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智双扶”视角下西藏农牧区稳定脱贫的路径优化

2020-11-09 03:18刘天平孙前路张蒙蒙
关键词:西藏

刘天平 孙前路 张蒙蒙

摘  要:“志智双扶”是习近平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发展能力的提升。其思想内涵包括:“志智双缺”是历史原因与现实困境的综合产物,“志智双扶”是内在动力和发展能力的有机统一,“志智双扶”的对象包含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尽管西藏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胜利,但要实现稳定脱贫依然面临三重困境: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不匹配脱贫成果难巩固、人力资本存量偏低强化了“志智双缺”困境、扶贫搬迁户生计再造面临“志智双缺”困境。西藏农牧区要实现稳定脱贫迫切需要以“志智双扶”为导向,优化脱贫路径,更加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干部群众的“志智双扶”。

关键词:“志智双扶”;西藏;稳定脱贫;人力投资

一、“志智双扶”的思想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后形成的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的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不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而且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理论和重要内容。以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核心的“志智双扶”论述则是精准扶贫战略的关键核心,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理论内涵。

1、“志智双缺”是历史原因与现实困境的综合产物

当前,不少干部群众既缺乏脱贫的斗志,又缺乏脱贫的思路,属于“志智双缺”的典型。习近平认为,既有历史原因,许多深度贫困地区长期封闭,同外界脱节;也有社会原因,有的民族地区社会制度跨越大,社会文明程度依然很低,很多人不学汉语、不识汉字、不懂普通话,不少群众安于现状,脱贫内生动力严重不足[1]。一些贫困地区领导干部缺乏脱贫斗志和思路,扶贫方式不恰当助长了“等靠要”思想,更是当前贫困人口“志智双缺”的现实原因。习近平指出,一些地方虽然瞄准了贫困户,但还是老办法老路子,就是简单地给钱给物;有的地方低保补助水平高,低保户什么都不用干,躺着吃低保[2]P134。他严肃批评了一些干部同志,认为他们在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积极性、激活内生动力上做得不够,发展方式也没有真正转变[2]P138,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发动、宣传教育、感情沟通不到位[2]P141,导致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变成了养懒人的政策。

2、“志智双扶”的对象是贫困地区的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

习近平认为,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首先靠的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只要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我们就能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2]P138-139。当前的现实是干部群众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志智双缺”问题,尤其是贫困群众缺乏脱贫致富的主体责任,甚至认为“扶贫是干部的事”。因此,需要对干部群众开展“志智双扶”。首先要做好贫困地区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2]P135。其次,要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深入貧困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瞎指挥[2]P136,要沉下去对贫困群众开展“志智双扶”。第三,建设好农村党组织,他们是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3]P159。要重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支持他们积极探索,释放“志”“智”潜力。第四,改进工作方式,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提“志”促“智”。

3、“志智双扶”是“扶志”和“扶智”的有机结合

习近平常讲的“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表明“扶志”和“扶智”是“志智双扶”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习近平多次强调扶贫立志的重要性。他说,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2]P132。“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就是告诉广大干部群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3]P7-8。关于如何树立信心、提升志气,他指出要加强教育引导,各地要办好各种类型的农民夜校、讲习所,通过常态化宣讲和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形式,促进群众比学赶超,提振精神;同时,加强典型示范引领,总结推广脱贫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氛围[2]P144。

习近平常说“扶贫必扶智”。脱贫致富仅有志气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谋略,有智力。他曾经形象地比喻“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如何扶智?他认为,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西部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2]P137。首先,要加强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次,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第三,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资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第四,要加强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一项就业本领。要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4、“志智双扶”是内在动力与发展能力的内在统一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反映了扶志和扶智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一方面,扶贫先扶志,说明“扶志”是脱贫的前提,是脱贫的内在动力,能够提振志气和信心,更充分地发挥“智”的作用。没有志气和信心,“靠着墙根晒太阳”,即使有“智”也使不上劲,发挥不了作用。另一方面,扶贫必扶智,说明“扶智”是脱贫的基础,是脱贫的内在能力,能够提升可行能力,让“志”有用武之地。没有“智”的支持,空有脱贫致富的远大“志”向,如同空中楼阁、水中望月,一事无成。以“志”促“智”,以“智”提“志”,相互促进;有“智”缺“志”,空有一身本领而不施展,浪费;有“志”缺“智”,光有志向而无本领,蛮干。因此,扶志是前提,可以提升内在动力,扶智是基础,可以提升发展能力,是内在动力与发展能力的有机统一。

综上,“志智双扶”论述使扶贫理念进一步更新,是“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的理论向导,具有强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西藏农牧区稳定脱贫的现实困境

