的的人内翻译传播活动,则活动终止,但绝大多数人内翻译传播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实现对外传播,所以在“自我”形成决定后,必须继续进入更大系统的传播活动,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社会作用。人内传播讯息传导示意图(见图1)与人内翻译传播讯息传导示意图(见图2)的对比使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

下文以笔者翻译《尼泊尔冲突后的社会转型:性别视角》(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Post-conflict Nepal: A Gender Perspectives)[11]一书中的实践体验为例,对人内翻译传播的基本原理进行描述。

三、人内翻译传播实例分析

人内翻译传播是由译者独立完成的过程,所以只有译者自身才能深刻体会到这类传播的发展过程及对译者素质的要求。笔者与尹飞舟教授于2019年合作完成了尼泊尔女作家普纳姆·亚达夫(Punam Yadav)的著作《尼泊尔冲突后的社会转型:性别视角》的翻译出版。期间正逢翻译传播学在湖南师范大学成立,新学科的建设催生了一系列新概念的产生,“人内翻译传播”就是其中之一。“研译结合”一直是译学界倡导的理念,笔者在译书过程中对讯息在人脑内部的转换情况进行了科学考察,结合人脑的翻译过程将人内翻译传播发展的基本原理具象化。

讯息在进入译者思维的那一刻起,人内翻译传播活动就以自我对话的形式开始了。作为人内翻译传播的第一个环节,“本我”首先会基于自身已有图式对接收到的讯息产生一个整体印象,了解翻译这些讯息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同时判断自身已有图式是否足以完成这项翻译,以及思考如何让自身图式足够应对当前翻译任务,这就是认知心理学中所说的“认知图式”(cognitive schemata,又称“认知基模”)。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快速有效地认知、习得、分析和判断来自外界的未知信息,是因为人类的大脑中存在“认知图式”。这种图式有能力让人类在遇到新信息或要解决新问题时,通过搜索和重组脑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做出判断和决定。对原语讯息形成整体判断的过程其实是译者作为“主我”在对“本我”进行翻译能力考察的过程,但区别于其他翻译传播系统的特点在于,人内翻译传播的“主我”事实上是译者自己,所以不会因为“本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而选择其他译者。当“本我”的已有图式足以完成原语讯息的异语转化时,视为“主我”对“本我”翻译能力的肯定;当“本我”的已有图式不足以将原语讯息转化为新讯息时,需要通过补充新知识来建立新图式,以完成讯息转化的任务。语言学家库克(Cook. G)将图式划分为世界图式(world schemata)、文本图式(texts schemata)和语言图式(language schemata)三种类型。他认为,“不同读者接受不同文本世界的方式主要依赖于各种图式间在理解时相互作用的方式,同时还依赖于受众现有的世界图式在该过程中是否得以加强或受到挑战”。译者的“本我”身份有责任在人内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主我”和“客我”的不同图式,在不违背原作意图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不同图式合力的正向发展。

第二个环节是“本我”与“主我”“客我”沟通协商的过程。“本我”对于讯息的认识和情感有可能不同于“主我”,此时“本我”需要进行自我调节,尽量与“主我”的思维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向“客我”准确传达“主我”的传播意图。“本我”对尼泊尔好奇与憧憬的个人情感以及对尼泊尔十年内战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的肯定态度不能代替“主我”对尼泊尔十年内战的态度以及该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意图,也不能代替“客我”在阅读完作品后可能产生的认知与情感。此时,“本我”“主我”与“客我”之间需要通过对话来协调,这种对话过程即讯息在人脑中转化与传播的过程。“本我”“主我”“客我”三者的对话是交错发生的。译者首先会站在“本我”的角度做一些思考,如:原作者已经在澳大利亚学习工作多年,她写这部著作时是完全采用了世界眼光还是仍然带有民族主义情感?书中对尼泊尔内战前女性生活真实而过度的描写,对尼泊尔冲突中激烈行为和伤亡惨况的描写,在翻译中是否需要适度隐译?鉴于此,“本我”会与“主我”产生交流:原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传播发起者的传播意图是什么?在“本我”心中,传播活动发起者的意图早已明确,即向中国读者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而非成为社会学的教科书。“本我”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对原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经历进行揣度和求证,以此在大脑中形成对“主我”的客观认识。同时,“本我”会与“客我”就受众接受问题进行对话,如:译作的目标受众是什么群体?更能吸引受众的是尼泊尔的寡妇生活状态、童婚现象、《摩奴法典》、朝帕蒂传统(Chhaupadi Pratha),还是社会现象引发的学术反思?对敏感和露骨描述的完全隐译是否会影响作品的写实性和可读性?受众在看到“毛主义”这种表述时,会不会将之与我国的毛泽东领导时期混为一谈而造成误解?

第三个环节是“本我”确定自我认识并付诸行动的过程。类似上述的疑问不是以一问一答形式在笔者脑海中定型的,而是一个反复自我磋商的过程,哪怕是一个词语的汉译,也需要思考再三。“主我”“客我”和“本我”各自对他者产生的疑问在相互沟通反馈中达成一致,最终形成符合“国外‘一带一路研究译丛”项目标准的翻译纲要。同时,“本我”还需站在专业译者的角度思考一些问题。首先,“本我”是否具有完成这项任务的知识图式。比如:笔者在拿到原著时便通读全文,书中大量的社会学知识和术语是译者必须具备的图式。笔者脑海中有社会翻译学的图式,但对于褔柯(Michel Foucault)、布尔迪尔(Pierre Bourdieu)和巴特勒(Judith Butler)的社会学理论并非了如指掌,除了布尔迪尔的“场域”“惯习”“实践”等理论外,还有知识与权力、性别行为、自反性、群体话语建构等理论需要补充了解。此外,尼泊尔的地理、历史、种族、人口、习俗等国家基本情况虽然在原作中有专门介绍,但为了表达的学术性和规范性,笔者仍需大量阅读介绍性文献,充分了解原文中未涉及到的信息,为“本我”构建学术著作的翻译语境。其次,原作中众多尼泊尔人名、地名、组织名的译法也需要“本我”结合“主我”要求和“客我”接受形成统一的译名表。再次,“本我”还会考虑译者的自我情感是否可以适当表达,体现“本我”的存在。

四、结语

完全脱离传播的翻译是不存在的,一个译者在接收某种讯息的时候,人内翻译传播活动就已经产生了。即使是译者以自我欣赏和自我满足为目的的翻译,也是译者与“既定传播主体”和“假象受体”之间的互动,因为只要有语言的转换,就必定有“本我”“主我”和“客我”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调。从这一点上看,人内翻译传播是翻译传播最基本的形態,是翻译传播整体过程的一个缩影,同时又存在于任何一种翻译传播活动中。人际翻译传播、群体翻译传播、组织翻译传播和大众翻译传播内部都包含着人内翻译传播环节,这个环节是翻译传播活动的关键环节,必然会对其他环节产生重要影响。这恰好说明了翻译传播区别于一般传播的特殊性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5.

[2][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霍杜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88.

[3]王平,马潇湘.老子的自我修养传播思想探析——基于人内传播理论视角[J].传播力研究,2019(22):257.

[4]李睿强.人内传播视野下的老子思想[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8(2):51-57.

猜你喜欢
原理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A卷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
两个原理的区别及其应用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