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5个气候临界点,9个被激活!联合国警告:人类只剩10年时间

2020-11-09 03:46郑莉颖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临界点冰川气候

郑莉颖

2019年,持续几个月的澳大利亚山林火灾,让4.8亿只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受到影响;

由于暴雨、海平面上升等原因,水城威尼斯在2019年经历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水灾;

2020年,全球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当中,截至6月24日,累计确诊超920万例;

2020年6月,全球变暖使得阿拉斯加的夏天提早到来,冰川倒塌部分约5层楼高。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水灾,一次冰川的消融,一场病毒的爆发……

在这些过程中,有的人逝去,有的人还活着。活着的人庆幸,但殊不知代表人类命运的这艘“泰坦尼克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如果泰坦尼克号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麻烦,它需要距离大约5公里来减速和掌舵,但当它距离冰山只有3公里时,注定要沉没。”澳大利亚气候学家斯特芬对人类命运的走向感到担忧。

这种忧虑绝非杞人忧天。

因为全球已知的15个气候临界点,已经有9个被激活。我们,还剩多少时间来减速和掌舵?

被“点亮”的9/15

气候临界点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年前,就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来了。简单说,这是一道门槛,里边代表着全球或区域气候的一种稳定状态,外边则是另外一种稳定状态。但要怎么迈过去,才能不被门槛绊倒,这是关键。

门槛和门槛是不一样的。比如水,只要条件够了,水可以结成冰,冰也能化成水。但气候临界点不同,它不可逆转,一旦“跨”过去,就回不到上一个状态了。

还是20年前,IPCC认为临界点可能会在全球升温达到5℃时才会出现。这种认知在近两年被更正。2018年发布的《全球升温1.5度特别报告》以及2019年发布的《海洋与冰冻圈特别报告》指出,一些临界点可能在1℃到2℃升温之间就会出现。

目前,气候科学家们已经识别出了15个影响地球系统平衡的临界点:北极海冰、格陵兰冰盖、南极西部冰盖、西伯利亚冻土层……不幸的是,由于全球变暖,它们之中的9个已经被唤醒。

北极圈内,俄罗斯一小镇最近惊现38℃高温,而这个小镇从前6月的平均气温只有20℃。“北极热”会造成什么后果?远的不说,上个月诺里尔斯克两万吨柴油泄漏,导致当地河流污染超标数万倍,损失数百亿卢布——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气候变化造成的冻土融化。

在南极,因为冰川变化,企鹅们不得不去更远的海里进行捕食,原本50~120公里就够了,现在为了生存,它们得多走100公里才行,可这多出的100公里有可能让它们丢了性命。

受影响的难道只有企鵝吗?不,冰盖融化带来海平面上升、洋流变化引发频繁飓风,我们必须承认,整个地球命运因气候变暖在逐渐失控。

按照IPCC在2018年报告中的说法,留给人类的时间只剩12年。如果毫无行动,碳排放量和极端气候将会在2030年彻底爆发,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5℃。

1.5℃是什么概念?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计算,人类大概用了120年使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1℃。而随着人口爆炸、碳排放的加剧,2018—2030年,人类居然只用12年就让地球骤增1.5℃。

昨天和今天气温相差1.5℃,我们并没有什么感受,甚至连衣服都不用增减。但当这1.5℃变成全球均温,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北极圈至少有半年时间不会结冰,传说中的西北通道可以打开了,中国—欧洲的海运航线,不用再绕路,直接走北极;英国可以种植以前只有在南欧才能种的水果和蔬菜,说不定会成为欧洲葡萄酒的种植基地……

听起来不错吗?那如果是海平面上升10米,沿岸数万民宅被淹没呢?

勉强可以养育人口的干旱土地变荒漠呢?

格陵兰冰川消失,北极熊灭绝呢?

一连串的反应,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气候临界点就是这样,人们预感到危险来临,但何时来临,如何来临,再精明的气候学家也不可能预测出一切。但可以肯定的是,就像纪录片《改变世界的六度》描述的那样,全球温度随时间被拉高,一切天翻地覆。不管作为始作俑者的人类,最终是否存在。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会导致全球变暖”,1896年就有瑞典科学家“吹哨”了。但过了近百年,才终于出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16年6月,加入这个公约的缔约国有197个。

看起来够团结了吧。这些国家都坚信,必须要减排,才能阻止全球变暖。但问题在于根据公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共同但有区别”,在长时间内造成了一个“争而不破,吵而不翻”的国际格局。

2013年的华沙气候大会,超时了一天,总算达成了一个各国都接受的协议。然而全球气候协议框架怎么搭、各国如何实现自我减排和援助减排,又是新一轮的问题。

2016年,全球171个国家签署的《巴黎协定》,似乎将各国绑在了一起。但这种微妙的平衡也不过持续了1年,美国便宣布“退群”。

特朗普大喊着“美国优先”的口号,没有理睬任何人的建言。他认为,这是一个惩罚美国的协定,可能使国家失去多达270万就业岗位。“这个协定与其说是关乎气候,不如说是关乎其他国家获得相对于美国的财务优势……”

利益和责任的分配,是一个不会消失的矛盾。但全球变暖的威胁也从未消失,关键在于你先看到什么。

比如中国,就觉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一趟组合拳打得行云流水,毕竟,环境不只是全球的,也是自己的。

意大利的一家企业也是别出心裁,从2008年开始,他们用白色苫布阻挡照射境内阿尔卑斯山冰川积雪的阳光,覆盖面积从最初的3万平方米增加到10万平方米。理由是,防止气候变暖令冰川萎缩。

造成全球变暖的,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这场漫长的拯救也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少了一个国家不行,少了一个人也不行。

猜你喜欢
临界点冰川气候
为什么冰川会到处走?
冰川会发出声音吗?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冰川
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