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人力素质相对低下、社会发展程度不足,是中国贫困面积最广、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区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西藏脱贫攻坚取得了很大成绩,并在2019年年底已经宣布所有贫困县实现了脱贫摘帽。尽管如此,西藏农牧区实现稳定脱贫依然面临多重困境。

1、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不匹配使脱贫成果难巩固

从西藏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一系列的反贫困实践来看,西藏重视物质投资的倾向非常明显,而人力投资相对不足。和平解放以前,西藏农牧区基础设施异常落后,公共服务极度匮乏,长期进行物质投资无可厚非。通过几十年的物质投资,尤其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西藏“八七”扶贫攻坚以来,西藏明显加强了对农牧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使农牧区物质资本显著改善。但由于投资力度不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不匹配,人力资本跟不上物质资本的增长,使脱贫成效递减,脱贫成果巩固困难,强化了“等靠要”依赖思想。不少研究成果[4-6]也在不断验证人力资本不足是西藏农牧区稳定脱贫的重要障碍之一。正如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所言,人的能力没有与物质资本保持齐头并进,资本吸收率必然低下[7]P8,脱贫成果难以持久。

2、人力资本存量偏低强化了“志智双缺”困境

一直以来西藏农牧区人力资本存量偏低。虽然人力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投资效率相对不高。无论是正规国民教育还是成人培训,往往注重了学历提升和数量扩张,而忽视了质量提升和能力提高,最终导致人力资本实际值偏低,反映在贫困人口身上就是封闭落后思想依然突出,脱贫致富的好思路新办法依然匮乏,实地调查也验证了“志智双缺”困境。西藏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中文盲占38.72%,小学占57.38%①,文化程度严重偏低,认知能力非常有限。由此导致各种教育培训效果不佳,对扶贫政策难以准确理解,对扶贫项目束手无策,对各种陋习认识不清,治病就医去寺庙、消灾免灾找喇嘛仍然存在。同扶贫干部交流发现,他们几乎一致认为贫困人口的脱贫志向不远大,脱贫信心不充足,但十分相信“政府一定会管我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扶贫工作最终需要依靠最基层的扶贫干部来具体实施,但扶贫干部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志智双缺”困境,比如对贫困识别采取抽签、轮流坐庄,对帮扶举措简单化操作,对思想帮扶一筹莫展,对脱贫考核以应对为主等。

3、扶贫搬迁户生计再造面临“志智双缺”困境

西藏很多贫困地区耕地、草场等自然资源十分匮乏,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非常大,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导致的地方病比较普遍,无法完全适宜人类居住,大量贫困人口需要易地搬迁。西藏计划2016-2018年搬迁26.3万人,其中深度贫困地区约20万人②,目前已经搬迁21.8万人[8]。不少搬迁户脱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和生计空间,要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稳脱贫”的目标,需要搬迁人口具有较强的生计再造能力。但从实际来看,不少搬迁贫困户文化程度低,认知能力有限,生存技能單一,缺乏就业门路,培训效果不佳,对新生环境比较陌生,缺乏生计再造与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个别贫困户被迫返回原址重操旧业,有些家庭出现老人和小孩在新址、青壮年劳动力在原址的两地分居现象。即便地方政府在城镇、城郊安排了一些产业扶贫项目,往往由于搬迁户缺“智”而无法参与产业项目,或者由于扶贫项目是扶贫干部缺“智”编出来的而无法实施。根据有关资料显示③,有883个已经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不在西藏“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中,换言之,有883个项目可能被替换,占已经实施项目的43.95%。这足以说明不少扶贫项目是在缺“智”的情况下被编出来的。因此,扶贫干部、贫困群众和搬迁人口都迫切需要进行“志智双扶”。

三、西藏农牧区稳定脱贫的优化路径

西藏农牧区要实现长久稳定脱贫必须从注重物质资本投资转向更加注重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对贫困群众进行“志智双扶”,更要对扶贫干部加强“志智双扶”,为稳定脱贫打下扎实的内功。

1、正视干部短板,加强“志智双扶”,提高干部素质

基层扶贫干部最接近贫困群众,最了解贫困信息,是扶贫政策和扶贫项目的最终落实者,因此,基层扶贫干部在整个扶贫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调查中发现,由于多种原因限制了扶贫干部的脱贫意识和脱贫思路,造成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比如部分驻村干部年纪轻,阅历浅,经验少,思路窄,乡村干部文化程度低,政策理解不透彻等,迫切需要从多方面对基层扶贫干部开展“志智双扶”。只有基层扶贫干部具有了脱贫的志气和信心,开拓了脱贫的视野和思路,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贫困户开展“志智双扶”,才能做到真正的“精准”扶贫。具体来说,一是利用西藏自治区党校和各市党校对乡镇干部进行专项培训,主要是强化理解中央和地方的扶贫政策精神内涵和实践规范,让其既懂得理论又熟悉实践;二是对村委干部主要培训政策操作层面的知识,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对驻村干部的选拔要考虑所在村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专业需求等,选派的干部要有一定的开拓精神,有专业特长,“人岗相宜”才能更好地树立脱贫信心、开拓脱贫思路;四是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背景下,对招募的所有乡村振兴专干进行系统性培训,包括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概况、工作方式方法等。

