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艳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80例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收入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参考,对其使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即:甲组(阿托伐他汀治疗)、乙组(生脉散汤剂+阿托伐他汀治疗),每组各分配患者40例,对比最终疗效。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甲组、乙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89±0.35)次/d、(1.15±0.23)次/d,心绞痛持续时间为(4.28±1.11)min/次、(2.26±0.69)min/次,2者相比较,乙组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采取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药物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尤其表现在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方面,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生脉散汤剂;阿托伐他汀;发作次数;持续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獻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45-01
冠心病心绞痛,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指的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缺血或者缺氧所引发的临床综合征现象,在发病后,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进而严重威胁其生命,对此,临床工作人员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避免其病情出现恶化[1]。本文主要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相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抽取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为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所收入,将其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即:甲组(40例)、乙组(40例),具体资料如下。甲组:男患23例,女患17例,年龄介于38-72岁,平均(55.03±2.41)岁;乙组:男患25例,女患15例,年龄介于37-74岁,平均(55.58±2.63)岁。对比2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甲组: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19990258;产品规格:10mg*7s;生产厂家: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口服,10mg/次,1次/日,持续给药4个月。
乙组:生脉散汤剂+阿托伐他汀(同甲组)治疗,生脉散汤剂:麦门冬15g,人参15g,五味子15g,将其混合后进行煎煮,后取150ml药汁分2次进行服用,持续治疗4个月后观察其效果。
1.3评价指标
阿托伐他汀治疗、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指标进行分析和对比。
1.4统计学
研究数据用SPSS22.0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计量资料以(-x±s)代表,t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关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指标,2组患者相比较,乙组(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显著低于甲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其发病诱因可能与气滞血瘀、脉络受损等因素有密切关联,因此,在实际治疗期间,工作人员需遵循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的原则[2]。
在本次研究中,数据显示:阿托伐他汀治疗、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甲组、乙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89±0.35)次/d、(1.15±0.23)次/d,心绞痛持续时间为(4.28±1.11)min/次、(2.26±0.69)min/次,2者相比较,乙组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药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阿托伐他汀,属于一种他汀类血脂调节药,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肝脏部位,能够有效的降低其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生脉散汤剂中的麦门冬则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效,人参可以用来大补元气、安神益智,五味子还可以用来养阴固精、保肝护肝,整方合用,还能起到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作用,从而较好的改善其心绞痛的症状[3]。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生脉散汤剂联合阿托伐他汀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缩短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降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牛小虎.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 34(12):3543-3547.
[2]贲峰. 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病情效果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 036(012):1532-1534.
[3]王尚中, 张涵, 杨海波,等.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Meta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 2019, 21(02):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