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叶东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课堂示范”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媒介,是广大一线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教学方法。“范画”教学是美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之一。本文从精挑细选,充分发挥范画的作用;合理运用课堂范画,及时为学生释疑解惑,两个大方面阐述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之再认识。
关键词:课堂示范 精挑细选 合理运用 释疑解惑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范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媒介,是广大一线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教学方法。那到底什么是范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它到底发挥着哪些独特的作用?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后,笔者了解到在中国传统绘画教学中,范画仅指供学者临摹研究的先辈画家的优秀作品。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范画的概念外延逐步趋于宽泛,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事先从绘制、搜集、挑选或从网上下载的供学生欣赏、临摹、分析研究以及起说明、启示作用的一切教学辅助绘画图片或图像资料,及教师当堂范画的动态过程。笔者在一些课堂观摩课和研讨课中发现很多美术教师虽然都喜欢用范画教学,但是却未能很好地利用范画,在范画的选择上比较随意相对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笔者多年从事美术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对范画的选择需要更精更准,以发挥范画的最大利用价值。
一 、精挑细选,充分发挥范画的作用
怎样更好地利用范画,是让学生依葫画瓢吗?那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范画的利用就像一根导火索,可以引爆学生们如烟花般绚烂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范画的作用就要在给学生出示范画前做足工夫, 精挑细选让学生更有效地利用好范画。
1、放得多不如选得好
笔者以为在美术教学中,范画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选好范画比多运用范画要来得更有价值。
(1)抓住重点突出目的性
近些年来许多美术教师都以范画为主线展开多形式的课堂活动。然而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只知道盲目地运用大量范画让学生欣赏,因此,教学目的和需要达到怎么样的教学效果不是很明确。范画欣赏不是拿相应的图像资料让学生泛泛地欣赏,那样只会浪费宝贵课堂时间。范画也需要抓住一个重点,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引导学生带着指向性去欣赏,通过有目的地欣赏范画,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找到创作的有效方式。例如:笔者在听本校马敏华老师上的四年级《台灯》一课,她在教学中给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台灯范图,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台灯,教师总以为学生的思路已经被打开了,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创作出形态各异的台灯。然后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学生的台灯创作多么富有创新意识,那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姜老师出示了的大量范图形式都差不多。如图:
从出示范图中可以看出台灯的灯柱、灯罩的外形都大同小异,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也没能把思路打开。如果出示的台灯范图中,灯柱和灯罩的外形都各不相同,如图:
这里该教师有指向性地引导学生观察台灯的灯柱、灯罩不同的外形特征,学生的思路打开,创造性才能被激活,那样创作出来的台灯一定也都是造型百态并且富有美感。
(2)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不是画面越漂亮,内容越丰富的范画给学生欣赏带来的效果就越大。往往具有丰富美感的画面能带给学生较强烈的视觉美感,却不能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时也需要从最简单易懂的范画开始欣赏,更直观地引导学生感知美术作品。例如:笔者听过一堂《水果拼盘》,任教老师一开始就出示了大量精致漂亮复杂的水果拼盘范图,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可谓是惊叹连连,但是在学生自己制作水果拼盘的时候却出现了有的学生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只知道把所有的水果堆满盘子,没有从欣赏美感的角度出发。究其原因还是范图欣赏带来的问题。该课一开始其实可以欣赏最简单、最易操作、最有寓意的水果拼盘的范图。
这个拼盘只用了一种水果来制作,给学生带来了很强的直观性,内容是一张笑脸,还传达了一份美好的祝愿,通过这张范图的欣赏,可以使学生知道水果拼盘的制作可以有选择地挑选水果,而不是把所有的水果全部利用上去摆在盘子上,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具备美感。
2、 发挥范画的对比性效应
对比范画的运用主要表现在绘画方法及学生作业中的正确与错误。教师在分析讲评学生作业时,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述如该如何如何,一味地指出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往往因为不够直观而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对于“好”与“差”的认识也还是处于含糊朦胧的状态。如果能把多幅“范画”放在一起进行对照,学生就会一目了然,甚至能让学生瞬间领悟。
(1)“优”与“劣”的对比
教师只展示正确的范画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展示错误的范画。把正确的与错误的范画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对其中的正确与错误认识明确,加深印象。这样做,一方面向学生提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弯路和常犯的错误。让学生“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在比较中使学生对孰“优”孰“劣”有一个比较肯定的明确的认识,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断地加深学生理性的认识。
①画面主体物的大小。 在低段年级绘画教学中,我们往往都会强调让学生把画面主体物画大,在画面中把需要表达的事物画得最大,可笔者发现如果任课老师强调得再多也无济于事,依然有很多学生听之任之,自己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是会把主体物画得不够大,有的还甚至很小。这时候就要求教师出示两张范画来进行对比,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一幅是主体物画小的,一幅是主体物画大的,通过两幅范画强烈的是绝对比,教师不需要再重复强调,学生就能明白画面主体物怎么画大才叫大。
② 画面景物的大小疏密变化。同样也是在低段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在画面中表现几样事物重复出现时,就要求有大小变化和疏密变化。如果老师只是出示一张正确的范画进行引导,一味地讲如何表现大小、疏密变化,当老师认为讲得十分明确后让学生独立创作,事后會发现还是有很多学生依然没能很好地掌握大小和疏密的关系。其实低段年级的学生对空间概念还不是很明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出示多幅范画让在一起对照,只有这样才能使处于一知半解状态中的学生能一目了然并能完全掌握。