2、遵从人文关怀,加强感情沟通,改善“扶志”效果

贫困人口树立脱贫信心和志气是脱贫致富的前提。当前的宣传标语和思想工作略显传统老套,扶志效果日渐降低。迫切需要遵从人文关怀,加强感情沟通,真正促进扶志。首先,基层扶贫干部特别是村委干部、驻村干部要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一对一”帮扶,学会观察和掌握家庭真实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拉近扶贫干部同贫困户之间的空间距离。其次,扶贫干部要学会深入贫困户的心理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尤其是相同民族人口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更容易拉近他们之间的心灵距离。用贫困群众的日常生活语言、以亲民务实的作风、实用可行的办法突破群众的认识壁垒、情感障碍,让贫困群众从心灵深处形成价值共识和价值认同[9]。第三,积极引入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的典范案例,不定期进行致富户与贫困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思想上、行动上破除落后观念、习俗的影响,从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第四,通过制度性安排,弘扬劳动者最伟大、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广泛开展脱贫致富评比活动。这对激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树立文明新风,提振脱贫信心,都有重要意义。

3、利用教育资源,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扶智”成效

技能培训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是“扶智”的重要内容之一。西藏有相对充足的教育培训资源,要充分利用好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各地职业技术学校的双语师资开展农牧业种植养殖技术培训、非农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特质的劳动力,培训方式、培训内容都可以灵活变化。比如针对农区,主要培训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针对牧区主要培训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针对扶贫搬迁户,可能需要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培训,比如城市生活常识、非农专业技能等,特别是对有意向在城镇就业的搬迁户,要尽力避免培训内容简单化、培训体系碎片化情况。针对文化程度低的劳动力,多一些示范和实践操作,倾向于现场教学;针对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多一些理论知识,倾向于室内教学。任何培训都要把成效摆在第一位,尽量提高参与人的培训热情,避免培训走过场、有形式无内容、有数量无质量。当然,还可以通过费用减免、生活补助、贴息助学贷款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减轻贫困劳动力的培训费用。

4、补齐教育短板,加强基础教育,阻断代际贫困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反贫困具有持久影响,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摆脱长期贫困[10],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为此,习近平把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来抓,希望补齐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这块短板。西藏基础教育薄弱,而深度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更加落后,迫切需要补短板、强基础。首先,通过引进、轮换、培训、援教等多种手段提高贫困地区的教师素质,尤其是学校管理者的素质。其次,通过教育信息化使贫困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克服师资力量不足的短板。第三,加强基础教育的硬件建设,包括高海拔学校的供暖工程、教职工周转楼、教学实验楼建设和远程教学设备购置等。第四,除了继续完善“三包”政策之外,还要提高其质量和成效[11],尽量降低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机会成本,同时做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法工作,让家长知法守法,加大失学辍学的机会成本。第五,结合西藏农牧区实际,在保障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变通,更加切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更加切合当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真正起到开启心智、做实基础教育的功效。

注释:

① 资料来源于笔者2018年1-2月问卷调查汇总数据。

② 资料来源于《西藏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藏党办发[2018]4号)。

③ 资料来源于《关于下发“十三五”时期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中期调整意见的通知》(藏脱指产[2018]14号)。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9-01(002).

[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3]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4] 任凯.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西藏反贫困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1-34+122.

[5] 徐伍达,张伟宾.西藏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西藏研究,2009,(6):86-97.

[6] 张艳红,李晓燕.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0,(3):39-43.

[7] 舒尔茨.论人力資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8] 齐扎拉.政府工作报告[N].西藏日报,2019-01-24(01,03).

[9] 柳礼泉,杨葵.精神贫困: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缺失与重塑[J].湖湘论坛,2019,32(01):106-113.

[10] 陈全功,程蹊.长期贫困为什么难以消除——来自扶贫重点县教育发展的证据[J],西北人口,2006(3):42+46-47.

[11] 许小娟.西藏“三包”教育政策实施效果及问题探析[J].中国民族教育,2012(Z1):22-25.

猜你喜欢
西藏
《西藏,面冰十年》:青春的别样馈赠
西藏发现植物新种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天上的西藏
穿越山南最美环线(下)
神奇瑰丽的西藏
风尚之书西藏时尚志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